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翁城日记 774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图片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广州

最近都在征集“有一种文化叫翁源兰”的绘画作品。作家们还是很严肃认真的,提供了很好的作品。有的也请刘释之进行了点评。尤其是懒堂的作品,获得了大家很高的评价。其实,好多年前懒堂就和刘国玉老师、陈永正老师有过很深的交往。他发了两张图片过来,都是在翁山诗书画院拍的。看了很感慨。

今天刘释之再次发表了刘国玉老师在住院期间写的古诗。看了,心领神会。

刘释之评懒堂兰花——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篇》)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钱穆曰:“大树干条直上,申申也;嫩枝轻盈妙婉,夭夭也。兼此二者,不过严肃,亦不过松放;非其心之和畅轻安,焉得有此?”懒堂画兰,高山樵以为得“萧散、奇崛、酣畅”,此即其气象、笔法、气韵而言之,释之则以为懒堂之兰,确能一脱古来文人写兰之窠?,不独题款随机生发而莫不中节为然,即其纵横涂抹乱中不乱笔致生动而态度自见亦足叹观。若从夫子“致中和”言之,则“申申如”不足,而“夭夭如”过之矣。

作者丨张演钦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赵旭虹

终审丨张演钦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