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我们小组在‘水项目’学习中制作的净水器,我们总共制作了3个,净水效果一个比一个好!”“这是我们在‘校园创意’项目中设计的校园吉祥物,是不是非常可爱?”日前,在河南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培训暨成果展示活动现场,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的学生津津有味地向参会老师讲解自己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成果。

如何保障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学校常态化推进?如何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跨学科项目?河南多所学校近来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以项目驱动,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

为了积极稳妥地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选取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两个年级作为“试验田”。该校以“低碳”作为首个项目主题,四个学段结合各自特点,同时实施。

“这一措施旨在初步培养‘种子教师’,进而影响、带动更多老师、学生和家长来关注、了解和认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后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更广泛、更深入开展奠基铺路。”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吕玉卿说。

经过“低碳项目”的实践,学校的“种子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内涵、特征、主要步骤等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型、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以及如何经过打磨形成精品课程资源的关键环节等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郑州市第101中学以“水项目”为主线,学校的语文、历史、地理和化学围绕学科特点,着重在课程开发上用力,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化学学科的“郑‘水’分离提纯”项目聚焦郑州黄河水资源开发。学生调查郑州“引黄用黄”历史,参观自来水厂,拆解各式净水机,自主设计净水工艺,并创新实验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化学视角再探黄河水的生态立体净化原理。

“在‘水项目’大主题下,多个学科纷纷展开了各自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学习期间,他们以水为主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水的独特感悟与情感寄托,还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郑州市第101中学校长谭纪萍说。

借力高校资源,优化项目实施过程

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在联合郑州市第101中学和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的基础上,借力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

“我们发现,参与其中的教师团队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专业成长,学生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石珍珠老师在讲述“水项目”学习带来的影响时说,“孩子们对于科学探究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紧密结合园所实际情况,选了大班的实验班作为先行示范班,率先展开项目化学习探索实践。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的指导下,该园启动了“碳中和—我们周围的空气”项目式学习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该园将“空气在哪里”作为探索的起点。

该园副园长卢路路告诉记者:“随着项目式学习的推进,我们又开展了‘水项目’‘我们的毕业照项目’‘食物王国项目’等。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寻找除本班教师外人员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聚焦真实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真实性,即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开封市金明中学副校长牛驭在河南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培训暨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该校“一个红薯的旅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该案例以“如何在学校快乐农场种植红薯?”为探究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课后的红薯种植等,提高了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郑州市第74中学的王赛老师,则通过组织学生蒸馒头的形式,开展“探秘膨松剂”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蒸馒头实验结束后,学生范文涛说:“集体讨论、思考、提出猜想,通过实验来解释不同情况的原理,让我记忆深刻。我很享受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它在带给我乐趣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知识。”

“未来我省将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行政推动与自主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统筹有力、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共同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海龙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庞珂 通讯员 杨智斌)

作者:庞珂 杨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