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老人丨唐代的贵州经济

文章选自张祥光所著《读史集稿》,本书是以业已刊发的多单篇文章汇合编就的文集。就学科而言,以史学为主,兼及其它;就时间而论,以古代为主,兼及近现代;就空间来说,以贵州为主,兼及全国。时限长、区域广,涉及之人、事多。立论精当,史料翔实。

图片

隋代统一全国时间很短,没有能有效地治理贵州地区。《安顺府志》说:“至于隋末,盗贼蜂起,土宇分崩,谢氏保境自固。”康熙《贵州通志·前事志》说:“(大业末)谢龙羽据夜郎地。”说明,在隋末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时候,牂牁大姓谢氏据有原来夜郎地区,保境自固,等待时局的变化。

唐代,朝廷对今贵州地区的治理,一是直接委任官吏管理所设州县;二是设若干羁縻州指派当地土著大姓首领治理,这种羁地区占贵州的大部分。唐代前期,羁縻地区的势力谢氏最强。公元621年,首领谢龙羽遣使朝贡,臣属于唐,唐以其地置牂州(今瓮安、福泉一带),授谢龙羽为牂州刺史,封夜郎郡公。公元629年,在羁縻地区又有东谢蛮首领谢元深来朝,以其地置应州(今剑河、雷山、三都一带),拜谢元深为刺史。谢元深入朝时,头戴黑熊毛皮帽,上披毛帔,下有皮行縢(绑腿),当时似为奇异服装。中书侍郎颜师古见到就对唐太宗说:“昔周武王时,远国入朝,太史次为《王会篇》,今蛮夷入朝,如元深冠服不同,可写为《王会图》。”唐太宗认为很有意义,“诏可”。同年,南谢蛮首领谢强来朝,以其地为庄州(今惠水、都匀一带),授谢强为庄州刺史。

在土著首领统治的羁縻地区,生产水平仍很低。如东谢(蛮)谢元深所辖区域,土宜种五谷,不用牛耕,田土为刀耕火种的畲田,每年更换。他们无文字,刻木为契。

两《唐书》载,牂牁诸蛮皆“无城廓”或“无城壁”,依山险而集居。说明许多羁縻州,虽有州的名称,而无州的具体治所。

朝廷派官吏治理的经制州,生产水平要高得多。这些地方又是汉族移民日渐增多之地,他们带来先进工具,传播先进技术,为当地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新唐书·南蛮列传》载:“牂牁土气郁热,多霖雨,稻粟两熟。”唐时,牂牁郡其辖地有乌江南北两岸,说明这些地方雨量充沛,粮食作物的栽培,一年已能收获两次。思州(务川、印江一带)地区的劳动人民努力扩大耕地面积,使该地区“垦田盈畛”,出现了以“多田”命名的新县。与魏晋时期“无田桑”相比,已经大不同了。

畜牧业以牛马为主,马的产量尤多。《文献通考》载:“乌蛮多牧马。”当时,土著大姓,“岁彻朝贡不绝”,每年向朝廷献上若干名贵土特产,如朱砂、水银,一直被列为历代必征的贡赋。贵州向历代王朝所献的朱砂、水银,大都出自黔东北和黔北地区。此外,费州(德江、凤冈一带)的犀角,牂州的麝香、狐狸皮等,都是重要的贡品。

手工业方面,比较突出的是纺织业。纺织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各族劳动人民已懂得利用本地所产的葛麻,编织成多种精美的葛布、斑布、纻布,制作桶裙、大口裤、布袍等。此外,还用野兽皮毛做成毛被、鞋帽及各种衣著。黔东一带的劳动人民能制作一种名叫点蜡幔的布,即今蜡染。

至八世纪初,牂牁地区的地方势力有很大变化,统治者由谢氏变成赵氏。公元737年,牂牁大姓赵君道入朝。公元751年,朝廷授赵君道后代赵国珍为黔中都督。从此,赵氏与朝廷发生紧密联系,“朝贡不绝”。当时,本地所产的朱砂、草豆蔻都是主要贡品。

唐朝对贵州地区的统治比起魏晋时期虽有加强,但在其心目中仍属边荒之区,是贬斥重臣,流放官吏的场所。

作者简介:

张祥光,贵州桐梓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会理事,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史学会顾问、贵州地方志研究会顾问。著有《贵州古代史》(合著,任副主编)、《贵州近代史》(主编之一),参与编写《贵州通史》五卷本中第一卷魏晋至五代十国、《贵州省志·政府志》《贵州省志·文史馆志》等。

(来源:贵州省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