1.2025年1月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中国媒体首次正式见面,分享了太空出差的感悟和经验。
2.叶光富表示,从探访到回家,神舟十八号任务更具温馨、舒适和责任感,同时角色从03航天员转变为指令长。
3.李聪完成了首次太空漫步,按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感受到了期待成真和太空生活的乐趣。
4.李广苏在轨飞行总时长达到375天,成为我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见证了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九号的“太空会师”。
5.除此之外,乘组在轨期间还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包括太空养鱼等有趣的实验项目。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1年10月16日,您和队友翟志刚、王亚平驾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自己首次飞天的梦想;两年后的2024年4月25日,您再次和两名新队友执行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从上次任务的“一舱”到如今重返太空家园的“三舱”构型,从03航天员到担任01指令长,对您而言,有哪些变与不变?
叶光富:对于航天员来说,每次任务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这次任务对我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探访到回家,感觉更温馨,内心更踏实”。神舟十三号任务对我来说是首次进入太空,首次探访我们的太空家园,是高兴和自豪;而神舟十八号任务对我来说就更像是回家,回到我们自己的太空家园,那里除了有熟悉的环境,还有家人般的温暖,当我们打开舱门进入空间站时,在轨值守半年的同事们第一时间和我们热情拥抱,这种天地重逢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也是在他们积极的帮带支持下,我们快速适应了空间站环境,也顺利地从他们手中接过了象征太空接力棒的舱门钥匙,可以说真的像是回到了家里一样,温馨而又踏实。
第二个变化是“从一舱到三舱,环境更舒适,任务更复杂”。相比上次飞行任务,这次任务已建成为全构型、全任务模式。无论是整站构型还是舱内布局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与提升,在轨实验项目以及工作模式也有了极大丰富和优化。空间站内的空间大了,环境更为舒适了,实验机柜增多了,科研平台也丰富了。因此,在轨任务的覆盖面更广,操作更加复杂,也更富有挑战性。其中针对空间站长期在轨飞行面临微流星撞击风险,两次出舱安装防护板就是一项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任务。
第三个变化是“从03航天员到指令长,角色有转变,责任更艰巨”。这次我作为指令长带领两位第三批的年轻同志执行任务。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新构型的空间环境中,在任务数量、复杂程度、操作难度明显提升的挑战下,带领整个乘组安全顺利高效地完成为期半年多的各项在轨任务,可以说压力更大,责任也更艰巨。所以如何顺利高效发挥团队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任务前多次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带队经验,向地面支持团队商讨天地协作的高效模式,同时也根据乘组三人的个性特点加强心理融合,全面提升团队凝聚力,根据任务特点强化协作配合,全面提升团队的执行任务能力。在整个任务期间,我们天地一心、乘组一心,丝滑愉快地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太空出差任务,也共同创造了一段精彩而难忘的飞天旅程。
说到不变,我认为不变的是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不变的是对航天事业的庄严承诺,还有不变的是对飞天梦想的执着追求。无论自己飞了一次两次还是多次,也无论自己飞得多高多远,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不会变,接续逐梦太空的热情不会减,时刻以圆满完成飞天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的决心不会变。
盘点自己执行首次飞行任务的愿望清单,都实现了哪些呢?如何评价自己的太空“首秀”?
