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2025首家梦碎!维安股份控股权反复更迭,一手分红一手募资

全文2622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维安股份成为2025年首家IPO终止企业,原因是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主动撤回上市及保荐申请。

02维安股份业绩承压,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3.12%,但2023年前9个月营业收入仅同比增长2.21%。

03公司与合作方多次对簿公堂,控股权频繁更迭,以及左手分红右手募资的操作,为上市IPO失败埋下隐患。

04由于产品问题,维安股份招来诸多诉讼,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仍是其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05维安股份IPO终止对公司的短期发展产生影响,可能对其长期战略布局造成深远冲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翠鸟资本
2025年首家企业IPO梦碎!
12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决定终止对维安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原因是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主动撤回上市及保荐申请,由此,维安股份也成为 2025 年首家 IPO 终止企业。
维安股份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23620日上市申请获受理后,公司于717日收到一轮问询,并在202419日对一轮问询进行了回复。但随着新国九条发布,监管风暴来袭,维安股份未能消除监管和市场的疑虑,反而引发更多质疑与担忧。

如今,随着维安股份主动撤回IPO,其内部的复杂问题也逐渐暴露。维安股份与合作方多次对簿公堂、控股权频繁更迭,以及左手分红右手募资的操作,这些问题早已为此次上市IPO失败埋下隐患。

业绩承压

与合作方屡次对簿公堂

维安股份是一家聚焦于电路保护与功率控制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以及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与物联网、汽车、新能源、网络通信以及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1996年成立以来,维安股份部分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地位。据灼识咨询统计,在2021年,维安股份的PPTCSCF自控制熔断器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球第三。
凭借这些产品,维安股份赢得了众多客户。维安股份透露,公司与海康威视、京东方、三星、联想、小米欣旺达、华为、富士康以及比亚迪等众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海康威视在 2020 年至 2022 年一直处于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
然而,即便拥有这些响当当的客户,维安股份的业绩也未能一路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0 - 2022 年,维安股份的营收分别为 7.84 亿元、11.53 亿元、11.88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23.12%。到 2023 年前 9 个月,维安股份的营业收入为 9.32 亿元,仅同比增长 2.21%,增速明显放缓。
若将维安股份放在行业中来看,其掉队更加明显。于2022年末,同行可对比企业营收的平均值为40.73亿元,中位数为18.11亿元。同期,维安股份的营收仅为11.88亿元。
未来,维安股份还能否保持增长趋势还是一个未知数。
招股书显示,202212月末、20236月末及2023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2.77亿元、2.18亿元、2.07亿元,一路下滑。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因产品问题,维安股份招来诸多诉讼。
从之前维安股份回复上交所问询函资料看,公司客户兴宇新能源、高工电子、康瑞电子均曾因产品质量问题对维安股份提起诉讼,索赔金额在 50 万元至 260 万元之间不等。其中,兴宇新能源、高工电子均已撤诉,康瑞电子的相关诉讼仍在审理中。

虽然,维安股份坚称自身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但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依然是其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控制权更迭背后的疑云

维安股份的IPO之路充满着各种角力。
作为一家背靠上海科学院的企业,自成立起便注定了其不寻常的命运。招股书显示,1996年经上海科学院批准,维安股份前身维安热电正式成立,彼时上海材料所和25名自然人股东分别出资64万元和16万元,持股比例为80%20%
199911月,上海材料所以4.36/股的价格向宋永琦转让了维安股份34.5%股权,总价751.5万元。此次转让后,宋永琦成为维安股份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上海材料所持有的35.5%股权。
不过,宋永琦在维安股份的股权并未持续太久。2007年上半年,长园集团及子公司西普投资收购了上海材料所、宋永琦等人持有的维安股份71.34%股权,每股价格5元。
据维安股份的问询回复,自2002年上市至2013年末期间,长园集团控股股东始终为长和投资,实际控制人为香港长和控股,而这背后正是李嘉诚家族。
直到2014年,李嘉诚家族转让了所持有的长园集团全部股权,彻底撤离。在李嘉诚家族撤离前,维安股份进行了数轮增资和股权转让,最后一笔发生在2011年。20116月及8月,李从武等自然人股东将合计持有的公司20.63%股份,以每股16.8元的价格转让给长园集团。
201985日,长园集团将维安股份77.73%股权转让给上海材料所、上海科投和物联网基金等10个平台,每股单价8.858元。与8年前相比,公司股票定价不仅未上涨,反而大幅下降。
三天后,即201988日,维安股份决定进行增资,新增注册资本由上海科投与横琴材毅认缴,每股价格又上涨到9.035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海材料所直接持有维安股份35.31%股权,并通过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59.80%的表决权,再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兜兜转转了一圈,上海材料所又以较低价格重新收回维安股份的控股权。
股权结构的稳定性是企业上市的关键因素,维安股份在这方面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上交所审核中心的一系列疑问。

例如,维安股份股权被长园集团收购、又被转让给上海材料所等股东的行为,上交所要求其说明股权定价、价款支付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以及股东、主要人员、董监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维安股份的控制权是否稳定,维安股份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情形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存在规避分拆上市相关要求的情况。

一手分红一手募资

募投合理性受质疑

据悉维安股份此次IPO计划募资15.3亿元,其中4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3亿元拟用于非半导体保护器件产业升级及扩产项目。这一项目主要涉及现有PPTC和熔断器产线的升级与扩产。
然而,在2022年,维安股份的电路保护产品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明显下滑。PPTC产能为90799.73万片,同比下滑18.05%,产能利用率为83.96%,同比下滑16.58个百分点;熔断器产能为6609.6万片,同比下滑14.29%,产能利用率为84.57%,同比下滑19.27个百分点。
令人不解的是,在自身产能利用率下降的背景下,为何还要向市场募资2亿多元扩产?
值得注意的是,维安股份此次募资的大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的26.14%
从债务方面来看,公司负债率并不高,维安股份的货币资金余额足以覆盖其有息负债,且资产负债率为27.73%,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相差不大。在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每年都有5000万元至6000万元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保持稳定。
另外,维安股份在大举募资的同时,还存在连年大额分红的现象。招股书显示,2021年和2022年维安股份分别分红3733.63万元和4148.46万元。到20235月,股东会同意分红2552.9万元。短短三年时间,维安股份分红超过1亿元。
一边面临产能消化不畅仍要扩产的风险,一边又大笔分红的矛盾情况,引发了市场疑虑,让人不禁要深究其真实意图。
维安股份IPO的终止,对于公司自身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挫折。融资渠道的受阻,不仅会对公司的短期发展产生影响,更可能对其长期战略布局造成深远的冲击。
但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个例,它反映出当前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审核的严谨态度。上市绝不是单纯的融资手段,而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量。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