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期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金融租赁以设备资产为载体,具有融资、融物双重属性,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其“以物融资”业务特性在设备更新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以下简称重庆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速推进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租赁。2024年以来,全市金融租赁公司有效发挥自身机制、管理优势,以重庆辐射全国,以一域服务全局,新增设备租赁投放910亿元,租赁资产规模达2500亿元,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深刻认识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重要意义
二是“两新”租赁是助力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本次“两新”行动,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推进先进产能比重提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我国生产设备投资领域的租赁渗透率仅为6.5%,与欧美发达国家20%~30%的渗透率相比有一定差距。聚焦“两新”,满足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需求,是金融租赁支持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
三是“两新”租赁是回归本源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出台《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严格压降存量构筑物租赁业务,严禁开展非设备类售后回租,对租赁行业以“类信贷”盲目扩张、野蛮生长的倾向及时纠偏,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回归租赁本源,做真租赁、真做租赁。深耕设备租赁,探索差异化的转型发展路径,是金融租赁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全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庆租赁实践
二是聚焦协调发展理念,推进传统产业一体化升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要求。通过强整体、补短板、破制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新旧产业同步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条、迭代优化“技改专项贷”20条,推动将融资租赁产品纳入重庆市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范围,开展金融租赁公司服务制造业监管评价,发起“银租合作助力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倡议”,支持重庆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全市金融租赁公司制造业企业融资租赁余额同比增长58.82%;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租赁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5.33%、28.08%。例如,昆仑金租聚焦油气主业,通过经营租赁和直接租赁等方式成功为重庆华油实业、渤海钻探、抚顺石化等企业采购先进钻探设备,提升改造中石油集团油气产业链。
三是涵养绿色发展理念,激活绿色转型新动能。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依托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大契机,通过创设标准化理念、体系化机制、差异化产品,将绿色租赁做深做实。全市金融租赁公司绿色租赁资产余额约900亿元,占比超37%;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租赁余额同比增长109.99%。中银金租、昆仑金租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占比超过10%,绿色租赁资产占比突破50%。渝农商金租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新能源整车制造、新能源充电桩、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涡轮增压器零部件生产商等提供设备租赁,实现上、中、下游全覆盖。鈊渝金租投入光伏储能租赁,助力企业打造全球首个新能源电池材料零碳生产基地。
四是拥抱开放发展理念,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开放是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金融租赁公司立足西部,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等,以飞机、轮船等高价值租赁物为纽带,探索成为国际租赁服务商,重庆市金融租赁公司机船业务投放金额同比增长82.68%。例如,昆仑金租通过融资租赁先后交付4艘LNG船舶,是全球首笔采用人民币结算的LNG船舶租赁项目,在保障我国LNG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方面实现新突破。中银金租拓展境内外航运朋友圈,覆盖中远海集团、TMS Cardiff等境内外一流船运企业,年内向日昇海运(Sunrise Limited)租赁由我国造船厂生产的VLEC、VLGC大型船舶,打破日韩船企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鈊渝金租为中欧班列运营公司累计提供超4000余个集装箱租赁,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期间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规模化运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五是着眼共享发展理念,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强化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涉农主体的支持,发挥融资租赁产品的差异化特色,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重庆市金融租赁公司小微企业租赁余额同比增长23.92%。例如,渝农商金租以金融科技赋能小微租赁,推出“渝快租”“商e租”线上产品,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旧设备盘活的融资需求。中银金租为西部地区民营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器械租赁,提供更便携、更智能、操作更简单的血脂检测系统,助力银发经济发展。鈊渝金租助力蛋鸡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为重庆市丰都“金鸡项目”出租养殖设备,带动实现5亿元年产值、约1200名农民就业增收。
进一步推动“两新”租赁发展的建议
一是优化政策支持,促进行业共生共荣。第一,建议将融资租赁产品纳入再贷款和国家财政贴息支持范畴,对于“两新”行动中的优质改造升级租赁项目实施补贴,以低成本资金加速设备租赁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二,建议持续优化金融租赁公司的外部融资环境,支持通过常态化发行金融债,引入中长期稳定资金,如发行“两新”主题金融债、绿色金融债,提升对设备更新的支持质效。
二是加强司法协同,提升租赁物处置效率。租赁实践中,除飞机、轮船和车辆等设备外,大部分设备的专用性强、通用性不高,经济交换价值弱,处置较为困难。建议进一步健全融资租赁行业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监管部门、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行业协会、评估机构和公证机构的沟通对接,做好监管政策与司法认定的衔接,提升不良融资租赁资产处置的司法效率。
三是加强监管引领,增强专业化发展能力。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回归设备、深耕产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到细分赛道、打造适租场景、开发标准产品,避免过度集中于航空器、船舶、光伏等热门领域,造成“内卷式”竞争。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严守合规底线,深化设备融资的风控创新,加强租赁物的适格性管理,专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持续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
(责任编辑 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