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假发、农肥,直播间里的「另类」财富故事

图片

文丨陈石

编辑丨周近屿

一块屏幕的力量有多大?

它可以让一位90后创业者从负债百万到身价过亿;让一个小作坊转身为1000平米的厂房;让曾经一家一户推销、送货的农资店组建一个百人技术团队。

在屏幕对应的另一端,一位深夜孤独的人可以在一个盲盒里安放复杂心绪;一顶40公分长的假发,让一位18岁的化疗女孩重新有了笑容;山东潍坊的一袋农肥,跨越2800公里,滋养着云南大理的田地。

这是独属于直播时代的故事。

一个盲盒的造富神话

你能在32岁的章霆身上看到许多关键词:大起大落,足够坚韧,还有时代机遇留下的痕迹。

16岁辍学到浙江的工厂当学徒,一个月领300元工资时,章霆坦言,没有想过后来的人生经历会如此跌宕起伏。他摆过地摊卖内衣,当过厨师,到网吧卖过炒饭,和朋友合伙开过饭店,没到半年因分工问题闹掰。

25岁那年赚了第一桶金,大几百万,但那时年轻,“花钱大手大脚。”两年后创业失败,他反而倒欠100多万,只能把房子、车子全卖了抵债。妻子选择和他离婚,父母也常有怨言,老老实实找个工作不好吗?章霆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一个机会降落在他面前。章霆一直有刷抖音的习惯,同时分享金融科普视频,浏览量一度达到1700万。那是2019年,恰逢抖音推出抖音小店,可以像其他电商平台一样卖货。社会经验丰富的章霆几乎在第一时间嗅出,这里有商机。

从信用卡套现了5万元,章霆和朋友一起到了浙江义乌,小商品琳琅满目,章霆不知道该卖啥,索性点开抖音热销榜单,选了排名前三的女生发夹。一次进货时,他看到一款做成可爱小女孩形象的树胶盲盒,顺便买了一些,结果一上链接就被抢空。章霆心思活络,立刻将抖音小店售卖的商品类目改成潮玩盲盒。

对欠着债的章霆来说,抖音开店是个好项目,只要吸引来流量,不需要租金,就拥有了一间不愁人流量的中心店铺。最开始,他花钱请人来当主播,对方开播时,他就跟着学习直播的流程重点、话术。后来资金花光,他自己上阵。为了让直播间被更多用户看到,他几乎每天直播十多个小时,有时熬到连上楼睡觉的力气都没了,便草草打个地铺凑合一晚。

努力没有被辜负。他在直播间售卖的各种盲盒产品总是一上架,就被迅速抢购一空。三个多月时间里,他挣了30多万,也在潮玩领域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粉丝。

图片● 2023年,东莞,一场博览会上展出的玩具。东莞是成熟的玩具制造产业带。图源:视觉中国

章霆的野心不止于此。当了两年盲盒主播,章霆说拆过的盲盒数以万计,一个盲盒产品递到他手上,“我就能知道用户喜不喜欢。”而直播间这个销售模式,也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用户的喜好反馈特别直观。”

另一方面,因为业务关系,章霆和东莞的许多潮玩代工厂都有联系。东莞是成熟的玩具制造产业带,截至2024年5月,拥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产量最高时占全球的30%。有消费者的一线反馈,又能深入工厂,章霆想,自己或许可以凭借这些优势条件,直接参与源头的IP设计。

2023年,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和设计师一遍遍磨思路、细节,章霆创作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是一个形似3岁娃娃的可爱小人形象,他给这系列盲盒产品取名“娃三岁”。生产时间又花了两个月,“娃三岁”盲盒正式面世,直播间实时在线人数一度破万,总收益达200万。

如今,“娃三岁”是一个小有名气的IP,更新到了三十几代,还有泰国、越南的海外客户找章霆下单,公司的销售额目前达到了几个亿,章霆还清了债务,在老家为父母盖了栋四层小楼。

一顶假发和一个化疗女孩的笑容

距离广东东莞1400公里之外的河南许昌,从事假发生意的黄一丁也在追赶直播风口。

晚上8点,大眼睛、尖下巴的主播正对着屏幕,详细介绍各种款式的假发,时不时拿起来往头上比划,语调温柔地解说使用步骤,“往头顶上一摁,轻轻推进去,拉平整扣下,整体很轻薄……”这是黄一丁的假发直播间。

黄一丁至今记得一个请求,那是一位母亲发到直播间后台的,“她想给她女儿订款假发,她女儿才18岁,长得很漂亮,但是因为生病化疗,头发就掉没了。”母亲希望给女儿定制一款喜欢的发型,鼓励女儿重新找回自信。那顶假发制作完成后,长约40公分,是一个齐肩发型,女孩戴上后,重新有了笑容。

