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贵州古堡修缮项目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挪威、比利时等国家的古建筑爱好者,以建筑为纽带,将文化传承。
02屯堡工作营修复了十余栋屯堡民居,秉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核心理念,既保留古老样貌,又融入现代性元素。
03除此之外,中法两国志愿者在修复过程中交流匠人精神,共同传承中国智慧。
04通过参与修复工作,志愿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也将这种体验传播出去。
05最终,这些修复好的古宅成为乡村图书馆、工作站、咖啡馆、民宿等乡村公共空间,活化的姿态传承历史。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贵州古堡修缮搭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全文如下:
2014年,一群主要由中法两国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来到贵州,修缮起了“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十年间,这支队伍已修复古建筑十余栋。这群来自法国、英国、挪威、比利时等国家的古建筑爱好者,在“明朝古建筑的活化石”前,以建筑为纽带,将文化传承。
“修旧如故,以存其真”
扛木头、拖石板、学木工石工、修缮一栋老房。在2024年第十届“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屯堡工作营”中,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40多名志愿者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修复屯堡古民宅工作。一栋清末民初的老宅,在志愿者的修缮下,恢复了房顶和厨房的结构,沉睡的老屋渐渐苏醒。
“石头的地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当地描述这种建筑的歌谣如此唱道。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平定云贵等地。为拱卫边陲,西征军士奉命在云贵就地屯军,他们一边开荒种地,一边操练军武,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绵延数百年。屯堡内一座座石头城堡,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物质体现。
“屯堡房屋依山而建,随着地势高低错落,前屋的屋顶与后屋前的地面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些房子,都是有机生长的。”屯堡工作营营长、建筑师越剑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期间第一次来到云山屯写毕业论文,就被这里的古建筑吸引。2014年,越剑回到贵阳,在法国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和贵州省傩戏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联合筹建下,创立了屯堡工作营。
十年间,屯堡工作营修复了大大小小十余栋屯堡民居。“之所以关注屯堡的建筑,是因为我和同伴们想了解经过600年风雨,一个民族的建筑智慧与特定背景下的良苦用心是怎样传承的。”越剑说,房屋的修复秉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核心理念,既让房屋最大限度保留古老的样貌与技术,也让现代性元素能够融入,以便宜居和坚固。
梅家大院是七眼桥镇本寨村一栋百年屯堡民居,记者看到,老屋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结构和风貌。大院门前的一根弯曲的木柱,是房屋原本的房梁。“弓形柱,是屯堡建筑的典型特征,特殊的木材以弓形作为房梁,既能抗压,也能在建材变化中抗拉,这是明朝流传下来的技艺。”越剑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研究设计,团队最终决定保留这根老梁,“这些是屯堡建筑的灵魂,它们在,600年的风雨才能更加具象”。
除了弓形柱之外,弧线墙、石门当等屯堡民居体现中国传统古建筑气韵的元素,都一一被保留下来。一栋栋原本即将消失的屯堡老屋又重获新生,成为乡村图书馆、工作站、咖啡馆、民宿等乡村公共空间,以活化的姿态传承历史。
匠人精神融合交流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房顶、石头的墙壁、石头的街道……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石材,当年的明朝军队就地取材,结合江淮建筑的传统风格,修建了一座座石头城堡,守护屯堡数百年,留存至今。
菱形的石板作瓦盖有序排开,门窗柱枋精细雕琢,以沙页岩为主的建筑材料让房屋冬暖夏凉,整体结构依山而建、附岩而立,节省耕地的同时也易于排涝。屯堡建筑蕴藏的建筑智慧让法国友人惊叹。法国建筑学大二学生奥古斯丁·布吕内尔说:“参加工作营,是为了学到中国建筑的相关知识。在屯堡修复古建筑,有种穿越感,让我感觉我在中国的明朝有个家。”
“和一个国家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了解他们的最好方式,我会珍惜建筑修复过程中所有的收获。”来自法国的奥班·克雷斯塔尼开心地说,作为一名工匠,他更关注中法两国在建筑本身的差异与关联。十年间,屯堡工作营迎来了200多名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文化交流的种子在建筑修复过程中得以播撒,一栋栋修复的老屋成为见证。
奥班曾跟随非政府组织走过全球许多地方,在柬埔寨,在智利,在越南,他修缮了不少当地建筑,但只有在贵州屯堡,他看到了“法国元素”。“在法国,很多城堡也用石头修建,村庄房子的屋顶上也有和这里很像的正方形石瓦片。贵州和法国一些地方的地貌很像,我们都有层层叠叠的山,都可以借助相同的材料修建房屋。这或许也是我们建筑风格相似的原因。”奥班说。
在中国志愿者叶文思看来,建筑是文化的具象体现,参与修复的过程,也是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叶文思记得,2014年第一届工作营中,有位名叫马克的法国工匠。由于法国的石头相对较软,能够使用小型工具实现精细雕刻,因此马克的作业思路和手里的小凿子在岩石偏硬的屯堡遭遇了“滑铁卢”。
这时,本地的一个老工匠拿着打磨机,比划了两下,在马克面前磨起石头,屯堡方言和法语在磨石声里交织,马克和老工匠连猜带比划,终于磨掉了坚硬的石头,一人做了一个柱础。那是老屋门柱的基底结构,也成为中法工匠交流的基石。“他们做的这两个柱础,就留在了那栋修缮后的老房子里。我觉得这就是中法建筑匠人精神的融合交流。”叶文思说。
更深体会中国智慧
“好的木匠修房子,是可以不用一颗钉子的,但有这样好技术的木匠,越来越少了。”本寨村的金守友自信自己就是这样的好木匠。越剑在本寨修复的第一栋碉楼,就是和金守友合作的。在金守友看来,修复老屋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技艺的传承。
“现在大家建新房,都不喜欢原来的样式,工期要求短,手艺人的存活也越来越难,老手艺慢慢生疏。”金守友说,自己如今还传承着传统的手艺,离不开参与老屋的修复。“如果不参与这些老屋的修复,自己的手艺也不知道该用在哪里。修好的老房子,对手艺人来说,就是一本教科书。”
“单独说到文化,是很抽象的。只有看到实实在在凝聚在实物里的智慧,才能体会到文化。”越剑告诉记者,每年前来参加工作营的志愿者,都需要向当地的工匠拜师学艺。“国际志愿者们学会了中国工具的使用,明白了屯堡房屋每一处细节里的功能和意义,会对中国智慧有更深的体会。”
“每一届的志愿者,都像是一群特殊的旅行者,带着对中国的好奇而来,盛满对文化的理解而归,最终分散播撒出去。”越剑告诉记者,2014年第一届屯堡工作营中的一名法国志愿者,回国之后进入法国文化部门工作。“2016年,我在卢浮宫见到了她,那时候她已经在从事中法文化交流的相关工作了,这让我很惊喜。这也是老屋修复的另一层意义。”(记者 欧东衢 杨欣 郭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