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这一年丨安徽省政协委员叶润清:在考古一线践行履职责任

大皖新闻讯   “最近我在对提案进行最后的打磨,然后提交上去,希望对皖南文旅融合发展有所裨益。”省政协委员叶润清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一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多项重要考古工作,为安徽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汇入新的成果。同时,他也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尤其是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更是他这一年来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

图片

在叶润清看来,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沃土,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比如,繁昌人字洞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堪称亚欧地区迄今最早的人类技术创造;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成为研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皖南古铜矿及相关遗存的发现,凸显安徽在我国古代青铜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这一年来,叶润清尤其关注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他说,皖南地跨我省新安江、长江两大流域,区域内现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拥有较完整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体系和非遗传承基地等优质文化设施,具有打造文化旅游示范区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宣城水阳江流域旧石器地点群见证了远古人类在皖南地区的活动轨迹,东至华龙洞遗址再现了我省长江岸边现代人最初的美丽家园……”叶润清希望更加深入地挖掘皖南地区文化资源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郎溪磨盘山、潜山薛家岗、怀宁孙家城、歙县新州、太平蒋家山……史前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古国时代的皖南图景;源远流长的皖南古铜矿遗存,凸显了安徽在我国青铜时代和长江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徽州文化、桐城派文化等地域文化,朱熹、方以智等先贤名哲,彰显了古代皖南地区在哲学、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

如何将皖南地区打造成高品质文化旅游示范区?叶润清认为,要运用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深入挖掘皖南地区文化资源的核心内涵和时代价值,为皖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即将到来的安徽两会,叶润清也计划提交提案,希望打造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皖南样板,推进皖南地区文物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