李聪:任务前,我对此次太空之旅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从队友手中接过接力棒,期待着精准操作好每一项任务,期待着为建设中国空间站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着亲眼目睹从太空看地球的视角到底有多美,期待着在空间站上“出趟门”,期待着看到小鱼在太空游泳的样子。随着火箭点火升空,我所有的期待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半年的太空之旅,我每时每刻都享受着期待成真。
这次太空出差,我实现了自己的首次太空漫步,也按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乘组三人默契的配合下,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丝滑”,圆满完成我的首次太空飞行之旅。
首次出舱活动历时约8.5小时,你们是怎样把艰巨繁重的各项任务做到如此顺利圆满?请谈谈你的感受。
李广苏:刚才,指令长讲到,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首次飞行就能够实现太空漫步,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规避空间碎片、加强整站防护、保护空间站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在地面针对性地加强了水下训练和虚拟现实训练,以强化身体锻炼。通过在轨实操训练,进一步熟悉失重环境下的操作特点。
加上有其他航天员历次出舱任务积累的丰富经验加持,让我们有更充足的信心和底气来应对繁重的出舱任务。
任务期间,在地面出舱专班的科学指导下,在指令长的统筹安排下,我们乘组一心、天地一心,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以顶格标准严格自我要求,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始终以对航天事业极端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精心实施每项操作,加强复查把关。当所有的工作都做到位了,“丝滑”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在这次任务中,您在轨飞行总时长达到375天,成为目前我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我国首位累计在轨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而且,乘组192天在轨驻留,创造了目前中国单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最长时间的新纪录,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个人和乘组创造的新纪录?如何在长期密闭环境下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叶光富:首先,我很荣幸能够同队友一起参与并见证新纪录诞生,这种突破既是自我的突破,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提升能力的突破。正是因为有工程全线的助力和守护,才能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才能直面困难、勇敢向前。相信在后续每次任务中,都会有不同方面的突破,新的纪录也会不断创造,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另外,刚才您提到如何在密闭环境下持续保持高效工作状态的问题。可以说,长时间在轨飞行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要持续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饱满而又持续的热情干劲。在飞行期间,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在轨训练,包括在轨失重防护锻炼、在轨任务操作训练等,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和任务能力;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比如心理专家的地面支持,与战友、家人定期的天地通话与双向视频通话,以及与地面团队良好的沟通等方式,持续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另外,乘组三人在整个任务期间还需持续保持良好的融合状态,一起执行操作任务时相互支持与鼓励,遇到重点难点任务时相互把关与提醒,遇到问题分歧时相互理解与包容,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些对于长期在轨高效工作尤为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乘组经历了两次“太空会师”。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乘组欢迎神舟十八号乘组入驻“天宫”,“70后”“80后”航天员在“天宫”团聚;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八号乘组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中国空间站第五次“太空会师”,“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事业是一场代代传承的接力赛。给我们分享下您和乘组在迎来送往间、历经两次会师的不同感受?
李聪:载人航天是一场接力赛。正是一次次任务的经验积累,一次次新鲜血液的注入,使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今“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个乘组手里,踩在巨人肩膀上,起点越来越高,挑战也越来越多。真可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两次太空会师,相同的是,这是使命责任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传递。不同的是,与神舟十七号乘组会师,是当接过神舟家族太空接力的接力棒,更多想的是如何跑好这一棒,心底装的是责任和期待;与神舟十九号乘组会师,是准备交出接力棒,更多想的是如何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太空生活,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心底装的是期望和不舍。每次太空会师让人难忘的,既有分别时的留恋和不舍,也有团聚时的欢喜和幸福,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还是那句话,中国空间永远值得期待!
这次任务中,乘组在轨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哪些科学实验让你印象深刻?
李广苏:本次任务我们参与了空间站三舱所有机柜的数十项空间科学实(试)验,这些实验涉及到流体物理、燃烧物理、生命科学、航天医学、材料学、新技术等方面,都很有意思。通过这些项目,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空间科学研究数据,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要说印象最深的实验当然是太空养鱼,那些可爱的斑马鱼除了完成它们的使命任务,还充当了我们的小团宠,是我们重要的心灵寄托。第一次看到它们的时候是进驻空间站的当天,我们发现它们不怎么动,形态各异地停在原地,过了几天发现它们明显活泼了,并且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游到想去的地方,看来它们也是需要适应太空环境的。回想入轨初期它们“仰泳”的样子,就仿佛看到了当初那个学习适应失重环境的自己。
后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空间实(试)验项目持续更新,早日产出更多造福人类的优质成果,实现“建站为应用”的目标。
您再次出征太空,家乡人民都为您感到骄傲,不知道在太空中俯瞰家乡,您是一种什么心情?另外,去年9月,您曾在成都“青春大讲堂”天地连线思政课活动中对青年学子提出深情寄语,后来成都第十二中学青少年航空班的孩子们专门给您写了信,您在回信中谈到,您的航天梦是从飞行梦开始的。对怀揣航天梦的孩子们,您有什么建议?
