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于2024年8月推出“课间一刻钟”政策,旨在优化课间时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2.课间时长占近一半的学生在校时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课间一刻钟”政策强调教师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引导者”,实现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
4.此外,政策有助于推动教育新质生产力,重构新型育人关系。
5.课间一刻钟政策的持续深入推进需要从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教研活动推进等方面构建支持体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8月,北京市推出“课间一刻钟”全市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是对课间时长的优化调整,更是对传统育人观念、学校育人结构和课堂育人模式的重大突破。
“课间一刻钟”政策反映了首都教育在育人理念上的深刻转变,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突出了首都教育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从“课堂教学”向“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一体化构建”转变,从“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化”向“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化、多样化与特色化”转变,充分体现了首都教育向新质育人生产关系转变的探索。
课上课间构成了学生在校时间的主体,具有同等育人价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上6020学时,初中3502学时,合计9522学时。北京市课间时长结构调整后,课间折合学时数(包含中午休息时间),小学课间4620学时,初中课间2197学时,总计6817学时。课间与课上的时间对比大约为7∶10,分别占41.7%和58.3%。课间时长占近一半的学生在校时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早发、高发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课间一刻钟”政策着眼于通过优化课间供给,为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开展交往创造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对破解“四小”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课间一刻钟”凸显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间一刻钟”政策的推出体现了教育系统对育人规律的深刻研究及把握。这一政策通过合理延长课间时长,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学校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同时,政策强调教师要从课间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往,实现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这不仅回应了学生对自主发展的诉求,也体现了家长对“减负提质”的期待,更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创新的关注。
“课间一刻钟”助力推动教育新质生产力,正在重构新型育人关系。“课间一刻钟”政策着眼于重构课上课下关系,打造一体化、系统化的育人新范式。在课堂上,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节奏,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和思考的空间;在课间,通过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兴趣、锻炼能力、调节身心、培养品格。课上课间的有机衔接,不仅确立了课间在育人中的独特地位,也促进了“教、学、做”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开辟了新路径。这一政策体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教室学”到“全域学”的深刻转变,反映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课间一刻钟”政策的持续深入推进,关键在于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育人关系,注重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这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需要从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改革、教研活动推进等方面构建支持体系,打通课上与课间的育人边界,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努力落实好三个定位——“学校为育人而设,课上、课间具有同等的育人功能;课上、课间要一体化构建,体现和谐、健康、包容、规范的新时代整体育人;课间要实现助力课堂,促进课堂质量、效果提升及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