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大代表冯磊:心系养老,守护“幸福晚年”

优质的养老服务不仅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城市文明和谐、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设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加强护理人员梯队建设……近年来,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督导室专职督学冯磊围绕“医养结合”持续献策,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2024年9月,她提出的《关于加快苏州医养结合的进度的建议》被评为“情系苏州——市民最满意的人大代表建议”之一。

图片

近日,扬子晚报“向人民汇报”苏州两会特别报道组跟随冯磊来到苏州天易西园护理院实地调研,共同探讨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用心用情守护“幸福晚年”。

图片

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督导室专职督学冯磊

积极献策,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新路径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冯磊关注到,苏州养老服务产业正在不断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另一方面,现有的养老服务在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冯磊深入一线,多次走访调研,探索苏州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老年人正面临着养老与医疗的双重挑战,不得不在养老院与医院之间频繁奔波。一些需要专业护理的老人,甚至选择在医保定点医院长期占据床位,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与浪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资源严重匮乏,难以向老年人提供专业、全面的康复保健、护理以及健康咨询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在项目和质量上也受到了诸多限制……”通过前期调研,冯磊向记者介绍苏州养老服务目前面临的痛点。

图片

2023年,在《关于加快苏州医养结合的进度的建议》中,冯磊提出,在护养中心内设立门诊部,医院提供设备和药品等,派出医护人员,让老人看病拿药“足不出院”,有急症可走“绿色通道”直接住院,如果需要,老人可以到门诊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病情痊愈后,再回到护养中心。与医院合作,解决了养老机构“只能养、不能医”的问题,同时缓解部分住院紧张的供需矛盾。

“有的老年病人治疗出院后,还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普通养老机构不能做康复训练,如果不住院,就要在养老机构和医院间来回奔波。” 考虑到家中有不具备看护条件的出院病人,冯磊建议设立一个医养中心,依托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医护团队,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于一体,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建议医院和养老机构携手,低门槛纳入医保定点,对出院病人进行无缝对接护理病床。

图片

加快培养护理人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专业的护理队伍,才能为老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2024年以来,随着医养结合的深入推进,冯磊又敏锐地发现,当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明显的年龄断层,年轻人才较难引进,而中年护理人员则面临流动性大的问题。调研中,冯磊了解到,这一现象在三甲医院和民营护理院中尤为突出,年轻护理人员往往更倾向于留在编制更为稳定的大型医疗机构,而不愿到护理院等基层单位工作。“目前各大医院的护理人员几乎都面临短缺,有时甚至一个病区都找不到一个护工。”

图片

在苏州天易西园护理院,这一情况也得到了证实。冯磊看到,冬日的午后,不少老人由护工推着轮椅来到花园晒太阳,围墙隔壁飞来的鸽子时不时停留在老人身边,构成了一道暖意融融的风景线。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入驻老人大约在360人左右,由于老人基本是失能或者半失能的情况,生活照护需要有护工24小时在线,因此对护理人员需求量很大,现在院内护工数量在200人左右。

据统计,目前苏州全市范围内护理养老人员数量仅为12310人,尽管持证上岗率达到了87.3%,人才缺口依然显著。基于这一现状,2024年两会期间,冯磊提出了《关于增加养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建议》,建议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梯队培训,或者根据实际需求,开设定点的护理培训班,培养更多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

图片

再次聚焦“老年体检”,赋予老年人更多自主权

2024年5月28日,冯磊提出的《关于增加养老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建议》,收到了来自苏州市民政部门的积极回复。回复中表示,近年来,苏州从发展养老护理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入手,为全面加强养老护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还进一步落实了优惠政策,从业人员符合相关规定即可直接落户。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图片

下一步,苏州将继续创新落实,大力发展养老相关学历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同时,推动发展养老相关非学历教育,借助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专业培训机构。此外,还将探索养老人才就业统筹机制,加强培训机构与入职就业的有效衔接,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更让冯磊感到振奋的是,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了一个针对护理院的三年行动计划,对护理院进行分类监管和动态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同时,各护理院与医院之间打通了壁垒,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老年人得到了更好的医疗质量与康养保障,也让家属更加安心。

图片

2025年苏州市两会召开在即,冯磊将再次聚焦养老服务,针对大众关心的“老年体检”提出新建议。她告诉记者,在亲身走访和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年人对现有的惠民体检项目和他们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冯磊建议,将体检资金作为专项资金直接纳入老年人的医保账户,赋予老年人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体检菜单”。“通过‘个性化体检’的方式,提高体检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确保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真正将政府的惠民政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冯磊说。

统筹策划  薛马义

文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摄影剪辑  李冠宇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