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张紫瀛
央广网西安1月8日消息(记者侯凯奇)1月7日,恰逢传统节日腊八节,“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月暨“西安年·最中国”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启,标志着“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支持。“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贯穿全年,将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打造非遗消费新空间,培育非遗消费新热点,旨在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据了解,“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作为2025年四季非遗购物月第一季度活动,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将围绕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推出一批非遗好物,丰富优秀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活力。该系列活动将持续至乙巳年正月十五。
启动仪式上,山西、内蒙古、浙江、四川、陕西等5省(区)联合发布“非遗好物”清单。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市人民政府及相关企业联合发布“非遗促消费”惠民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布“2025非遗推广使者”。
陕西省发布“非遗好物”清单(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据介绍,此次“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活动期间,各地将围绕春节习俗,通过举办非遗集市、展销非遗好物等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促消费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的“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活动也于当日启动。
秦腔脸谱非遗传承人陈耀武正在端详各式脸谱(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秦腔脸谱、蜀锦技艺、澄城花馍、平遥漆器…...活动现场,非遗年货市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古城西安,各展绝活,引得游客纷纷打卡拍照,选购“非遗好物”,了解“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不仅让人感受到传统技艺的温度和魅力,更感受到“西安年”的浓浓年味。
市民游客正在活动中体验非遗美食麻饼(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陕西非遗“凤翔泥塑”(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市民游客正在选购“非遗好物”(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陕西非遗“华县皮影”和“凤翔木版年画”(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作为活动举办地,西安同步启动持续52天的“西安年·最中国”2025年西安市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安排了灯会演艺、文博研学等6大类173项特色年俗活动,打造新场景、推出新供给、激活新消费,全力奉献新春盛宴。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集中推出4大系列千余项5千万元的全覆盖非遗促消费措施,推出包含“蛇舞好运来 花火中国年”等893项非遗贺新春主题活动、唐风古韵游长安—舌尖上的非遗之旅等106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进景区门票5折起减免等系列措施,同时还将发放涉及非遗演出、非遗文创等5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诚邀全国游客来陕欢欢喜喜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