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斩断“打牌子”“提篮子”背后的利益链

通讯员 蒋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2024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坚决向违规经商办企业、“打牌子”“提篮子”牟利和领导干部子女互相请托办事等问题亮剑,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强化案件查办,形成有力震慑

“长沙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范小新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纵容儿子‘打牌子’承揽项目、与领导干部子女相互请托办事”“原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新平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权谋取私利”……

2024年,全省将深化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作为易鹏飞、彭国甫、戴道晋等案件以案促改的重点内容,继续深入整治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打牌子”“提篮子”等3类21项问题,领导干部子女相互请托办事6个方面问题,深挖彻查问题线索,对顶风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一律从严从重查处。一年来,全省共立案4328件,处理处分4396人,留置500人,移送司法机关412人,严肃查处了雷绍业、范小新、谢树林、叶新平、肖新平等一批典型案件,在全社会形成了有力震慑。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办案件开路,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紧盯产业园区、平台公司、国有企业、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聚焦风腐交织、以权谋私、官商勾连等重点问题,采取领导包案、跟踪督办等措施,深挖彻查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的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斩断以权谋私贪腐链条。

开展专题治理,注重常态长效

专项整治,贵在精准发力、靶向施治。

2024年,省纪委监委在上下贯通深化整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市一专题”治理,每个市州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选取一个侧重点开展精准整治,探索针对性措施和常态长效解决问题的做法,以点带面逐步铺开。

长沙市纪委监委将市管企业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作为年度重点专题治理,出台了4个方面10条具体措施,强力推进整治,处理处分289人,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65项;严肃查处了长沙交通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托林,原长沙市武广新城开发建设公司董事长刘永胜等多名国企“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益阳市纪委监委聚焦公职人员及其亲属违规经商和在企业兼职问题,运用大数据筛查比对,发现340名公职人员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在企业兼职的问题。

怀化市纪委监委紧盯领导干部为亲友从事经营活动“站台”问题,对国企、住建、园区等重点领域开展核查。怀化市产业投资集团原副总经理蒋电因违规经商办企业,利用职权为亲友在项目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源头治理

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折射出的是权力观、亲情观的错位,纠治的关键是完善并落实好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

近年来,湖南省先后制定了《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等,从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列出负面清单,建立健全登记、报告、线索移送、责任追究等处置流程,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责任义务,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监督约束。同时,推动全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清查规范工作,修订完善禁业范围,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履责提醒等,推动相关单位以案促改促建促治。

去年,娄底市纪委监委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体制机制弊端和管理监督薄弱环节,向相关责任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0份,各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98次,督促完善制度68个;湘潭市纪委监委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出台了防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十条措施”。

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持续深化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问题,并作为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的重点内容,对不收敛、不收手的毫不手软、坚决查处,注重协调联动、源头治理,推动系统施治、长效常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