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被唱衰的L4自动驾驶,为什么复活了?

图片

端到端爆火之后,自动驾驶再次迎来路线之争

文|包校千

编辑 | 赵成

2024年10月,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收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金额高达56亿美元(约合410.2亿元人民币)。

一个月后,来自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因市场把Waymo作为其标的对象,在IPO路演过程中,小马智行获得了超额认购,募得资金近4.52亿美元(约合33.1亿元人民币)。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 CTO 楼天城在创立该公司之前,曾在 Google X从事无人车技术研发。该项目是Waymo的前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马智行的后市。

2024年以来,Waymo进入了降本和扩量的周期。其在旧金山的日均单量超过当地出租车,付费出行服务更是从年初的周均5万单提升至目前的17.5万单,市场份额一举超越Lyft,成为仅次于Uber的美国第二大出行公司。

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萝卜快跑在武汉率先出圈,累计提供超过 800 万单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其中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提供了 98.8 万订单,同比增长 20%。

同样以Robotaxi为核心业务的小马智行,正以“千台车毛利转正和规模化运营”为关键里程碑,力争在2025年底打造出“样板间”,向政府和合作伙伴展示L4大规模商业落地可行性,进而争取在业务拓展方面获得助力。

过去两年,自动驾驶在中国发生了剧烈的技术变革,以高阶芯片、AI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迭代,以及“端到端”“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从概念变为现实,高阶智驾成为各路玩家竞逐的焦点。

在前不久的“2024理想 AI Talk”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其“端到端+VLM”的双系统解决方案有望在2025年实现L3有监督智能驾驶,目标是在三年后迭代到无监督的L4级自动驾驶。

图片

但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从L2级(即车辆实现部分的自动化,主要功能有acc自动巡航、自动跟车、自动泊车等)向L3级(即车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自主完成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要保持警惕并准备随时接管车辆控制权‌)甚至L4级(指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能够完全自主地完成驾驶任务,无需人类驾驶员的干预‌)发起进击,其背后是难以弥合的路径分歧和更为艰巨的任务挑战。

01   虚假的安全感

2023年6月15日,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进行了一场业内首个Robotaxi全无人10小时的直播。团队希望通过这场直播向业界证明,L4级自动驾驶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还在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在自动驾驶行业术语中,L4级是一个分水岭,区别于有监督的L3级,L4级彻底摆脱了对驾驶员的依赖,但因技术实现难度过高,市场对于L4级自动驾驶不仅缺乏信心,而且质疑和唱衰的声音始终存在。

一些L4级自动驾驶厂商由于缺乏资本输血财竭力尽,不得不转向L2级赛道才得以求存。

元戎启行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家公司在2019年创办时,瞄准的就是L4级自动驾驶赛道,而L3级及以上在自动驾驶公司曾一度受到资本市场宠爱。彼时,业内普遍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从2020年之后开始普及。元戎启行2021年9月完成B轮3亿美元融资官宣后,以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跻身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的阵营。

但很快,由于技术突破不再迅速,头部选手商业落地受阻。“对Robotaxi这样的L4技术,大规模商业化部署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允许,也需要商业上实现闭环,短期内很难实现。”在不少投资人认清现实后,自动驾驶在资本领域的热度持续消退。

图片


而当元戎启行CEO周光再次亮相时,L4级已经是其“唾弃”的伪概念。在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他公开表示,“在2022年就决定不搞L4了,没有任何商业模式”。即便是做Robotaxi业务,也是以“端到端”的架构来支持运营。

尽管周光言辞犀利、语出惊人,但面对信心跌落和商业化拷问,先从L2级商用做起,拥抱端到端、无图方案确实是行业风向。

多年来,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一直遵循渐进式的发展思路,也就是先搞L2级,再搞L3级,然后升级到L4级……但L2级 和 L4级 本质上是两套技术栈。也就是说,二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行关系。

持这派观点的不在少数,例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认为,L2级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级,而不是L3级。

“如果说你一直想种的是L2的种子,却希望它结出L4的果子,这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事情。”小马智行对于L2级进化到L4级同样持否定态度。该公司是行业唯一走Waymo路线,并坚持把L4级走到底的公司。公司决策层认为,虽然L4级无人驾驶和L2级辅助驾驶在技术特点上有很强的共通性,可以被复用,但二者指向了两种不同落地场景,对应着不同的产品逻辑。

无论是L2+还是L2++,辅助驾驶日常只在80%的情况下运转,司机都是责任主体;而L4级的Robotaxi 提供的是完整的无人出行服务,系统需要对驾驶行为的结果负责,追求的是99.999%的万无一失。

在不同安全等级的约束之下,L2级和L4级的成本空间完全不同。小马智行副总裁、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Robotaxi业务负责人张宁指出:“L2是以性价比为纲的选择,更适合去卷极致性价比;L4是以安全为首位,需要对结果负责,‘责任’二字极其重要。”

