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1958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风沙漫天,却掩不住科研人员满腔的热忱;条件艰苦,却挡不住建设者坚毅的步伐;物资匮乏,却困不住开拓者无畏的勇气。他们扎根高原,隐姓埋名,只为给新中国铸就核工业的坚实根基。
时光流转,如今的西海镇——中国原子城,早已旧貌换新颜。拔地而起的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者。
在纪念馆成长发展以及“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的漫漫长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揣对过往岁月的深沉敬意,为守护那些熠熠生辉的红色资源,传承永不磨灭的精神火种,义无反顾地踏上艰辛且意义非凡的征程,让“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
众志成城,筑就历史丰碑——原子城纪念馆的建成之路
“遥想当初,毅然决然地筹建原子城纪念馆,其初衷便是为了铭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与氢弹的诞生,纪念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谈及建立原子城纪念馆的初衷,馆长马清芳目光坚定,娓娓道来。
这份赤诚初心,落地生花,化为纪念馆内一幅幅微微泛黄却珍贵无比的老照片、一页页写满密密麻麻公式与批注的手稿、一个个留存历史余温的实验器具。它们静默陈列,悄然述说着过往那段饱经沧桑却铸就辉煌的奋斗历程。
“2009年纪念馆落成后,我有幸亲身参与到纪念馆的布展工作当中。不过,实话实说,那时的陈展条件与如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信步纪念馆展厅,副馆长杜文林感慨万千。
“那时候,资料稀缺人手不足,大家全凭一股劲儿,四处奔波搜集素材,拜访那些曾参与二二一厂建设的老前辈,只为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场景。每找到一张照片、一份手稿,都如获至宝,兴奋得彻夜难眠。”杜文林边说边轻轻抚摸着展柜,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日子。
紧跟时代步伐,2021年,纪念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陈展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多媒体技术纷纷入驻,让那些原本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故事挣脱岁月的束缚,如同被赋予鲜活生命一般,更加生动立体、震撼人心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据马清芳介绍,2024年原子城纪念馆参观人次首次突破32万人次。截至目前,原子城纪念馆共接待参观游客450万余人次,年均30万人次。组织讲解1万余场,外出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420余场次。
精研深挖,唤醒沉睡历史——幕后团队的执着探索
“2015年,我作为讲解员进入纪念馆工作,系统学习二二一厂的历史后,我才知道我的家乡,这座草原小镇竟有着如此光荣的过往。”有着五年讲解员经历的王秀娟,这位地地道道的海北姑娘,自成为纪念馆大家庭中的一员,早已告别最初的懵懂,如今,每一次开口讲解,一个个红色故事她都如数家珍。
“我们传承着‘两弹一星’精神,同时这一伟大的精神,也在滋养着我们。”王秀娟坦言,也正源于此,她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原子城的红色故事。
对于王秀娟和她的同事来说,每一件文物、每一份档案,都是打开那段隐秘岁月的钥匙。如今,王秀娟转到馆内规划保护部工作,奔波各地收集史料,用一段段口述历史和一件件文物,试图拼凑出往昔的全貌。
“这八个展柜,是2024年7月份新添置的展品。”在展厅一角,王秀娟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些展品是我们历经两年多时间多方奔走,好不容易联系上二二一厂守卫、消防等部队老兵捐赠的,每一件文物都是那段峥嵘岁月最真实的见证者。”
以往纪念馆注重挖掘二二一厂老职工和科研人员的文史资料,从2023年开始,王秀娟他们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军人身上。提及展品的征集之路,王秀娟说起了她在西安采访时的那段难忘经历。
在西安,王秀娟遇到了一位曾担任二二一厂消防大队文书一职的老人,老人把那些年的经历记录了下来,不仅如此,老人还精心保存诸多详实的文字资料。
“之后又多次通过电话与老人交流,也许是我们的执着劲儿打动了他,没想到,老人后来竟主动当起‘召集人’,号召一众老兵,无偿向我们捐赠了不少极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如今,这些文物整齐地陈列在展柜之中,将原子城那段波澜壮阔的故事拼凑得愈发完整,得以代代相传。
薪火相传,弘扬伟大精神——传承者的使命担当
“金银滩草原1279户牧民听从党的号召、服从国家需要,远迁他乡……”前不久,在河北廊坊6916厂,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讲演的情景党课《永不褪色的金银滩》,看得台下众多二二一厂老职工们泪水潸然而下。
“让我再回金银滩看上一眼吧!” 演出现场,老人满含眷恋的呼喊,让身为宣讲团讲解员的王致玲,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对 “两弹一星” 精神,也由此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感悟。
“此前,身为讲解员的我,更多的是依赖手中的资料,转述给大家,总感觉隔着一层纱。”王致玲说,自从2012年成立宣讲团,让他们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接触到越来越多亲身经历那段岁月的人和物,才发现“两弹一星”精神是那么鲜活又震撼人心。
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中国原子城“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每次宣讲会上,那一幕幕生动还原历史的场景、一段段饱含深情的讲述以及一张张满载岁月痕迹的老照片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像是熠熠生辉的精神之光,照亮着许多人的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奋进。
宣讲结束,王致玲他们回到纪念馆,一头扎进资料室,开启严谨细致的考证工作。待准备就绪,便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将这些鲜活且确凿的历史故事讲述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听。
为了给讲解内容 “扩容”,纪念馆组织全体讲解员结合展陈内容,以及公众兴趣,挖掘整理相关故事,补充完善讲解词的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经验、感悟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仔仔细细梳理了一遍,出版《我和我的祖国》研讨文集、《红色印记221》《红色记忆》访谈录、《金银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等书籍。
也正是这份执着与没日没夜的努力,让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了响当当的成绩,把一项项荣誉收入囊中。2012年,接待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标兵岗”。3名讲解员被青海省委组织部人才办评为“青海省十佳讲解员”,5名讲解员入选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
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每一名工作者,都在用实干接力传递奋进力量,他们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以微弱光芒汇聚照亮历史浩瀚天空;又如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让 “两弹一星” 精神永放光芒。
编辑:韩丽萍;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