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优化政府有效投资结构

图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聂林浩)1月4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在“2025年友山冬季论坛”上表示,短期来看,在当下国内外矛盾交织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背景下,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提升,然而如果把视野放眼中长期,不确定性中依然存在确定性。

“在力争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高科技化和法治民主化是中国在顺应人类文明发展主潮流中必须抓住的六个确定性概念,缺一不可。”贾康说。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在贾康看来,政策的“前瞻性”需要着眼于跨周期,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覆盖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全过程。“针对性”是围绕社会尤为关注的股市、楼市等关键领域,以及如何真正改善社会预期,让企业更有信心敢于投资,让老百姓觉得有奔头,要创造可感可及的积极因素,消除宏观和微观的“温差”。“有效性”则体现在,以往的政策以数量主导的特征未来将更加注重向效果主导的特征转化,把落实存量政策和谋划优化增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

贾康表示,首先这是体现中央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积极预期的一次重要表态。提高财政赤字率在我国的有效实现方式是增发政府债务,同时也以不计入赤字的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呼应。

“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必须着力扩大内需。而迅速提振消费的源头活水是政府牵头的有效投资。”贾康分析,有效投资在逆周期调节中可对就业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就业的提升使居民有稳定可预期收入,进而催生更大量的购买力和带来消费潜力的释放,再配合更加完善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安居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民众后顾之忧,将促使民众以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实现当期消费。

下阶段政府有效投资如何优化投向与结构?贾康建议,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尚有较大空间,应当积极考虑在全国各中心区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减灾防灾的项目建设,及其连带的公共设施系统工程,如地下综合管廊、中心区域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乃至延伸到乡村振兴区域的国土与水系整治、基本农田灌溉体系的升级等。

他表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要素完备,钢材水泥、人力资源、技术力量、管理力量等一应俱全,应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积极运用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去建设诸多能够提升政府投资综合绩效,但过去因资金受限而未能做成的重大项目。这样一来,既能在短期内收获扩大内需的积极效应,又利于中长期优化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后劲。

专  简 介


贾康,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1985 年开始在财政部科研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于2001-2014年间任所长。在国民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公共事务等的理论、政策研究领域,有数十年的丰富工作经验。
1988 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
1995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数十部专著和 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访谈。
2002624日受朱镕基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3年后,多次受温家宝总理之邀座谈经济工作。
2006-07年,两次受胡锦涛总书记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
2013年后,多次应李克强总理之邀座谈、或按全国政协安排向李克强总理建言经济工作。
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01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
参加20165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 PPP 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财政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西藏、广西等多地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
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
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2016年与苏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以及《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出版的《供给侧改革十讲》被中组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图书馆评为全国精品教材。2021年与刘薇合著出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又被评为年度中国好书和全国党建精品教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评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6268种学术期刊700余万篇文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贾康先生的发文量(398篇),总被引频次(4231次)和总下载频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综合指数3429,遥居第一,是经济学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学者。


贾康学术平台|版权属贾康先生,转载请注明“贾康学术平台”,感谢关注与支持!

      做学问的甘苦,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但关于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怀:写出一些论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争取为人类的思想认识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虚荣浮华都是过眼烟云,而真正的学术和真知灼见,才能垂诸久远。

                                                                                         ——  贾  康


也欢迎关注“新供给经济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