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水浒传》第六回中,鲁智深因在五台山醉酒大闹文殊院,被智真长老安排到东京大相国寺担任菜园负责人。
02然而,鲁智深不满于此,要求做都寺、监寺等高职位,遭到知客的反驳。
03知客为鲁智深指明了从低级职位上升迁的通道,但鲁智深最终接受了菜头职位。
04作者通过这段故事揭示了佛教寺院内部的管理结构和职位等级,以及出家修行的不易。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鲁智深两次在五台山醉酒,大闹文殊院,待不下去了,带着智真长老的亲笔信,投奔东京大相国寺而来。大相国寺的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是智真长老的师弟。智清长老看过书信,心中老大不情愿,但是碍于师兄的面子,也只能接纳鲁智深。与众僧商量过后,决定安排智深做大相国寺下面一个大菜园的负责人。令人诧异的是,鲁智深居然嫌职位太低。他的原话是:“本师真长老着小僧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俺做个都寺、监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园?”
这几句话里大有学问。我们以为鲁智深在五台山时,除了睡觉,就是看景闲逛,再就是吃酒闹事,而参禅打坐、看经念佛的事好像没怎么做过,但是这几句话分明显示,他面粗心细,知道寺院内什么职位高,什么职位低。职事僧已经是僧侣中的管理岗位了,但是也有高低之分,而他要求做高的职位。他首先抬出智真长老,说是“本师真长老”让我来投奔的,又说自己是小僧,而称大相国寺为大刹,贬己而扬人,让对方听了很舒服和受用。鲁智深想的是,我虽然是小僧,可是我的本师智真长老的面子,你们得给呀!智深把这个问题抛出来,看对方怎么接。
首座便道:“师兄,你不省得,你新来挂搭,又不曾有功劳,如何便做得都寺?这管菜园也是个大职事人员了。”——首座是智清长老身边的大和尚,地位很高。他想用几句话敷衍鲁智深,意思是你一个新来的,寸功未立,野心却挺大,管菜园的职位已经很高,应该知足了。如果遇到一般老实本分或不知底细的人,首座的话可能就奏效了,使对方知难而退,或见好就收,接受这份安排。偏偏他遇到的是鲁智深,智深不吃这一套。
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园,俺只要做都寺、监寺。”——鲁智深认死理儿,这还麻烦了。首座的话没有奏效,就改由地位相对较低的知客出来做智深的思想工作。顺便说一下,这时候由知客站出来说话是合乎情理的:一来是知客先前已经接待过鲁智深,打过交道,算是和他比较熟了,比陌生的僧人出来和智深讲话更合适;二来是知客负责寺院的接待工作,迎来送往,阅人无数,熟知人情,善于做思想工作。接下来,知客向智深作了一番详细的分说解释。原文如下:
知客又道:“你听我说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都寺、监寺、提点、院主,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管殿的,唤做殿主;管阁的,唤做阁主;管化缘的,唤做化主;管浴堂的,唤做浴主。这个都是主事人员,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东厕的净头,与这管菜园的菜头。这个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
知客的这一番话,相当于把大相国寺内的各级职位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升迁途径,作了简要介绍。从低级职位做起,满一年了有考核,优等的可以升入上一级职位,满一年后再考核,有机会继续升。当然,知客的话也有水分,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升迁那么快,只用三年,就能从菜头升到监寺,那是哄傻小子。但是另一方面,知客的话也有部分事实在里面。
根据知客的介绍,寺院的职事人员大概分为三等,从低到高依次为:
末等职事,是塔头、饭头、茶头、净头、菜头等以“头”字结尾的“头事人员”。
中等职事,是藏主、殿主、阁主、化主、浴主等以“主”字结尾的“主事人员”。
上等职事,是指都寺、监寺、提点、院主,掌管日常事务和财务。
另外还有清职,是指维那、侍者、书记、首座,是地位尊崇又不那么繁忙的岗位,但要求对经律和仪轨等非常熟悉,学问深湛。
知客没有讲的,是在这些职位之上,作为一寺之主,还有方丈和住持。
知客对管理岗位(即职事人员)的这番系统介绍,经过梳理,简直可以画出一幅寺院管理架构图,可谓职掌明确,等级清晰,估计有些职位和名头是鲁智深第一次听说,这彻底让他心服口服了。而且,知客还为他指示门径,眼前有一条比较明确的职位上升通道,只要好好干,就有出头之日。于是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
以上是《水浒传》第六回临近结尾部分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水浒传》版本众多,回目、卷次和文字多有出入,这里所说的回目,依据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点校本,下同。前文我们对大相国寺的管理结构稍微作了一些解说,但仍然显得很粗浅。其中知客介绍的上等职事和清职,有些名目在《水浒传》第四回已经出现过,那是五台山文殊院的相应职位,由于有具体情节的描述,似可以拿来作为东京大相国寺相同职位的注解,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上等职事中,都寺、监寺在第四回都出现过,并且经常一起出现,是管理寺院日常事务的大管家,而提点和院主则未见;清职中列举的维那、侍者、书记、首座,第四回都出现过,是方丈身边的要员,其中首座和维那又经常参与重要决策。我们看看他们在第四回中的出场次序和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有意思:
“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赵员外带着鲁达上山来,使庄客通报,最先是都寺和监寺出来迎接。
“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又行了一段路,寺内最高人物出来迎接,并且有高级别人物陪侍。
“面前首座、维那、侍者、监寺、都寺、知客、书记,依次排立东西两班。”——来到方丈,分宾主落座,智真长老身边的高级管理团队集体亮相。