早年间,Waymo也曾构想从L2级辅助驾驶跃迁到L4级无人驾驶,推出渐进式的L3级,但通过团队通过社会试验发现,在渐进式迭代的过程中,当监管次数越降越低,越容易让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

要知道,每个系统版本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也许上一个版本在这个路口能顺利通过,下一个版本就回退了。司机在开小差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酿成交通事故。最终会牵扯车辆失控后复杂的责任认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Waymo选择单刀直入L4级的原因。

02   如何抵达真正的无人驾驶

当然,Waymo坚定走L4级技术路线的背后,是以吞噬巨量资金为代价的。

前不久,美国第二大Robotaxi公司Cruise,在烧光通用汽车(GM)100亿美元之后,面对安全监管、市场竞争和财务压力等现实挑战,最终沦为了弃子。昔日与Waymo齐名的硅谷双子星陨落,让赛道上不少公司再次认识到资金的重要性。

作为对比,特斯拉很早就通过向量产车推送FSD(特斯拉研发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实现了盈利。FSD是为进化成完全无人驾驶而生,马斯克的构想是在其成熟后,推出 Robotaxi 服务。而这件事情,在2024年10月特斯拉“We,Robot”发布会上得以尽显,首款Robotaxi车型Cybercab,取消了方向盘、踏板和后视镜,高度依赖于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由于特斯拉的这套“渐进式”发展模式,在现金流和数据流上更为占优,特别是特斯拉FSD V12在2024年1月大规模推送后,“端到端”智驾方案受到了行业追捧。参赛者包括小鹏、理想、智己、商汤等主机厂和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

此前,智驾算法多半是规则式的,而“端到端”是一种模仿学习思路,通过学习 “传感器数据” 与 “人类驾驶轨迹” 的海量对比,让车端模型能做到输入传感器数据后,输出合理的驾驶轨迹,不需要人为干预中间步骤。

在2024广州车展上,理想汽车发布了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架构)双系统。基于这套智能驾驶技术架构,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推出L3级自动驾驶。借助这一体系,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无监督的L4级自动驾驶。

当前,各家对于L4级自动驾驶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现有的端到端只能解决L3,还解决不了L4。”李想认为,在技术上真正实现L4级,第一需要拥有500万辆以上车型的数据;第二要掌握 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基础模型能力;第三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招募最顶级的人才和足够多的算力。

楼天城则认为,“端到端”属于Learning by Watching(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的范畴,即通过观察人类驾驶行为然后进行模仿学习,比拼的是数据量和算力,但“像人永远无法做到 L4”,真正有希望抵达L4级的是Learning by Practicing(通过实践进行学习),通过搭建训练模型的虚拟环境,也就是 “世界模型”来实现,最终确保车辆不再发生由系统错误产生的问题和事故。

所谓“世界模型”的构建包含了四大要素:数据生成器生成的场景数据,驾驶行为好坏的评估体系,高真实性的仿真,以及数据挖掘工具和引擎。楼天城坦言,小马智行从零开始追了近两年,整个过程非常痛苦:“这两年别说对外,对内都很难展示进展。但我不断告诉他们,这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这么做。”

图片


消除了技术屏障外,李想强调,决定L4级能否商业化落地还需要技术到位、产品到位、环境和政策到位,同时还需要消费者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任到位。

为了验证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模式可行性,小马智行认为,技术、政策、规模化量产、生态共建缺一不可。目前,小马智行每天有超过百台的Robotaxi在北上广深四座城市进行运营。

按照小马智行的测算,1000台车将是Robotaxi大规模商业落地的分水岭。在千台车的规模之下,供应链议价权相比于现在的百台车显著提升。在成本控制方面,第七代车型较上一代有60%-70%以上的降本空间,这将有助于小马智行在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年初实现毛利转正的业绩目标。

目前,小马智行一方面与主机厂达成了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利用IPO带来的现金流支撑团队打造“样板间”。张宁表示,千台车还不是特别大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把模式打通,做成样板间,向合作伙伴、政府、公众证明Robotaxi完整的商业闭环。“就像今天Waymo给全世界看到,L4 Robotaxi如何去成功一样,我们也可以走出中国自己的一条路线图来。这是我们集全公司之力在做的一件事情。”

对于新势力玩家来说,生死存亡是一两年内可以预见的事情。在绝大多数玩家都拿到了电动化的门票后,智能化成为了竞逐焦点。“我们今天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拿到L4的门票,因为L4所需要花的钱,所需要拥有的能力,所需要的数据量,是大家今天所不具备的。”李想认为,L4将会分出真正的胜负。如果不能实现L4,理想肯定无法迈入“万亿俱乐部”。

责编:王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