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熏腊肉被罚200元,移风易俗也要慢慢来

全文1012字,阅读约需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金狮社区一位村民因在家熏制腊肉被社区收取200元“熏腊肉教育管理费”,引发网友关注。

02协兴镇政府回应称,该费用系社区依据《居民公约》收取,事后已退还,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03近年来,多地倡导推行集中熏制腊肉,以防治冬季熏制腊肉造成的烟尘污染,推进移风易俗。

04然而,简单粗暴的以罚代管做法难以获得当事群众认可,甚至引发新的争议和矛盾。

05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需注重制定过程中广泛动员、广泛参与,让各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近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金狮社区一位村民因在家熏制腊肉,被社区收取200元“熏腊肉教育管理费”。受到网友关注后,协兴镇政府作出回应,这笔费用系社区依据《居民公约》收取,事后已经退还,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近年来,为防治冬季熏制腊肉造成的烟尘污染,多地都曾倡导推行集中熏制腊肉的举措。站在环保与消防安全的角度,这是推进移风易俗的具体举措,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如若站在情感的立场,追寻年味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诉求,熏制腊肉作为很多地方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习惯了自家熏制后,很难说变就变。尤其是社区工作者以罚代管的做法,让当地群众和围观网友难以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年,针对移风易俗,各地有过不少整治行动,一些“禁令式”的通知一刀切”的做法,不但没能改变现状,还引发了新的争议和矛盾。去年清明节前多地出台禁止生产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相关规定,在一片争议声中不了了之;去年4月某市一社区通知禁办“除结婚、丧事以外的一切酒席”,以被上级叫停收尾去年8月部分地区制定宴席标准,对宴席参加人员、宴席办理标准甚至酒席烟酒价格都列出具体标准,也因为“管得过宽、规定过细”等问题备受质疑。

移风易俗之所以难,是因为每一种风俗习惯都和当地特定的生产方式、邻里关系密切相关。因此,有关“移风易俗”的工作,只能顺势而为,根据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不断通过倡议、引导,让一些风俗逐渐简化、优化,实在不宜操之过急,矫枉过正。

以熏制腊肉为例,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传统习俗,临近年末,每家每户熏制腊肉,是当地人心理上迎接新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团圆、丰收等情感。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熏制点,慢慢引导当地群众集中熏制,但也要意识到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自家熏制”并未发生事故,也未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依据《居民公约》就要求罚款,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无法获得当事群众的认可,也很难得到其他群众的理解。这样一来,政府部门的集中熏制呼吁岂不就成了一纸空文?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人文风俗,其中包括了一部分有待整治重塑的陈规陋习。但地方政府在介入时,要看到习俗背后的传承和延续,要理解社会公众的情感需求,要多一点润物无声的耐心引导,更要理清权力边界。在法治社会,在私权领域,“法无禁止即可为”,在没有触及法律的情况下,私人行为更多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自由选择。推进社区自治公治形成“社区公约”时,更应注重制定过程中广泛动员、广泛参与的过程,让远亲近邻达成共识,主动履约,而不是“通知下发”式的要求执行。各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唯有“合情合理”才能“深入人心”,从而让“规定”落地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