“我当时觉得干这一行挺幸运的,因为它确实可以帮到别人。”黄一丁解释,有些受疾病困扰的人群,因为病耻感等等原因,不方便到线下购买假发。但是直播突破了这些限制,“主播在直播间现场佩戴讲解,可以让客户更直观地看到佩戴前后的反差,也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不一样的产品。”一个新的窗口出现。

90后的黄一丁是家族的第三代假发传承人。从有记忆开始,黄一丁说,每年农闲,外婆会召集周围的邻居,一块制作假发补贴家用。订单多的时候,假发套挨挨挤挤,能铺到屋前的马路边上。

2000年,家族的小作坊在村里扩建成1000平米的厂房。再往后,除了代加工,工厂也开始接外贸单,订单多来自南非等国家,厂房、设备一步步升级。到了黄一丁这一代,如何踩准风口,利用好直播电商,成了他的使命与难题。

图片● 2024年,许昌,员工在生产车间里制作假发。许昌被称为“假发之都”。图源:视觉中国

黄一丁在2023年发现,许昌当地不少假发品牌纷纷设立直播间,他判断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新方向,“当时我看抖音的流量挺大,客户需求也多。”没有犹豫,他迅速组建起直播团队入局。

起初并不轻松,直播团队共有四名主播轮班,每天早上7点开始直播,凌晨1点下播,黄一丁跟了全程。没日没夜干了三个月,三个直播间存活下一个,数据趋向稳定,“流量大的时候一天上百万。”与此同时,公司假发销量也随着流量翻了三倍。

但黄一丁坦承,流量涌入时,问题也接踵而至,“直播间流量大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货不够,发不出货。好在我们是在这个产业带里边,同行比较多。”

从一门生意变成“产业带”,背后是一个自然集聚的过程:许昌被誉为“假发之都”,做假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起初只是用于戏剧演出。随着时间推移,如今许昌拥有发制品相关经营企业4000多家,假发从业者30万,许昌每15个人里就有一个做假发。

据黄一丁观察,平台上起码有数千家假发直播间,其中六成品牌来自许昌。“货不够,在同行那边调一批过来,过渡一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早在2020年,许昌市就启动了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搭建“特色基地+网红带动+政策引导”的直播电商发展新体系。

这个传统的假发产业带,在生产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借助直播电商有了新的活力,为商家带来大幅增长的销售额,甚至盘活了不少面临倒闭的中小工厂。

被改变的还有那位母亲生病的女儿,以及更多不被看见的普通人,他们得以在直播间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假发,藏起自己的秘密与伤痛。

一袋农肥走过的2800公里路

镜头中央是一桶有机水溶肥料,女主播正在解说商品详情,“155号大哥,咱们一亩地用半桶到一桶,既能膨果转色增甜,还能提高果实的口感和质量……”直播间里咨询下单的用户不少来自东北、安徽、云南等地。

和很多90后年轻主播不同,来自山东潍坊的刘妍在直播间售卖的商品有些特殊,她卖的不是护肤品、服装,而是年轻女性很少涉足的农药、肥料等农资用品。

刘妍说,如果是在5年前,很难想象自家商品可以大规模销往全国。刘妍从2014年就开始经营农肥公司,但前几年“只经营着传统的农资实体店”,这意味着想要推销产品,她需要自己挨家挨户、一村一村地做宣传,更远的地方还得找代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宣传效果和销量都说不上理想。

直到2019年,刘妍入驻抖音,以直播、短视频的形式,和农民们分享种植经验,同时售卖农药、肥料等相关产品,她拥有了一个不打烊的线上档口。每年4月份农忙时节,刘妍一天能开3场直播,每场直播持续2到3个小时,不是到田间地头,就是在自家工厂,举着手机介绍合适的产品。但对刘妍来说,这比当初开着车,“一家一户跑轻松多了。”

图片● 刘妍介绍农肥使用方法。图源:直播间截图

在抖音直播5年,刘妍的账号已经积累了53万粉丝,店铺销量直冲17万单,整体销量增长了30%-40%,下单的用户天南地北,最远的甚至有2800公里以外的云南大理的农户,“以前是想象不到的,因为云南太远了。”

潍坊一直以农业产业化闻名全国,“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就是最好的写照。2023年潍坊农业总产值达到1289.2亿元,其中,包括种子、农药、肥料及园艺用品在内的农资,更是潍坊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产业带相对集中,消费市场却很分散,“过去受制于销售范围,我们的工厂只能产销三四十种肥料农药产品。”刘妍说,“传播效率低,生产多了也没人知道咱的产品。”想要覆盖更广的消费市场,按传统方式,势必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还要面对途中推广、损耗等流转成本。

