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天气寒冷,如何在漫长的冬季防治伤寒病?《伤寒论》给出了答案。
12月21日,我们迎来了2024年第22个节气——冬至。“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流传甚广——
民间传说有一位古代医者在辞官回家的路上,见到许多百姓饥寒交迫,耳朵被冻伤,便和徒弟将面皮包上羊肉、辣椒,并捏成耳朵的形状,煮在锅里送给百姓吃,治好了大家的冻伤。这些包裹着肉的面皮被命名为“娇耳”,而这位医者便是《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
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开始,天气寒冷,如何在漫长的冬季防治伤寒病?《伤寒论》给出了答案。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
“道法自然”
《伤寒论》中《伤寒例》篇不仅厘清了何谓伤寒,还将二十四节气与伤寒的病理机制结合进行阐述。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意思是说: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毒者)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伤寒例》以阴阳学说为切入点解释了为何冬至易受风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
“阴阳交易,人变病焉”可以理解为:人在冷热交替的环境下易患感冒。张仲景特别重视阴阳交替之夏冬二至和阴阳平衡之春秋二分,认为二至二分是阴阳气交的枢机,阴阳消长的转折点。
《伤寒例》一开头便引入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其与病症的发作、治疗相联系: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而且“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金匮要略》),人体应顺应自然变化,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如“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伤寒例》)。
治疗疾病,还应注意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如《金匮要略》里指出:“湿病,风湿相搏,值天阴雨不止,此时需随机应变,掌握法度,发其汗者,风湿俱出,疾病才能痊愈。遣方用药,亦因顺应天和”。
《金匮要略》之“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就是顺时用药的例证,而且煎药的溶剂也因时选用,如《金匮要略》的麻黄醇酒汤,“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而伤寒不仅仅指代冬季寒风邪气带来的症状,广义上讲,其他季节的温热病也是伤寒所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这段文字表明,温病和暑病的本源是冬季潜藏在体内的寒邪之气。之所以辛苦劳作的人在春夏季节患“温热病”,是因为其体内在之前的冬季积累寒气所致。因此,在冬季做好保暖防寒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文史博览·人物》2024年第12期 《《伤寒论》:那些关于 温暖过冬的启示》
“辨证论治”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全过程,其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是辨证的过程,“随证治之”则是论治的过程。
张仲景认为,医者应密切关注疾病的“变”并仔细审查病症的“辨”的思想贯穿《伤寒论》始终,因为“变”会因正邪斗争此消彼长而出现,也会因医者失治误治而产生,又可因季节、时间、地点、患者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无论是《伤寒论》辨治外感病证,还是《金匮要略》辨治内伤杂病,各篇篇名中明确使用“病脉证并治”或“病脉证治”的文字,十分清晰、醒目地突出四个字,即“病”“证”“脉”“治”,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这二者离不开病患所表现出来的症状。
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这篇为例:“太阳病”是病症名称,“脉”指代把脉时脉搏的特点,“证”可以理解为患者的症状和表现,而“治”便是治疗方法(等同于处方)。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为患者把脉,掌握患者的症状后,给出治疗方法和所需方药。
不仅如此,《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篇主要表述了伤寒病初期的脉、证与治,并讲到了不同程度太阳病对应的不同的脉象,以及患者的不同症状: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的症状有:头颈部疼痛、畏风寒、出汗等症状,不同的脉搏特点也对应着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医生可以根据《伤寒论》精准判断患者的病情。
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伤寒论》中也有详细的药方、剂量和用药指导相对应,“桂枝汤”便是太阳病的处方之一: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的处方可谓非常注重细节,其剂量、禁忌、煎药方法等均有详细描述,并秉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患者在服用后的不同反应,给予不同的后续服用建议。
桂枝汤药材。
“思患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张仲景对此不断发挥,丰富了“思患预防”这一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伤寒论》序之《伤寒卒病论集》的描述既体现了心态端正、品格正直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又说明了充分掌握医学知识以备不时之需的重要性。
《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也就是说,我们要防微杜渐,治未病。在病灶发生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中,这与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相呼应。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列“上工治未病”于首条,告诫人们平时就应注意“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通过将未病先防的概念具化,强调既要重视发病内因“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又不能忽视外因“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提示人体若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对外抗御机能增强,使腠理这一气血流行和内脏正气通会之处成为防御外邪的坚强门户,并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适应,就可以抵御外邪侵袭,避免疾病发生,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之所在。
此外,《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中有“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疾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的论述,清晰地指出了食疗和饮食禁忌在摄养于无疾之先中的关键机制和作用。
(参考文献:《医圣济苍生——仲景精神与湖湘文化》何清湖 孙相如 主编)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吴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