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阳谷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水浒传》中著名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2014年6月,历经十年申遗,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让“藏”在这座鲁西小城数百年的大运河阳谷段、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被更多人知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阳谷县阿城镇的大运河阿城上闸,看到河水从运河流过,与青青麦田交相辉映。在运河畔,记者见到了阳谷县文化馆副馆长杨风华,他向记者讲述了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大力发展运河旅游
运河三镇重现昔日繁荣
荆门上闸
“大运河阳谷段也被称为会通河阳谷段,始凿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会通河阳谷段开通后,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难以控制,很多河段因水位浅而导致无法行船,于是在易断流节点陆续修建了节制闸,以节制水流、调节水位,确保漕船运行通畅。光绪二十三年,会通河阳谷段停运,因为长时间停运,闸上的石头有些被老百姓搬走盖了房子。”在阳谷县张秋镇的阳谷运河文化陈列馆,阳谷县文化馆副馆长杨风华告诉记者:“我们从2012年开始修缮,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缮涵闸,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阳谷段、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一段四点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使得我们能够参观明清时期这段运河是怎么过船的,节水闸原来的状况以及它在行船中的作用。”
随着会通河阳谷段的开通,京杭大运河流经阳谷县东部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全长30余公里。这三镇也随着运河的到来而繁荣一时,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有名的运河三镇。阳谷运河三镇的繁华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通航。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会通河逐渐淤废,运河三镇也因为水运的不便而失去了昔日繁华,经济也逐渐陷入萧条和衰落。如今,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运河阳谷段的文化价值愈发突出,阳谷县将大力发展运河旅游,重现运河三镇昔日的繁荣景象。
“立足‘两河’文旅资源,阳谷县积极推动黄河、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促进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融入全省旅游发展格局。”杨风华说,阳谷县以文旅核心项目、红色旅游线路、县域文化资源开发为支撑,推出“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研学”等旅游线路。
此外,今年以来,阳谷县积极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会通河阳谷段)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申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库,配合做好项目库储备工作。与沿黄县梁山、郓城、东平签订合作协议,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经济圈和山东沿黄9市联盟,利用媒体等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推介。同时,积极协助各旅游企业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和文化创意产品,重点推出“玫盐之姿”洗化系列产品、艾灸暖宫盐包及非遗产品“天工开物、齐鲁匠心”柘木文房四宝等旅游产品,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产品系列,进一步丰富旅游商品内涵。
文物绝大部分出自张秋
注重实施保护修缮
阳谷运河文化陈列馆
张秋镇是阳谷县所辖15个乡镇、3个办事处中的文物大镇。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而张秋镇就有18处之多,仅镇驻地就有8处。翻开阳谷县文物管理所有的档案记录,从1968年至今,全县征集、出土、入藏文物2000余件,绝大部分出自张秋。
在张秋镇上闸村,由青石垒砌的荆门上闸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杨风华介绍,张秋镇曾被称为荆门,所以这里修建的节制闸也被称为荆门上、下闸。荆门上闸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明清曾重修,闸体由墩台、石防墙、绞关石、镇水兽等组成,石与石之间上下由铁钉相穿、左右由燕尾形铁扣相连,闸函南北长10米,东西宽约7米,闸底南北长27米。南距荆门上闸880米的荆门下闸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清曾重修,与上闸构成一组复式船闸。闸函南北长12米、东西宽8米,金刚墙高度为6.75米,闸体全部由青石砌筑而成,石与石之间用燕尾形铁扣连接,形状对称、结构合理,石刻工艺精湛。
“我们运河三镇的六道闸是分地势建立的,先建七级的下闸,然后是阿城的上闸,再后面是七级的上闸、阿城的下闸、张秋的荆门下闸和上闸,先人们用了十年时间才把这六大闸建好。”杨风华说。
阳谷运河段的六道闸,虽然四道已成功申遗,但亦留有遗憾。这份遗憾或可寄托于阳谷未来的修复,同时,阳谷也高度重视运河文物的保护工作,致力于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是会通河阶梯船闸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为了做好相关保护管理工作,阳谷县制定了《大运河遗产阳谷段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大运河阳谷段、七级运河古街、七级运河码头、盐运司等保护利用规划,并设立遗产碑、文物标志碑和保护界桩。
“大运河阳谷段河道及沿岸遗存较多。我们先后实施了荆门上、下闸保护修缮工程,阿城上、下闸保护修缮工程,陶城铺闸、水门桥、张秋运河石桥保护修缮工程,阿城运司会馆保护修缮工程,张秋码头、七级码头保护修缮工程,金堤闸至阿城下闸保护展示工程,七级运河古街保护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张秋山陕会馆戏楼修缮工程,通过这些工程使河道水工设施遗存、沿岸附属文物得到及时有效保护。”杨风华说。
运河文化底蕴浓厚
被称“活着的文化遗产”
