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全球荒漠化防治,为世界提供三大经验

全文1325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近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举行,讨论如何对抗荒漠化和干旱问题。

02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全球治沙大国并引领全球的荒漠化防治。

03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包括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结合,以及科技创新和生态工程驱动。

04为此,中国研发出大量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为荒漠化防治和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05未来,中国将继续分享荒漠化防治经验,助力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土地退化零增长”全球性目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4年10月22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绵起伏,金色胡杨装扮绿洲。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近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举行,全球197个缔约方共同商讨如何对抗荒漠化和干旱问题。大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1990年-2020年这30年中,地球约77.6%的土地经历了更加干燥的气候转变,而干旱导致的土地退化即荒漠化,对人类福祉和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中国防沙治沙的高质量发展,使得中国成为治沙大国并引领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去年11月底,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46公里生态屏障“锁边”,这一荒漠化防治的好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的荒漠化防治?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荒漠化防治又有何独到之处?听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所长、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三北”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的吴波怎么说。

图片
2024年11月27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进入尾声,工作人员安装高立式沙障。

沙漠锁边工程的意义有多重大?这要从沙漠绿洲说起。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沙漠地区的绿洲可以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塔里木盆地的人工绿洲就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边区域,实施沙漠“锁边”能够保护位于沙漠边缘的绿洲不受流沙侵害,对改善绿洲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同时,在用于沙漠“锁边”的防风固沙林中种植梭梭、沙漠玫瑰、红柳、瓜蒌,以及接种“沙漠人参”肉苁蓉等,帮助当地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但是,大家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敬畏自然,不要试图将沙漠都变为绿洲。在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种植任何植物都需要灌溉,而目前南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任何经济开发和生态建设活动都必须慎重,过度开发利用将造成生态灾难。

需要注意的是,荒漠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易把二者混淆。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力作用强劲、植被贫乏的地区,是地球表面一类重要的地理景观。荒漠发生退化是荒漠化,干旱区以外的半干旱区草地和农田发生退化,也是荒漠化。

中国曾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那么,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国荒漠化防治又有何独到之处?

中国通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实践,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防治的三大成功经验。一是防沙治沙必须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结合,中国由此遏制了荒漠化扩展态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二是防沙治沙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治沙促使中国成为治沙大国,并引领全球的荒漠化防治。三是中国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开启了新时期由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带动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图片
2024年7月2日,新疆巴州林业部门根据沙丘移动规律种植罗布麻、梭梭等耐盐、耐旱植物,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以减缓荒漠化进程。

中国研发出大量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包括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技术、飞播治沙技术,低覆盖度治沙技术、围栏封育技术,“窄林带、小网格”绿洲农田防护林模式等,为荒漠化防治和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我国荒漠化防治遵循的是“因害设防”的治理原则,秉持近自然修复的理念,坚持以水定绿,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未来,我国将向全世界分享荒漠化防治的三大经验,助力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土地退化零增长”全球性目标的实现。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