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资讯如此发达的年代,谈论语文教师该读哪些书本身是一件很不讨巧的事,因为可读之书实在不胜枚举,我每每坐拥书城而望洋兴叹,案头之书叠床架屋,都不知该从何书读起,犯了严重的“选书困难症”。然而,作为语文教师的必修功课,读书既是兴之所至的闲情偶寄,亦是稻粱之谋的源头活水,不可无日无之,不可无时无之。短视频虽然短平快捷,终归不能替代阅读的至乐。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读书即备课,备课即读书。批改作业、答疑解惑、访谈学生,都是备课的应有之义。但提升语文教学备课之道的根本要义还在读书,因为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无非是误读、浅读和过度诠释,要避免这些弊端,关键还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学的内涵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而语文教学的外延则是生活的外延,也包括博览群书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用一辈子备课”,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便是要坚持做到“用一辈子读书”。
语文教师最宜置诸案头之书,当为集评、汇评、歧解、汇编类工具书。我在备课过程中运用最为得心应手的是韩兆琦的《史记笺证》、高尚榘的《论语歧解辑录》、陈伯海的《唐诗汇评》、王兆鹏的《唐宋词汇评》、周勋初的《唐人轶事汇编》《宋人轶事汇编》、高海夫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洪本健的《古文观止(解题汇评本)》等。这类书最大的好处是为教师提供了古往今来最多元丰富的文本解读,读者可以从中辨析、遴选出适宜自己教学所需的材料,借重先贤智慧为教学增色。
语文教师的电子书库中最宜保存的当为以下几种丛书: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五史、新编诸子集成、《增订注释全唐诗》、《全宋词》、中华书局版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商务印书馆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中国文库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理想国译丛等,这些著作的主要特点是卷帙浩繁,不适宜于置诸案头随时翻阅,不过如能下载到电子阅读器中则可以随时查阅,有助于在备课之时完成教学资料的校勘工作。
语文教师应时刻关注图书领域的最新动态,它们能够反映学术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购书网站,我每周必览的是新书热卖榜,主要浏览历史、文学、社会科学、古籍等分类目录,这样几乎不会错过当月出版的好书,凡有佳作则尽入吾彀中矣。
关于语文学科我推荐青年教师阅读3本书,一为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因其确立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回答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一为李海林主编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因其遴选了1978—2005年在语文教育研究领域有创新价值的代表性论文,指明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前沿;一为郑桂华、王荣生主编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因其遴选了其间34位中学语文教学专家的34个课堂教学实录,见证了语文教育发展的足迹。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最感兴趣的阅读领域是现代诗歌和现代小说,最喜欢的现代诗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茨维塔耶娃、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因其四人实现了俄罗斯诗歌的最高成就且分担了共同的诗歌命运,构成了一个诗歌家族;最喜欢的现代小说家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米兰·昆德拉,因为他们的小说深刻优美,无论短篇还是长篇都值得反复阅读。
我最热衷阅读的领域还有史学,史学领域过于深广,宜作专题阅读,每个专题聚焦一个伟大事物。我最关注四个“大哉问”:大分流、大革命、大屠杀和大饥荒。大分流关注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起源,大革命关注的是近代激进思潮的演进,大屠杀关注的是法西斯主义的兴亡,大饥荒关注的是贫困与饥荒的本质。
除此之外,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阅读兴趣也非常浓厚,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历史佳作拜读过不少,诸如李硕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秦晖的《秦汉史讲义》,张向荣的《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罗新的《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赵冬梅的《大宋之变,1063—1086》等。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熟读以上国史新著,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足以做到知人论世,足以做到钱穆提倡的“温情之敬意,同情之理解”。
(作者单位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08日第8版
作者:王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