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哈佛大学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增加17%,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应增加17%。
02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五种以上的工业添加剂,如糖、油脂、盐分等,维生素和纤维含量较低。
03研究分析了三项大型美国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涉及超过20万名参与者,随访时间长达26至32年。
04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对22项其他前瞻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涵盖了126万余名参与者和63,666例心血管疾病病例。
05研究建议减少超加工食品尤其是软饮料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以降低患病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01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原因,每年导致近1800万人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以上。在中国,这一数字同样触目惊心,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饮食习惯被认为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可改变因素之一,特别是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日益增加,引起了广泛关注。
超加工食品是指那些在已经初步加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深加工的产品。这类食品通常含有五种以上的工业添加剂,如糖、油脂、盐分等,并且维生素和纤维含量较低。常见的超加工食品包括甜味零食、咸味零食、糖果、冰淇淋、含糖饮料以及加工肉类等多种即食产品。长期食用这些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会显著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2
近日,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America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nalysis of three large US prospective cohorts an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的重要论文。该研究结合了三项大型美国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旨在探讨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护士健康研究(NHS)、NHS II 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的数据,涉及超过20万名参与者,基线平均年龄分别为51岁、37岁和53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超加工食品摄入信息,结果显示:
在这三个队列中,超加工食品提供的热量比例范围为15.3%-49.6%,其中面包和谷类食品、甜食、即食/加热菜肴是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随访时间长达26至32年期间,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高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1%、16%和4%。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发现,研究者还对22项其他前瞻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涵盖了126万余名参与者和63,666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年龄跨度从18岁到91岁不等,随访时间为5至32年。综合分析表明:
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的人群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7%、23%和9%。
研究还特别指出,不同类型超加工食品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
加工肉类和含糖饮料: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风险显著相关。
人工甜味饮料: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风险有关联。
咸味小吃、酸奶/奶制品甜点:尽管属于超加工食品,但它们似乎与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风险略有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产品中含有相对较多的纤维或酚类化合物。
03
典型的超加工食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富含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这些都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因此,减少超加工食品尤其是软饮料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研究人员认为,公众应当重视饮食结构的选择,尽量选择天然、未经过多加工的食物,以降低患病风险。
综上所述,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表明,较高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未来,我们应更加关注日常饮食中的食品种类,采取措施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消费,从而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
Mendoza, Kenny, et al.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alysis of three large US prospective cohorts an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Americas 3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