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英国《金融时报》爆出了一份令世界为之震动的俄罗斯机密文件。
文件内容显示,一旦俄罗斯与北约爆发战争,俄军将优先打击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而非直接应对欧洲战场。
文件提及的160个目标涵盖了日韩的军事基地、指挥中心和基础设施,同时还透露了详细的攻击计划。
这一战略选择背后藏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是为了确保俄罗斯东部的安全,还是通过震慑日韩来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文件还暗示了俄罗斯曾演练“抵御中国军队”的设想。
这是否会影响当前中俄间的战略互信?
文件内容与军事目标
俄罗斯计划首先攻击日本和韩国的理由深深根植于其战略目标。
日韩不仅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强有力盟友,也是北约的非正式成员。
随着北约对全球范围的扩展,日韩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特别是它们的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对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日本近年来突破了长期以来的“专守防卫”政策,显著提升了其远程打击能力。
根据《读卖新闻》2022年的报道,日本计划部署超过1000枚远程巡航导弹,进一步增强其对抗威胁的能力。
这不仅加大了日本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威胁,也意味着俄罗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遭遇来自日韩的直接攻击。
韩国的军事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近年其导弹技术的进展。
在2022年10月,韩国成功展示了其“玄武-5”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可达3000公里,装备强大的战斗部,专为打击大型地下设施而设计。
此外,韩国的海基陆基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已进入研发阶段,这一新型武器的部署无疑加剧了俄罗斯的安全担忧。
俄罗斯的机密文件中明确列出了日韩的一系列军事目标,包括空军基地、指挥中心、雷达站、交通枢纽等。
文件指出,攻击日本三泽基地的奥尻岛雷达站是优先打击目标之一。
该雷达站是日本北方防空网的核心,一旦被摧毁,日本的空防能力将受到重大削弱。
此外,俄罗斯还计划通过图-160战略轰炸机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利用Kh-101巡航导弹摧毁关键军事目标。
日本和韩国的这些关键军事设施,一旦被摧毁,将大大削弱它们在战争初期的反应能力和战斗力,也有助于俄罗斯在更广泛的冲突中保持战略主动。
地缘政治背景与动机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的东扩成为俄罗斯最为关注的战略议题。
北约通过接纳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以及与多个中亚国家发展军事合作,逐步逼近俄罗斯的西南边境。
然而,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介入,俄罗斯的安全压力逐渐从西部转向了东部。
自2000年以来,美国一直在加强与日韩的军事合作。
特别是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日韩不仅成为美国对抗中国崛起的前哨阵地,也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
美军在日本的驻军和在韩国的战时指挥权(美国驻韩司令部)使这两个国家成为美国在该地区的前沿防线。
俄罗斯始终对北约的“全球化扩张”心生戒备。
随着美国将更多军事资产部署到亚太地区,特别是舰艇、导弹防御系统等的逐步强化,俄罗斯对自己的远东边界安全产生了深刻忧虑。
对于俄罗斯来说,北约与日韩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一旦与北约发生冲突,日韩可能会迅速卷入战斗。
因此它必须在战争初期就摧毁日韩的军事能力,防止它们成为西方的后勤和战略支点。
与俄罗斯西部的高密度人口和经济中心相比,东部防线相对脆弱。
尽管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战略空间,但这些地区气候严寒、土地贫瘠,基础设施不发达,人口稀少。
更为关键的是,远东地区的防御力量有限,这使得俄罗斯一旦面临来自日韩和美军的联合进攻,可能会面临防线崩溃的危险。
俄罗斯必须通过先发制人打击日韩,以避免敌对势力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确保自己的安全边界不受威胁。
中俄关系的影响与应对
俄罗斯的机密文件中提到,俄罗斯不仅关注北约的威胁,还对中国可能的军事行动保持警惕。
文件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但它提到“抵御中国军队”的演练,并透露俄罗斯东部战区的多种战备演练以应对“中国入侵”的假设。
这使得外界对中俄关系是否会受到影响产生了质疑。
尽管过去俄罗斯曾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保持警觉,但近年来中俄战略合作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俄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使得俄罗斯成为中国的能源供应重要伙伴,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的供应。
同时,在军事领域,两国也加强了联合演习与合作,例如在远东的“海上联合”演习。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中俄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靠拢,双方在对抗美国和西方压力方面形成了默契。
当前,中俄之间的互信已成为两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
虽然文件中提到的“抵御中国军队”的演练曾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这种旧有的军事部署和设想并不再具有现实意义。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紧密的合作,尤其是在联合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上,表明中俄合作正在向更加务实和长远的方向发展。
尽管西方媒体试图通过这一泄露的文件制造中俄之间的分歧,但目前两国的合作基础牢固,尤其是在经济和能源领域的高度依赖,确保了两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利益。
俄罗斯的应对与未来走向
俄罗斯显然意识到,与北约的对抗可能会引发全球范围的冲突。
俄罗斯的战略部署不仅针对北约成员国,还通过强化与中国的合作来确保在可能的军事冲突中获得更多支持。
俄方文件泄露后的解读也表明,尽管俄罗斯有“预防性打击”的军事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俄罗斯依然保持着与中国的合作态势,并将通过多方协调来确保自己的战略利益不受威胁。
结尾
英国媒体曝光的这份机密文件无疑是当今国际博弈的一面镜子。
俄罗斯对日韩的优先打击计划不仅凸显了其应对北约扩张的强硬态度,也揭示了亚太地区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
然而,这份文件也表明,西方媒体试图通过渲染中俄矛盾来分化两国的战略合作。
对于日韩而言,这份文件无疑加剧了其安全焦虑,迫使其进一步依赖美国。
对中国而言,尽管文件内容引发了部分讨论,但中俄的合作基础并未动摇。
正如这份文件所暗示的,未来的大国竞争将更加复杂,而亚太地区可能成为这场全球棋局中的关键战场。
参考文献
俄罗斯通讯社《俄外交部:俄罗斯并非俄韩关系恶化的始作俑者》
财联社《英媒曝光俄罗斯打击日韩计划,普京曾驳斥西方渲染其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