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民医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 注
食管气管“相串通”
医生巧放支架成功补“瘘”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辉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食管气管瘘患者实施了首例全麻下气管覆膜支架植入术,为其重建了生命通道。
72岁的徐叔叔4年前被确诊食管癌,在我院行手术、化疗后病情控制良好,然而近期在进食时却出现“呛咳”,饮水时尤为严重,遂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行食管造影和胸部CT检查后,诊断为食管气管瘘,瘘口大小为1.5cmx1.0cm。
瘘口位置
食管气管瘘,通俗来说,就是气管和食管间穿了个“洞”。它会导致食物和液体进入气道,引起剧烈的呛咳、肺部感染等症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一旦确诊食管气管瘘,必须尽快治疗。
考虑到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并发症较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辉主任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后,决定为患者采用创新性的手术方法——全麻下气管覆膜支架植入术。该手术通过在气管内放置覆膜支架,能够有效封堵住气管与食管之间的瘘口,阻止食物和液体继续进入气道,从而解决患者呛咳、肺部感染等问题。
术前,高辉主任与手术麻醉科苏鸿莉主任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评估,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同时,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特选定了尺寸适宜,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支架,它能够在体内长期存在而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在唐都医院李王平主任的指导下,高辉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在手术麻醉科苏鸿莉主任医师、马慧副主任医师的保驾护航下,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支架被精准放置在瘘口处,膨胀良好,充分贴合瘘口,成功隔绝了食道内容物进入气道。术后,患者情况良好,呛咳症状缓解,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次全麻下气管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我院在食管气管瘘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强医疗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科普时间:
气管支架植入术的适应征和禁忌症
适应征:中央气道器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
1.恶性肿瘤(恶性气道狭窄是气道内支架置入的首选)和良性病变(良性气道狭窄应慎重选择支架置入)引起的狭窄。
2.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薄弱处的支撑(如多发性软骨炎、气管支气管软化、结核感染后支气管软骨软化造成局限性软化等)。
3.气管、支气管瘘口或裂口的封堵(如气管食管瘘、支气管残断瘘或裂口及支气管吻合口瘘或裂口等)。
4. 其他适应症:气管管壁出现软化、狭窄瘢痕型气管经过球囊扩张气道后治疗效果差、肉芽肿型或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经各种介入治疗后气管狭窄仍然无改善,并且出现远端肺不张。
禁忌症:儿童患者、复杂气道狭窄(大气道狭窄合并多发小气道狭窄、阻塞,严重气胸、纵隔皮下气肿等复杂情况)、心肺功能严重损害者、肿瘤累及声门。
感谢您的关注
供稿:姚慧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编辑:吴晓娇(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