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石城山野攀体验

潮新闻客户端 潘文奇

图片

去年走了几十次户外,就是没有体验过野攀,一直以为野攀难度会很大,没想到新年第一次就走了野攀线。

那天在慈城的时候,听说下周会开一条新线,有惊喜。我经常走的是难度为二星的线,偶尔走过几次三星线,看到新开的线路——永康石城山野攀线,长不过8公里,爬升650米,一个环线,高度不高,距离不长,没有犹豫决定去走一趟。

图片

这个冬季,只是去年十二月中旬,临安西天目山上下过一场雪,之后,天气便变得越来越暖和,没有经历太强的南下冷空气,好像秋天还没过去似的。从杭州到永康石城山徒步起点的南都禅寺,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南都禅寺门口,下车稍做修整,便从边上的一条山路,开始今天的野攀行程。

第一次野攀,还是有些忐忑,又一想,二十多人的团队,我总不至于是最差的那一位,想到这,心情放松了许多。沿着山路在树林里穿行不到一公里,眼前便是一片岩壁。整片岩壁就像一个山包,下半部分坡度高,到地面那一段几乎呈垂直状,上半部分坡度稍微小一点。抬头看石壁顶端好像是和天连在一起,目测至少有六、七十米高。

图片

这一带的山体大多是火山岩,岩壁是嶙峋的石头,不像花岗岩那么光滑,表面凸出的石头可以踩踏也能攀附。尽管坡度高,攀爬没那么难,只是因为高度和坡度的原因,有些险,一旦踩空后果不堪设想。刚上岩壁近乎垂直的那十多米,需要借助铁链攀爬,抓住铁链和结着一个个疙瘩的绳索,凭借自己的臂力,比较轻松地上了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抬头看高高的岩壁上,队友在不同的线路往上爬,那形情就像一只只蜘蛛,攀附在蜘蛛网上,又如羚羊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我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抓住凸出的石头,蒙头往上攀爬。爬到大约一半的时候,我转身往下看,石壁的坡度应该有八十多度,身体如悬挂在半空中,不禁有些害怕。看到团友们一个个都上去了,自己也没了回头路。想着别人能上我应该也行,就这样壮着胆子把这一段陡坡爬完,上了一个山岗。

图片

上了岩壁顶端便是前方的山脊线,由于这一带的山体曾经经历过山火,周围一大片过火林,稀稀拉拉的枯树和新长矮小的树枝,遮挡不了视线。山脊线的两边山峦叠嶂,一层一层,从近到远,颜色从青绿慢慢变得有些朦胧。西面山脚下有一个湖,远方道路纵横交错,再远一点便是永康市区,东南方远处是永康石柱镇。

继续往前,跃过一个山岗,不久要从一个石壁陡坡下去,大约二十米左右的石壁,又是需要借助铁链。凭借曾经有过垂直速降的那点经验,我顺利地滑到地面。到这里行程也就走了一个多公里,我问团友,前面还有没有这种攀爬,回答说没有了。我想,三颗半星的野攀线路就这点难度应该不至于。果然,还有更难更险的路在前方等着我。

图片

继续沿着山脊线往前走,尽管天空上的蓝没有那么通透,不影响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第一次走野攀线,我没带重重的单反相机,换了户外轻装。行程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犹豫要不要把外套也留在车上,担心山上的气候变化,再三考虑还是把外套绑在腰间,后来的事实证明,完全没有带外套的必要。从行程开始到行程结束,绑在腰间的外套就没解再下来。

继续往前,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石山特征越来越明显,光秃秃的石头连成一个个小山头,而小山上怪石峥嵘,一个个石峰旁边就是悬崖。几位团友爬上高高的石头,做出各种造型,而我找了个平整的地方,极目远眺远方的景色。远处东西两边永康市区和石柱镇城市街区尽收眼底。高速公路从山脚下的隧道中穿过,东西两向无限延伸,我所处的位置,就在那隧道的上方。周边的山体,露出一条条白色的山脊线,自上而下,到了石城山变成一条优美的曲线,一头连着白云水库,一头扎向视野外的远方,白云水库静静地潜伏在山谷里。

图片

到了一个叫“老鼠跳”的地方,这里山脊线两边是高高的悬崖,就那薄薄一片山脊,宽也不过二、三十公分,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老鼠跳,顾名思义,老鼠都是跳过去的,人怎么爬?我不敢过于信任那片薄薄的山脊,只好两腿跨在山石的两侧,骑着过了最艰难的那一段。同行的队友,在对面完整地记录了我骑过老鼠跳那五十秒精彩视频。

在一个插着一面五星红旗的小山岗上,我们席地而坐,开始了丰盛的午餐。稍作修整,继续前行。行程过半,进入白云山景区,经历了一小段景区的石阶路,到了山顶的一个小庙宇,绕过庙宇,从西边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先是经历一段防火道,再进入泥石山路。防火道碎沙石比较滑,有些路段我选择防火道边上,可以拉着树枝往下走。道路两边是茂密的树林,地势和上山时已经截然不同,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们尾队的几位同伴,一路欢歌笑语,踩着音乐的节奏,不久到了白云水库。

图片

站在水库大坝上往山上看,今天的行程像是以水库为原点,沿着山脊线画了一个半圈。水库南面高高的山峰,蜿蜒盘旋,很难想象,那就是今天走过的路,不觉对自己敬佩了起来。

白云水库的水呈现出淡蓝色,犹如一颗镶嵌在山谷里的宝石。平静的湖面,触角伸向两边的峡谷,在夕阳的照射下,一片恬闲的景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