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历史的疑问,汉武帝是否看过《史记》之一家之言

图片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朋友,可能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颇深,那就是汉武帝刘彻看过《史记》后先是气得吐血发狂,恨不得立即烧个精光,但很快就转了主意,下令一个字不能改。

看了这个场景,相信不少观众可能眼睛阵阵发湿,不由自主地感叹汉武大帝胸襟如此宽广。可惜的是,这与真实的历史实在相去甚远!

真实的历史是汉武帝刘彻压根就没有看过《史记》,原因其实也简单,司马迁不敢让他看!因为在《史记》中的汉武帝似乎除了求仙问道、四处游玩,就没干几件正事。以汉武帝嗜杀成性的秉性,看到《史记》如此评价自己,别说下令一字不改了,连司马迁都得化为齑粉。

图片

那么,《史记》是如何出书,又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呢?

据《汉书•司马迁传》记载,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任太史令,通称太史公,为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并兼管文书和记载大事的官员,因此他得以翻遍西汉国家藏书。

司马迁出生和母亲住在乡下,稍长后在龙门山南麓耕牧。但他天资聪颖,10岁时就能背诵古文,20岁起,南游江淮、登会稽山、探险禹穴、上九嶷山、泛舟沅江、湘江之上。后北涉汶水、泗水,在齐鲁大地研讨学业,并到曲阜观看夫子遗风,在邹峄学习乡射礼仪。

原本这是一次愉快的旅程,在曲阜时,司马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但在经过蕃、薛、彭城三地时,却被当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混混困辱,这给司马迁留下了一生阴影。最后,司马迁经过梁、楚两地回到家乡。后来,司马迁官拜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定了邛、昆明之后,回到长安覆命。

据后人分析,蕃、薛、彭城三地之所以混混较多且猖狂,主要原因是这里曾经是齐国孟尝君的封地。当初,孟尝君喜欢养士,招徕了不少作奸犯科、鸡鸣狗盗之徒,这些家伙的后代到西汉时仍“匪气”十足,偏巧又被司马迁赶上了。

公元前110年,武帝刘彻计划到泰山封禅,但出席名单中没有担任太史公的司马谈,而被留在了周南(洛阳),司马谈痛心疾首,一病不起。

临死之前,司马谈嘱咐特地匆忙赶来探病的儿子司马迁,要继承自己的事业,完成编纂历史的计划,司马迁流泪答应。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他的《史记》一书不同于孔子的《春秋》的写作笔法,而主要记载天子的圣明功德和功臣、贤大夫的功业,记述历史故事,整理、归纳世代相传的史料。

在写作到第十个年头时,司马迁不幸遭遇李陵之祸,身陷囹圄。最令司马迁寒心的是,自己替李陵说好话,并非出于私心,不料却被汉武帝认为是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而将其下狱治罪。司马迁原本有脱罪的机会,那就是拿钱赎罪,但是他家境贫寒,亲戚朋友也没人伸手营救,武帝身边的亲信也不替他说一句好话。最后,司马迁被处以宫刑,这成了笼罩在司马迁本人乃至家族上的最大耻辱。

受刑之后,司马迁成了“刀锯之余”,“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恨不得一死了之,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的心愿,他选择了忍辱偷生,继续完成未竟的事业。

吊诡的是,出狱后的司马迁没有被扫地出门,而是做了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等工作的中书令,职高位尊。

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安写信给他,用古贤臣的标准要求他向朝廷推荐人才,司马迁于是写了那篇流传至今的《报任安书》,信说他如今的身份已经不适合推荐人才,并解释说自己的《史记》不过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已。

图片

书中史料来源于此前司马迁因工作之便阅读和摘抄的石室金柜收藏的图书档案,以及他的游历采访资料等,当然其中少不了他父亲的“遗作”。

据记载,《史记》前后历时14年写就,有主副两套,“(主本)臧之名山,副在京师,”司马迁担心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因此没有立即“出版发行”,而是“以俟后圣君子”。

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史记》得以公布。

还是那句话,汉武帝刘彻压根没有看到《史记》,如果真看到了,以汉武帝的残暴个性,那就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自己气到吐血,而是司马迁流血了。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当然也有人批评,只要在理,也是好的。

图片

国学经典欣赏:

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点击国学成语故事专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