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夜郎丨安龙马场“洪化”年号遗物,与吴三桂有关

撰文:龙虎

图片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安龙老城东西两边,历史上各有一个老的交易市场,西门外马场,东门外鼠场。马场不是指卖马,马对应地支称“午马”,因此每月逢地支为“午”的日子,称马日,每逢马日赶场,久而久之就称马场。以2025年1月为例,1日、13日、25日分别是庚午日、壬午日和甲午日,因此这三天就是马场的赶集日。东门外鼠场算法亦然,即每月逢地支为“子”的日子赶场。马场早在明代,其实是安龙城边的坟地,明十八先生的遗骸就埋葬在马场边的天榜山南麓脚。另外,这一带还残存一些零星的明清墓葬。

其中一座墓葬残存墓碑一通,方首,高117厘米,宽60厘米。碑额镌刻“双凤朝阳”,寓意盛世太平。图案上的阳,局部残损,能辨识用一个带圈的“阳”字表示,指明君和光明。墓碑上部两侧,各镌刻一条龙,龙鳞若羽,龙首对望,表情轻快活泼,甚至有些卡通,颇有明末清初的龙纹特点。双龙之下,镌刻宝瓶一对,瓶身饰三道旋纹,瓶内插花,寓意吉祥如意。墓碑下部两侧,各镌刻一立凤,凤首相望,凤尾昂扬冲天,同样是明末清初凤凰的特征。

墓碑上款:“原籍河南人氏,生于丁卯年(1627)十二月十八日寅时(凌晨3点到5点),殁于己未年(1679)七月十四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记录了墓主人的籍贯和生死时间。墓碑正中为墓主人官职信息,上书:“明故都司佥书加四级显考郑公讳举大人之茔”。“明故”就是明朝去世的先人,尽管墓主人去世的己未年,已经是改朝换代后的清康熙十八年,但显然立碑者并不认可。“显考”即已故的父亲。“都司佥书”为明代官职。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司,即在各省设都指挥使司(都司)、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分管军事、民政和司法。“都司佥书”即都指挥使司负责屯田的官员,通常为三品。即这位明代的遗老郑举大人,祖籍河南,在安龙专门负责管理屯田,业绩出众,受到朝廷四次加级的嘉奖,终年52岁。

墓碑落款为立碑时间和家属,家属有郑举的“孝妻张氏”,“孝男文彬、幺儿,孝媳刘氏”,以及“孝女秀姐、二姐、三姐”,这些女孩子与今天不同,都没有名字。立碑时间:“洪化二年(1680)二月十七日”,即郑举死后半年有余。比较少见的信息,是落款中“洪化”的年号。这个年号尽管和贵州息息相关,但保存下来的实物证据却少得可怜。

图片

马场“洪化”年号墓碑

一代枭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入关,征伐云贵,剿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并于南明永历十六年、清顺治十九年(1662),赐绞永历帝朱由榔于昆明,南明政权宣告灭亡。因战功赫赫,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兼管贵州。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三藩”诸侯割据,权倾朝野。康熙十二年(1673),朝廷忌惮尾大不掉,下令撤藩。吴三桂率先起兵发难,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从“叛明降清”摇身一变“反清复明”,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于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辖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南和甘南等部分地区。年号“昭武”,来源《后汉书》“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意振奋军队士气。

同年,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吴应熊长子)在贵阳被拥戴继位。康熙十八年(1679),吴世璠改年号为“洪化”,取意歌颂吴三桂宏大之教化。安顺清末著名书画家何威凤的老师郭春帆,写有一组《习安八景》,其中一景写位于镇宁县的山京海子,便使用《洪化海国》为题,云:“元从洪化纪沧桑,海国烟波事渺茫。此境原宜天外有,伊人宛在水中央”,侧面记录了吴世璠在贵州改年号为“洪化”这一历史事件。吴世璠继位时年仅十二岁,军心涣散,很快败走昆明。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大周”政权灭。

图片

墓碑拓片局部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三藩之乱”共历时八年,“洪化”年号更是仅仅使用三年,目前见到的实物证据,主要是当时铸造流通的“洪化通宝”。其他实物证据,则鲜有发现。因为使用这个年号的明代遗老遗少们,必须从内心承认吴三桂的反复无常,是“大周”割据政权忠实的拥趸。安龙虽为南明故都,能留下这个年号的实物证据,也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