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落下帷幕,公募基金也交出了年度成绩单。
2024年,共有1136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1.18万亿份。债基成为新发基金“主力军”,发行规模占比达70.35%。
公募基金在2024年大撒“红包雨”,累计分红总额2442.05亿元,让投资者落袋为安。
这一年,市场波动之下,基金业绩分化明显,权益类基金收益首尾差异超过100%。
同时,不少基金规模大幅缩水,509只迷你基“黯然离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统计,2024年共有1136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11821.76亿份,平均发行规模10.49亿份。
与2023年1256只的发行数量和11153.96亿份的发行规模相比,2024年新成立基金数量虽然缩水9.55%,但规模小幅增长5.99%。
从发行结构来看,2024年债券型基金发行挑大梁,占比70.35%。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占比分别为21.12%、5.79%。
其中,股票型基金共新成立457只,累计发行规模2496.72亿份,创出近三年新高,且明显高于2023年的1408.23亿份和2022年的1552.36亿份。
相比于股票型基金新发规模的增长,混合型基金的新发规模同比大幅下降,2024年全年累计新成立248只,累计发行规模约684.08亿份,远低于2023年的1505.01亿份和2022年的2701.08亿份。
从单只基金来看,2024年鑫元启丰债券、中信保诚中债0-3年政金债指数A、东兴兴诚利率债A、富国瑞夏纯债A等多只基金募集规模均超过70亿份,发行规模居于前列。
而中证A500ETF系列基金,无疑是2024年发行最火的基金。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有超50只中证A500ETF基金成立,累计成立规模超过1400亿元。
其中,广发中证A500ETF联接、易方达中证A500ETF联接两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募集规模均近80亿份。
虽然2024年市场有所回暖,但新基金募集也并非一帆风顺。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有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华商产业机遇混合等167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延长了募集期。
此外,还有东方鑫裕稳健一年持有、长城量化鑫选六个月持有、创金合信红利量化选股等14只基金(按基金主代码计算)在2024年发行失败。
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大撒“红包雨”。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3217只基金分红(A/C份额分开计算),累计分红总额2442.05亿元,累计分红次数6622次。
其中,共有14只基金在2024年分红超过10亿元,63只基金分红超过5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分红产品中,债基是分红主力。669只分红超过1亿元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数量占比近八成。
谈及债券型基金保持持续分红的原因,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对记者分析,债券市场的长牛行情为债基持续分红提供了基础,在此背景下,多数债券型基金收益持续提升,积累了稳定的可供分配利润,分红意愿提升。此外,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因此从保障持有人利益出发,通过分红来控制规模,避免影响后续操作。
从单个基金来看,易方达沪深300ETF在2024年分红总额最多,达53.0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华夏上证50ETF分红总额31.3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和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则分别分红26.55亿元、16.7亿元,居于分红榜前列。
公募基金行业在分红模式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2024年,多只红利主题ETF发布公告调整了基金的收益与分配方案,将分红机制向月度分红评定转变,每年最多可分红12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股市场近年来波动较大,无风险利率逐步下行;保险业在会计准则修订后,其投资更加关注能提供稳健现金流的股票和基金。在此背景下,高频次分红产品成为管理人和投资者的研究热点。
随着市场回暖,2024年有超七成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实现正收益。
从2024年单个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来看,重仓数字经济板块的基金涨幅居前,由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和大摩数字经济混合C在2024年总回报分别达69.23%、68.25%,分别居于冠、亚军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雷志勇所管三只产品业绩分化明显,首尾业绩差超过80%。大摩科技领先混合A 2024年收益30.61%,收益不足冠军基的一半。大摩万众创新混合A 2024年收益-14.98%,重仓股与冠军基差异较大。
此外,由金梓才管理的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2024年收益超过50%,工银新兴制造混合、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国融融盛龙头严选等多只基金2024年收益超40%。
2024年,虽然有超过七成的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但是还有部分基金没有踩准节奏,没能实现正收益,有基金净值下跌超过35%。整体来看,权益类基金收益首尾差超过10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金元顺安优质精选灵活配置A类和C类份额在2024年基金净值分别累计下跌36.39%、36.45%,业绩排名居于尾部。
2024年,富荣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净值跌幅超过33%,华商基金旗下华商智能生活灵活配置、华商新兴活力混合、华商核心成长一年持有、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C基金净值下跌均超过30%。
在2024年业绩排名靠后的基金中,有多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在清盘线边缘徘徊。例如,2024年三季度末,富安达长盈混合、中信建投消费升级规模不足2000万元。
随着市场的波动,不少投资者选择赎回基金,规模缩水导致基金无奈清盘。2024年,共有500余只基金黯然离场。
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509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清盘,较去年同比增加20.05%。
2024年,还出现了不少“短命基”。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清盘的基金中有39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成立不满一年,就进入了清算程序。
国联先进制造混合成立于2024年7月11日,运行不足4个月,就无奈于2024年10月31日进入清算程序。
同样运行不足4个月就黯然离场的还有景顺长城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1月17日,于2024年5月11日进入清算程序。
此外,景顺长城卓越成长、鹏扬国证财富管理指数发起式、融通致远混合、华泰柏瑞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ETF等多只基金成立不到8个月就遭清盘。
记者注意到,随着近年来市场的震荡,发起式基金清盘压力增大。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由2亿元降至1000万元,但同时强化了该类基金的退出机制,三年期限如不做大规模,基金就面临强制清盘风险。
2024年,共有鹏扬国证财富管理ETF、财通资管新能源汽车混合、华夏周期驱动混合等66只发起式基金无奈清盘。
业内人士指出,迷你基金的清盘实际上是资本市场自我调节和资源有效分配的一种良性淘汰过程。基金清盘大多数是因为业绩不佳,导致投资者选择赎回,使得基金规模和持有人数量持续减少。然而,也有少数基金因公司战略调整而被清盘。由于发起式基金的成立门槛较低,且多数规模较小,在市场波动时更容易遭遇赎回潮,因此它们面临清盘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记者 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