叶光富:对于航天员来说,能够为祖国出征太空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多年来持续追逐的梦想。能够冲出大气层,在400公里高度的中国空间站里凝望祖国、俯瞰家乡更是感到幸福万分。其实,在太空飞行期间,我们的任务非常饱满。任务之余,每当空间站掠过祖国上空时我们都忍不住往下看。我们透过舷窗看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看到了蜿蜒的黄河长江,看到了高耸的世界屋脊,也看到了茫茫的沙漠戈壁,我也有幸多次看到了我的家乡——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看到了孕育我成长的那片土地。虽然在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的空间站里俯瞰祖国山河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每当看到辽阔的大地、壮美的山河,我都会被这样一幅幅画卷深深吸引,除了视觉上有极大的冲击外,在内心深处也感到无比震撼。如今我们真正实现了从太空家园俯瞰地球家园这一壮举,发自内心地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为中国航天事业感到骄傲。
刚才提到的思政课,是在去年9月,也就是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我有幸通过“青春大讲堂”与青年学子们进行了天地连线,后续又与青少年航空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书信交流,我很高兴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分享,也希望能够给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
我的航天梦是从飞行梦开始的,和万千学子们一样,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个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的自己。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虽然不乏艰难与坎坷、荆棘与考验。但我相信,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梦想、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也一定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相信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梦想的彼岸就在前方!加油!
在这次太空之旅中,有哪些趣事和难忘的事能和我们分享?对未来还有怎样的新愿景?
李聪:在太空狭小密闭环境中工作久了,难免偶尔会感觉有些枯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保障团队会想尽办法给我们的太空生活增加趣味性。他们精心准备了各种节日盲盒,在装船前,特意藏在货船的各个隐蔽角落里。等到每月月初、重大节日或者生日的时候,地面工作人员会通知我们去货船里寻找“惊喜”。过程像是在寻宝一般,找到后,我们所有人一起过来拆盲盒,享受这个充满期待和惊喜的过程。礼物也很丰富,比如生日礼包里会有给“寿星”准备的长寿面,每个月月初会收到大家评价特别高的热门食品,像牛肉酱、酱排骨甚至整只烧鸡,都是我们爱吃的。除了食物,还有解压小手办等小玩具。这些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让我们内心充满惊喜和温暖,给我们紧张充实的工作增加了快乐和期待,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支持。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人工称重的事。大家可能会看到我们在空间站经常做一个动作:抱着一个东西来回晃动。这其实是我们在进行人工称重,根据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质量不同、动量也不同的原理来预估重量。于是,我们会经常拿一个已知重量的东西晃动来找手感,然后根据手感预估重量。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太空实验来说,这个“口”就是如何把样品一个不落地安全带回来,这就需要我们在返回前把样品整理归置好并且绑缚在返回舱里。那段时间,我们乘组三人将整个下行表格都背了下来,样品要放在哪个包里,绑在什么位置全都心里有数。众所周知,返回舱里的空间十分有限,绑缚的难点就在于既不能影响舱内设备的运行(比如座椅提升),还要保证返回舱落地时,样品不会掉落。这就需要多方考虑,确保贴合度紧、绑缚结实,连多余的绑带如何掖好也很重要。绑好后,还要反复确认,确保各个角度晃动都不会受影响。这不但是个精细活,也是个力气活。失重状态下要使出全身力气才能绑紧,每绑一个包都要出一身汗。落地后,我们三人在第一时间相互确认了所有样品都安然无恙后才放下心来。
这次太空出差,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准备分享给以后的飞行队友,也期待自己能早日重返太空!
感谢乘组出差期间拍摄祖国的大美山川,让大家从太空视角见证了神州大地的秀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乘组也在轨为祖国母亲庆生,请问你们的真实感受如何?其他还有什么难忘的时刻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广苏:能够为国出征,我倍感荣幸和自豪。党和人民送我去飞行,自当赤胆忠心报党恩。从浩瀚太空俯瞰地球,回望来时路,最难忘的就是壮美秀丽的祖国热土。
祖国的强大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景。能在中国空间站里为祖国母亲庆生,这是我们最难忘的时刻,我们感到很自豪。75年一路走来,是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懈奋斗开创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作为一名航天员能够亲历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我们是幸运的。
要说其他的难忘时刻,那真是太多太多了。难忘出征时的豪情壮志,难忘在轨时看到嫦娥六号在月背成功采样、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高光时刻,难忘从太空看到的绝美蓝色星球,难忘迎接黎明曙光的震撼画面,难忘在空间站里奋斗的每一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