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洱源县:“环保花”牵动沪滇情深

图片

图片

“海菜花,开白花,爱洗澡的小娃娃,清清的水不带泥,不带脏,莲池到处都是海菜的家。”这首童谣生动地描绘出海菜花的生长习性和生存环境。这款我国特有的沉水草本植物对水质要求极高,是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风向标”。

近年来,随着云南大理洱海流域的水质持续向好,曾濒临灭绝的海菜花又陆续绽放。朵朵白花向阳而开,在水中摇曳生姿,宛若星辰坠落大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如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环保花”扶持为富民产业,牵动着沪滇两地人民的心。在上海蔬菜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海菜花已闯进申城大市场。沪滇携手开拓从技术赋能到市场营销的“环保花”产业发展路径,让当地村民吃了“定心丸”。

保源头活水 寻替代产业

近十年来,沪滇两地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咐,共同致力于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的转型发展。作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于上游27条入湖河流,其中一半以上的地表径流水来自“洱海之源”洱源县。

长期研究洱海水质的专家们发现,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是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施在农田的氮磷化肥,留在土壤的生活垃圾,都可能随降水和地表径流冲刷进洱海,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暴发。

为了保护好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当地政府及流域内群众决心“破釜沉舟”,从2018年开始放弃了需要使用大量农药和肥料的大蒜种植,关停搬迁了禁养区内的数十个规模养殖场,为湖泊保护让路。如今,洱源县境内建成了3万多亩人工湿地,并通过基底修复、植物优化等措施对湿地进行升级改造,入洱海水质从四类提升至二、三类。

面对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如何因地制宜扶持、培育壮大农业绿色产业?自带水质净化属性的海菜花进入人们的视野。水生态的逐步修复,为“环保花”试种成功创造了良好条件,也让当地政府看到了“致富花”的广阔发展前景——海菜花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产业。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资源,当地积极探索“以湿养湿”模式,发展人工种植海菜花,取代亩产值超万元的大蒜,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上海交大孔海南教授团队数十年坚守洱海治污。“海菜花回归的故事,正是洱海治理成果的见证,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注解。”孔海南说。随着人工种植海菜花逐步推广,洱海水质进一步改善——水体污染物降解5%,溶解氧提高10%,透明度提高30%至50%。

推规模种植 促产业增收

在曾经大规模种植大蒜的洱源县右所镇,连片的海菜花田里一朵朵小白花“探出头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了极具观赏性外,海菜花还可食用,口感鲜糯细腻。海菜芋头汤因在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里亮相,一时成为“网红菜”。但受种苗、品种、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制约,海菜花的产量和品质跟不上。2023年,随着洱源海菜花研究基地的建立,海菜花产业实现了“产研销”一体化发展。

洱源县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更多农户加入海菜种植的队伍,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还通过技术培训、品牌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海菜产业的附加值。洱源县现有种植面积3000亩,产值达4320万元,带动158户群众户均增收1080万元。

“海菜花全年均可生长和采摘,每年亩产净利润为7000至8000元,经济效益远高于玉米、水稻等普通农作物。为了保护水质,海菜花种植需要依靠人工除草,能带来大量就业。”右所镇松曲村党总支书记芮龙佳介绍,虽然用工需求大,但对技术和体力的要求不高,所以五六十岁的老人特别是妇女都能够胜任,“松曲村至少有一半居民在参与海菜花种植”。

2024年7至8月,洱源县300多亩深水海菜花迎来丰收季,工人们正划船采收。在2米以上的深水区种植“大叶子”海菜花,单根长度可达1至2米,两个月就可以采收,比浅水区种植产量翻了一倍。探索深水区种植海菜花,让这一生态产业的“含金量”不断提升。

从洱海源头直通上海市场

从一小片生长到几亩、几十亩到现在的千亩,海菜花越种越多,现实的难题随之而来——海菜花保鲜期短,难以远销。

“2023年,洱源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海菜贮藏保鲜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将海菜花的保鲜稳定期从传统的3至4天提升到12天,为海菜花走出云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可能。”洱源县副县长、上海交通大学挂职干部许勇说。正在县里为如何打通销售大市场一筹莫展之时,上海蔬菜集团闻讯递来“橄榄枝”。2023年8月,双方迅速达成合作共识,将发挥国有一级批发平台优势打开海菜花的销售通路。

“孔海南教授的‘洱海情结’令人敬佩,他在治理洱海之余,也在为推动海菜花产销对接奔走。”上海蔬菜集团西郊江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惠良坦言。到当地调研后,上海蔬菜集团提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量生产模式,拟通过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延长产业链条。许勇对此颇为认同:“海菜花好看好吃还能致富,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重视消费端对生产端的牵引作用,‘小步慢跑’,走稳每一步,避免因大规模扩张导致后期滞销。”

图片

2023年12月15日,上海蔬菜集团洱源海菜花种植基地在洱源县右所镇东湖湿地揭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和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海菜花产业生态研究中心也相继揭牌,进一步推动海菜花“出滇入沪”,直通上海市场。上海蔬菜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孙燕敏透露:“我们已经把海菜花样品带到上海,供星级饭店和知名餐厅的厨师试做品鉴、研发新品菜单,并大力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市场反馈非常好,希望海菜花能够在上海卖得多、销得俏。”

图片

科研人员相继入驻右所镇,帮助当地村民改良育种、优化种植技术,缩短了采摘周期,实现全年采收,提高了产量。2024年5月,洱源县规模化种植的海菜花开始批量发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海菜花可食用的部分是花茎和花朵。我们严格把好品控关,采收时的花柄茎在1米内、花开7分,进入上海时仍含苞待放。哪怕是简单素炒,花白茎绿的海菜花也是色泽鲜亮、勾人食欲。”顾惠良说。

绿水青山间,海菜花演绎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故事,沪滇两地人民皆是“保一方清水入洱海”的受益者。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45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破天一刀99999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