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交流会1月7日,在浙江舟山召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浙江、广西、海南、福建省气象局等部门聚焦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探索海洋牧场气象服务新模式。
会议邀请来自国家气象中心、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山东、浙江省气象局等行业的专家,针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现状及关键技术、海洋牧场建设及进展、农业气象服务、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实践等方面作报告。
浙江舟山、福建、海南、广西和广东等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成员单位进行了年度气象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各部门有关专家就海洋牧场气象服务需求、技术能力建设、跨部门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湛江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海洋牧场海威1号安装自动气象观测站仪器监控设备 黄燕娣摄影
据介绍,本次会议就各级海洋牧场气象服务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对推动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发展有重要意义。会议指出,要加强沟通合作,有效发挥各地海洋牧场气象服务、科研领域专家作用,交流学习各地的“金点子”、组织用好专家“领头雁”,统筹推进海洋牧场的气象观测体系,强化海洋牧场的恶劣天气精准预报能力,完善海洋牧场气象精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积极争取海洋牧场各类项目支持,不断提高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效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自2024年2月成立,以广东省气象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湛江市气象局、湛江市农业农村局为依托,以广东省海洋牧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及广州、深圳等市的农业农村部门为业务服务机构,联合广东海洋大学、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舟山市气象局等作为服务机构共同成立,不断打造南方气象、农业深度融合的海洋牧场气象服务链。
据悉,下一步,南方海洋牧场特色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强化部门交流合作,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气象监测和预报能力,完善现代化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体系,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效气象保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孙喜艳、王天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