直播电商的价值在于,直接缩短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产业带优势可以直接面向消费市场,扩大经营半径。

和刘妍一样,不少潍坊农资商家都开起了直播,通过直播电商渠道拓宽农资销售渠道。数据可以最直观地衡量最终效果,截至2024年4月,山东全省农资园艺在抖音电商整体销售额环比增长132.91%,其中,潍坊农资园艺销售额环比增长149.6%。

直播多年,刘妍坚持不请网红带货,因为要付出的佣金,“我卖几万瓶肥料农药也赚不回来。”刘妍觉得,靠着直播和短视频,提升中间环节效率,她才能去掉各种中介、经销商,让产品直接从工厂到农户手中。她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我拍抖音不是为了当网红,是想让更多农户买到便宜又好用的农药肥料。”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曾经在报告中总结,“一些资源禀赋相对欠缺的新农人、手艺人、源头工厂等中小市场主体,正是通过视频内容展示产品和服务特色,充分放大了自身竞争优势,获得了多元、良性竞争机会。”

远方的世界和人

刚开年,章霆的公司推出了“娃三岁”盲盒新品系列,预告一发布,评论区就有粉丝追着问,“什么时候正式上架?”为了集中精力创作更优秀的IP,章霆一度暂停了直播。但不到半年,他还是决定组建一个新的直播团队。

在章霆看来,直播可以起到良好的品牌宣传作用,更重要的是,直播间可以直接验证IP热度和市场反响,销量和互动是商品间最直观的标尺,而在东莞这个玩具制造产业带,这些信号又可以直接传递到工厂端。2024年4月,章霆在东莞自建了工厂,也正式将公司搬了过去。

这一决定不可谓不重大,但章霆对潮玩盲盒的前景抱有极大的乐观,也相信东莞作为玩具制造产业带的优势和实力。他当了两年潮玩主播,熟悉主播间里的许多粉丝ID,他记得有粉丝每天都来直播间,也有人会在深夜孤独时下一单,只是为了看他拆盲盒,发弹幕聊上几句,“这个过程能缓解他们生活的无聊,这样就很好。”

图片● 2023年,河北邯郸,肥乡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电商直播技巧。图源:视觉中国

每一个小小的盲盒摆件上,就这样连接起屏幕另一端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和寄托,“能够给人情绪价值的事物都会有无穷潜力。”章霆说,这是盲盒的魅力,也是直播为更多人带来的机会。

黄一丁一直想借抖音直播这个更大的曝光渠道,打破人们对假发的刻板印象。黄一丁说,假发是许多病人需要的商品,但不只是生病的人群才能使用假发。在一些欧美国家,假发更像是一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未来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发型,假发能摆脱过去的偏见。”

在黄一丁设想的未来里,“有一天也能像国外一样,买假发就跟买衣服一样简单”。这个愿景或许也能让生长在许昌的假发产业带,穿过历史,因直播电商的助力,焕发新的生机。

和农户交流多了,刘妍发现在许多偏远的乡村,辛勤耕种的农民普遍存在两大痛点,一是他们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科普,二是买不到高性价比的农肥产品。

而直播电商弥合了因地域造成的距离和裂缝。刘妍常常在账号的评论区解答农户的疑问,为了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刘妍还在公司组成了百人技术团队,提供专业的质保服务。好的产品也不再受距离阻碍,山东潍坊的一袋农肥,可以直接送到云南大理的农户手中,真正实现“卖向全国”,连接远方的人与他们的生活。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近期发布的《直播间里的中国制造——2024抖音电商产业带报告》显示,抖音电商产业带业务已覆盖全国27个省130座城市,全国332个产业带的抖音订单量过千万单,830个产业带的抖音销售额过亿元,平均每天有超150万产业带中小商家在平台达成交易。

一块手机屏幕正在为更多远方的人带去高性价产品,为更多像章霆、黄一丁、刘妍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带去新的机遇,而每一个被连接的普通人、商家,也在持续反哺产业带的升级创新。

故事的终局,抵达的将是更深更远的未来。

参考资料

经济日报,《成为潮玩之都,东莞凭什么》

凤凰weekly,《东莞潮玩,正让多少90后身价过亿?》

凤凰weekly,《假发直播间,知道年轻人所有的秘密》

大象新闻,《假发的真心》

许昌日报,《直播间里的“顶上经济”》

新黄河,《手机成为新“农具”,老板娘化身“农资主播”,产品远销2800公里外云南》

农民日报,《“农业主播”刘妍:在数字化农资市场开店》

新华财经,《社科院李晓华:兴趣电商模式改善产销信息不对称,推动制造业传统生产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型》

远川研究所,《一条马面裙,和一个人口大省的产业跃迁》

【版权声明】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镜相工作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声明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