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两会|朝阳“两区”招商引资累计入库项目3546个

1月7日,记者从2025年朝阳区“两会”上获悉,朝阳区全力推动经济回稳向好,2024年完成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7.6亿元,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3亿元。以CBD、山河湾谷两个区域为核心,朝阳正积极开展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申报,园区定位为“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

图片1月7日,2025年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举行。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2024年朝阳区两级收入保持全市前列

朝阳区发改委副主任麻国栋介绍,2024年,朝阳区完成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7.6亿元;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4%以上。前三季度,信息、科技服务业占GDP比重超两成,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成。

麻国栋介绍,朝阳区以CBD、山河湾谷两个区域为核心,聚焦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领域,积极开展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申报。

园区定位为“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总面积为26.9平方公里。其中,山河湾谷片区以北工大为核心,辐射十八里店、垡头、双井、南磨房等区域。拟通过与北工大产学研合作、向南联动亦庄区域,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医工交叉(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交叉融合)等产业,打造朝阳南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北京CBD片区主要包括CBD中心区及周边街乡,主要是发挥国际高端服务业集聚优势,结合千亿级商圈的场景优势,不断催生数字化商务、金融、消费新业态,促进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

下一步,朝阳区将积极推进园区申报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两片区协同联动,打造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示范先导区。

2025年朝阳区将扩大内需,推进消费业态融合发展

2025年,朝阳区将扩大内需,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CBDx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升级商圈结构,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推进消费业态融合发展。

同时,朝阳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谋划新一轮全产业链和全环节改革方案。支持商务服务业企业提升法律、会计、咨询等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服务能力的企业。此外,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扩大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平台,支持引导企业“走出去”。

招商引资累计入库项目位居全市前列

朝阳区商务局局长刘佳介绍,朝阳“两区”招商引资累计入库项目3546个,累计落地项目2199个,入库外资项目531个,落地外资项目327个,以上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2024年,朝阳区新增入库项目1354个,其中,新增入库外资项目197个,为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方面,1-11月,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420家,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占全市的24%,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朝阳区积极开展国际化招商,先后成立8家全球招商联络站,朝阳代表团赴中东和欧洲等地开展海外招商,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在商业领域,2024年,朝阳区共释放了4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八大商业综合体开业。2024年1-11月,全区实现社零总额2964亿元,规模居全市首位。社零总额的20%为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朝阳区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2024年,朝阳区推动传统4S店转型升级,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引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平台渠道、结算中心、交付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连续发放三轮共计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

朝阳区集聚了互联网3.0产业企业超1200家

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副主任冯少静介绍,2024年,朝阳区拥有的专精特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分别达1036家、82家、27家。

围绕“3+X”产业方向,朝阳区建成13个专业特色科技园区、56个专业功能平台。目前,朝阳区集聚了互联网3.0(元宇宙)产业企业超1200家,6个共性技术平台已正式运营。

2025年,朝阳区将加快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北理工朝阳科技园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加大未来产业研究布局,开展6G、新能源等领域产业发展研究、技术链梳理、应用场景挖掘和前沿项目引育,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企业。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