“真长老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首座和维那参与商议剃度这样的大事,监寺和都寺负责安排斋食这样的常规事务。
“维那教鲁达除了巾帻,把头发分做九路绾了。”——维那是掌管寺院纲纪威仪的,像剃度这样庄重严肃的事情,维那要亲自指导,确保整个过程如法合规。本条及下面四条,都是讲鲁达剃度出家的过程,在不同环节由不同的职事僧人引导完成:
“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
“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鲁智深收受。”
“监寺引上法座前,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
“都寺引鲁智深参拜了众师兄师弟,又引去僧堂背后丛林里选佛场坐地。”
上面四条引文,除了长老外,还分别出现了首座、书记僧、监寺和都寺。首座的地位很重要,协助方丈分管人事工作。智真长老要接纳一个人剃度出家,或者决定赶走一个人(第四回后文讲到了),都是和首座商量。而手持度牒请长老赐法名这样庄重严肃的事,也是由首座亲自来办。
我们还注意到,监寺的工作内容非常多,而且上可通达长老,下可直接分派指使基层人员,是一个关键岗位。比如鲁智深吃醉酒大闹山门,门子将情况报给监寺,监寺立刻叫起二三十人作应急处置,后来情势危急,控制不住,又急将情况报给长老知道。大概可以判断,一般的小事,监寺就直接摆平和解决了,只有大事和棘手的事才会报到长老那里。监寺可以直接调动的人,至少有老郎、火工(或者叫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这些名目。这些人是出卖体力,干脏活累活的,是被管理者。这从鲁智深第二次大闹五台山时小说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职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
职事僧人和后面的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是并列关系,前者是“叫起”,后者是“点起”,用词也不一样。
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这些人,根据第四回里半山亭子上挑酒桶的汉子的说辞,都不是出家人,汉子挑的酒是卖给他们吃,而不能卖给和尚。他们与寺院形成比较稳定的雇佣关系,提供体力劳动方面的服务。火工道人的工作内容至少包括基建维修,比如后文讲智真长老“教火工道人自来收拾打坏了的金刚、亭子”。直厅的工作内容至少包括跑腿送信,比如后文讲“长老随即修书一封,使两个直厅道人,径到赵员外庄上,说知就里,立等回报”。我忽然想到,如果从字面上解释,直厅的“直”字可能同“值”,“厅”的繁体为“廳”,可能同“聽”即“听”字。所谓直厅可能就是“值听”,意思是当值听差。轿夫不用解释。只有老郎的工作内容不太清楚。除了火工道人、直厅道人外,第六回里鲁智深接管的大菜园里还有种地道人。
此外,小说中还有单称“道人”的,则可能是寺院里地位较低的出家人。《释氏要览》卷上曰:“《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五台山文殊院里,赵员外送去的东西,是由“道人、行童收拾去了”。这些礼物本来是由赵员外的庄客挑去的,比较重,现在由道人和行童收去,故可以判断道人是干体力活的,而行童只是一个辅助。因为我们通过小说的上下文知道,行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引导来客和献茶等,一般由五官端正的小和尚担任。收拾礼物的这个道人是否为出家人,不好说。古代很多高僧,出家刚进入寺院时都是从底层的体力活干起,比如种地、做饭、运水、搬柴,这些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唐代的庞蕴(又称庞居士)有诗句曰:“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和尚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柴米油盐这些琐事,禅宗更是强调要亲自参加劳动,比如下田插秧,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矩。这些出家人最初的身份,可能是沙弥或比丘,又可称为道人,意思是修行佛道之人。惠能当初拜在五祖弘忍门下,在碓房踏碓八个多月,就是一例。
五台山文殊院,“寺里有五七百僧人”,能够进入管理层,可称为职事僧的,大概只有几十人,大部分僧人其实都是被管理者,从事某项具体的工作,而体力劳动者又占了其中的大多数。对于这个人员结构,鲁智深不可能不知道。他跑到大相国寺来,张口就要个都寺或监寺来做,估计心里先有个盘算:先从高的职位要起,即使对方满足不了,实际提供的职位应该也不能太低。可以说,这又是鲁智深面粗心细的地方,也是他的可爱之处。可惜,他这一招没太好使,知客说出的一大套东西,让他无法反驳,无奈只得接受了菜头这个职位。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菜头这个职位,首座先前跟智深说的是:“这管菜园也是个大职事人员了。”而知客说的是“末等职事”,前后不一致,无意中揭出首座刚才所言的不实之处。好在知客雄辞善辩,气势如虹,智深当时根本反应不过来。
话又说回来,菜头虽然职位低,但大小也是个头目,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干,只需要“住持管领”,“每日教种地人纳十担菜蔬”,多出的就可以归自己,变成个人的进项,有实惠。如果不是后来卷入林冲的事件中,鲁智深倒是可以在那里快活逍遥下去。
今天写这篇小文章,实在是有感而发,因为前些时重新看《水浒传》,读到第六回这一部分,看到知客对大相国寺各种职位的介绍,不要说鲁智深了,连我都感到头晕目眩,不禁掩卷而叹:干哪一行都不容易啊!出家当和尚,也有一大套的制度规范和管理等级在等着你,至于各种戒律就更严。进了庙门,就要按照人家的规矩来。如果不甘平庸,想要一级一级升上去,那么所需要的勤奋、悟性、专注、坚持、机遇等,一样都不能少,一点都不比在俗世的打拼容易。今日流行的名词如佛系、躺平,或一不如意就想遁入空门等说法,实在是误解了佛教。不是有清北的硕士、博士看破红尘出了家,到寺院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又还俗的吗?要是早看了《水浒传》,把鲁智深怀揣介绍信到东京大相国寺报到这一节内容记住,又何至于去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