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对抗恶性肿瘤,他们有“法宝”

在恶性肿瘤的战场中,有的时候,营养治疗常常关乎着整个治疗的成败,比如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疗效、总体生存率等。

作为全省第一个肿瘤整合治疗科,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肿瘤整合治疗科从患者的利益出发,着眼于肠内营养,不断创新,建立了全象限营养管道造瘘技术,这些技术覆盖了食管、胃、小肠等多部位造瘘,全方位解决营养难题。

图片
图片


依姆放疗后出现严重食管气管瘘


高位食管癌放疗后出现严重食管气管瘘患者刘阿姨(化名)是全象限营养管道造瘘技术的受益者。

她是在半年前发现食管癌的,在其他医院接受放疗后,肿瘤消退非常明显,但肿瘤退缩后出现了食管-气管瘘,也就是食管和气管之间形成了异常的通道,吃下的食物通过瘘口进入到气道,从而引起了严重的肺部感染。

刘阿姨的病症影像图

图片

家人带着刘阿姨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答案都不外乎以下两个办法:其一,行气管支架;其二,食管带膜支架。但这两种办法对生活都构成较大影响,一方面气管支架后续护理很麻烦,需要定期到医院行气管镜冲洗,另一方面带着食管带膜支架也很难让她接受,因为刘阿姨食管肿瘤已经退缩,常规支架容易滑脱,只能采取带线支架,关键是目前这种支架的固定需要先在鼻腔置管,固定线穿行管道后再固定。

“鼻腔里插管,不仅难受,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刘阿姨告诉记者,在朋友的推荐下,她辗转来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肿瘤整合治疗科求助,肿瘤整合治疗科解方为主任点燃了她的希望。

解方为主任(资料图)

图片

“食管气管瘘治疗支架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考虑封堵瘘口控制感染以及营养的摄入,更要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解方为主任介绍,无食管狭窄的食管气管瘘的治疗,一般采取食管支架,但目前的固定方法仍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解方为主任团队进行CT引导下穿刺(资料图)

图片

于是,解方为主任团队将食管造瘘技术延伸到解决这类患者支架固定的难题,也就是先行食管造瘘,支架线可以通过食管造瘘管固定在颈部。刘阿姨接受了带线食管支架植入并颈段食管造瘘固定,当日便可进食,而且毫无任何不适。

“有很多问题,看上去有很多答案,但考量很多细节,做到最优化,往往答案只有一个。这就需要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与不断创新。”解方为主任说道。

图片


着眼于肠内营养不断创新

全方位解决营养难题


“当下,虽然营养治疗已经上升到肿瘤一线治疗,但围绕肠内营养相关技术手段仍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需求。”

解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团队根据临床营养需求不断创新,建立了全象限营养管道造瘘技术,这些技术覆盖了食管、胃、小肠等多部位造瘘,尤其是胃造瘘。

解方为主任团队解读患者报告(资料图)

图片

“虽然胃造瘘技术逐渐普及,可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很容易发生胃潴留,而后者也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为解决这一问题,解方为主任团队又进行了胃造瘘空肠营养的改进。在CT定位联合磁导航引导下,可一步实现空肠营养支持,这一措施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费用节约及营养效能上又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食管造瘘也是解方为主任团队创新之举,食管造瘘是经颈部皮肤穿刺食管导丝引导后置入管道到胃或空肠的微创技术,目前在国内外临床应用较少。其通过双球囊导管扩张食管,CT引导下穿刺,置入带球囊管道。如此为之,便扩大了穿刺区域,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该技术突破既往技术的瓶颈,解决了胃大部切除、大量腹水、胸腔胃等无法常规造瘘营养治疗的难题。

肿瘤整合治疗科护士长庄凤为病人进行营养管道护理

图片

另外,科室研发的多项自主专利的多功能胃肠管,不仅实现胃(空肠)营养或减压,而且大大提高了空肠营养同步胃减压的功效。此外,有关肠梗阻患者的营养也是临床一个难题,本着有一段肠道用一段功能的原则,解主任团队采取低位肠道梗阻部位进行造瘘减压,利用部分肠道吸收能力,大大提升了抗肿瘤治疗的机会,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解方为主任在为病人查体

图片

为什么会关注到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从医多年,解方为主任也有自己的见解与体会。

“我认为,医学首先要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解方为主任告诉记者,医学是人文哲学与科学的结合,这也是为什么解方为主任创办了肿瘤整合科的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只有一次机会,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让患者受益。”

科室人文活动角落

图片
图片


专家简介


图片


解方为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肿瘤整合治疗科主任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

擅长:常见肿瘤内科综合诊治,肿瘤姑息治疗,肿瘤微创诊治。创建了以病人获益为目标的一站式多学科整合肿瘤治疗模式,能解决肿瘤诊疗领域复杂疑难病症,建立了肿瘤快速诊断、肿瘤高危病人救治、肿瘤营养、顽固性癌痛以及肿瘤疑难诊疗的学科优势。学术任职及专长

学术任职及专长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整合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巴德输液港全国培训中心主任。

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福建省自然基金科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4篇,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图片


彭国林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肿瘤整合治疗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常见肿瘤内科综合诊治,肿瘤姑息治疗,肿瘤微创诊治。

学术任职及专长

福建省精准医学科技协会会员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3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肿瘤整合治疗科

扫码可预约挂号


N海都记者 胡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