杨风华介绍杨古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灿烂的阳谷历史文化。阳谷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运河的开通使阳谷的农耕文化与运河所带来的商业文化有机融合,促进了阳谷文化的空前繁荣,孕育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阳谷运河文化。明万历年间,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留下了《雀儿行》《阳谷助田主人宗祈雨》等作品;反映梁山英雄好汉的世界名著《水浒》的故事就传播于运河兴盛时期,并对其成书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还有反映民俗风情、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张秋木版年画、蓝印花布、运河民谣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运河兴盛时期阳谷运河文化的繁荣景象,代表了运河文化的地方特色。
“虽然这座与运河起伏共命运的古镇难现昔日盛景,但千百年的底蕴积淀与文化滋养,绘就了古镇厚朴却不沉闷的人文底色。”前来阳谷县张秋镇旅游的王女士说,这里的古镇依然有烟火气儿,驻足沧桑的遗址,聆听曾经的故事,它们的价值回归存在于每一份情怀体验与灵魂塑造里。随意徜徉大街小巷,俯身寻找历史的尘埃,能够直接与历史对话,并细细触摸到历史深处最隐秘的脉络。
杨风华告诉记者,张秋亦是文化名镇,明清时期即建有文庙和安平书院,以及专门刻印、经营书籍的保华书局。木版年画畅销京津及东北各地。过往的达官显要及文人墨客,多在此驻足会友,题诗作画,留下许多佳作及文坛诗话。至今流传的文化艺术门类,也明显存在着南北文化交融及运河影响的痕迹。
在阿城镇阿城上闸,记者见到了阿城镇赵店村村民赵中田,他用40年的时间,除了种地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收集大运河民间文化的相关材料,目前已经收集了42部,包含民谣、童谣、夯歌、民间故事等。
“这些歌谣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创造出来的活文化。”赵中田说,大运河文化不仅存在于书本中,更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里,这些民谣、故事等就是最好的素材。数十年不断的研究让他理解到,运河文化不仅仅是农耕文化,它就像糖葫芦一样,把江淮文化、闽浙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穿到一起,这几种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新型文化。
曾是商贾云集重镇
货物集散地之一
杨风华介绍清·张秋城区平面图。
记者注意到,在阳谷县文化馆的墙上有一张清代张秋城区平面图,其上文字中提到:清代张秋镇有九门,门内有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通过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张秋镇当时的商贸非常繁华,张秋镇里有文庙、集市、街道,街道多以经营的货物命名,如米市街、石市街、柴市街等;也有以建筑物得名的,如城隍庙街、文庙街等。通过这张图能够看出,明清时期张秋镇商贸非常繁华。”杨风华说。
张秋古镇位于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是南北与东西的枢纽,明清两代各级管理河道漕粮的机构都先后驻扎于此。虽然在政治上它的地位并不突出,张秋的经济发展却丝毫不逊于东昌府城。张秋完全依靠运河发展起来,因而城市的格局充满了商业色彩。
随后,记者跟随杨风华来到山陕会馆,“这个是张秋镇的山陕会馆,它和东昌府山陕会馆作用是一样的,都是明清时期山西和陕西客商聚会的地方,我们知道武财神关公是山西人,所以他们每到聚会时要在山陕会馆唱戏,直到现在山陕会馆里还保留着戏楼,大殿里供的是关公像。”杨风华说。
张秋山陕会馆
七级是京杭运河畔一个商贾云集的集贸重镇,也是运河古镇和渡口。因古运河渡口码头曾建有七级台阶,故而得名七级渡,后称七级,是“阳谷八景”之一。明清时期,阳谷七级、阿城与聊城东昌府区的周店是三座典型的运河市镇,由于七级、阿城、周店分别是重要的粮食和食盐转运码头、修船码头,故有“金七级、银阿城、铁打的周店”之称。
“金七级”最闻名的是七级码头,曾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七级石阶保存得十分完整。从古码头拾级而上,一条铺满青石的小路通向古街道,这条古街道就是“七级街”。现在七级街地下仍有延绵200米长的老码头石板路。
阿城是阳谷县的一个镇,在城东偏北部五十华里,地名古老,远古叫作“阿邑”,邑的意思之一也是城。阿胶、阿绢的原产地就是这儿。秦汉时期在这里设置了“东阿县”,486年后魏(北魏太和十年)时期,因水灾东阿县志东迁,原址附近后来再次设城镇曰阿城,现在古城残垣仍有几百米遗存。阿胶依然是本地的主打产业,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相关新闻
四道闸体工艺精湛坚固异常
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我们来看看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阳谷段四道闸。
荆门上闸位于张秋镇上闸村西,面积3200平方米,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正月二十三动工,六月二十九日完工,距今711年,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修。闸体全部用青石条筑砌,石与石之间用燕尾生铁扣相连接,耐冲击,坚固异常。
荆门下闸位于张秋镇下闸村西,面积2860平方米,距南闸二里半,“元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初一兴工,十月二十五日工毕,用役夫三百一十名,长广同南闸”,距今714年。明永乐九年重修。
阿城上闸位于阿城镇村西,面积1800平方米,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距今715年。闸体全部用青石砌成,青石条用燕尾铁扣相连接,形状对称,结构合理,石刻工艺精湛。
阿城下闸位于阿城镇刘楼村西,面积1800平方米,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距今714年,闸体全部用青石砌就,结构合理,石刻工艺精湛。
杨凤华介绍,会通河疏浚后,明朝政府在现在的阳谷县张秋镇设都水分监,管理会通河临清至徐州运河的河道疏浚、闸坝桥涵修建以及漕运政务,后来又在张秋设河南山东都水分监督管理山东运河河务。永乐十五年(1417年),设漕运总兵,负有漕运管理与河道修治两种职责。成化七年(1471年),在阳谷张秋又设总理河道,专门管理黄河与运河的修治。成化十二年(1476年),以济宁为界分运河为南北两段。万历年间黄患频繁,运河事务复杂,又将运河分为四段,其中,北河段设衙署由工部郎中驻阳谷张秋,管理山东运河事务。工部郎中均系奉旨行事,上受总河与工部之命,下可考核、稽查、调动、节制沿河所属有司管理河道的文武官吏,调唆运道,督修闸坝。郎中下辖若干分司,分司设主事管理。如明后期北河段下曾先后设临清分司、宁阳分司、济宁分司、南旺分司、沽头分司、夏镇分司。分司主事主要负责管理所属运河河道及运河工程建设。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国晓宁 闫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