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华照村:“工改+乡村振兴”双引擎驱动勾勒乡村新图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通讯员 武磊

记者从中铁十二局集团华南公司获悉,在该公司建设者近9个月的努力下,12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华照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项目7栋单体正式封顶。

据介绍,中山市华照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项目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横门工业区,华照村置业路以西,属于横门工业片区范围,北临中开高速,西接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342.35平方米,包括5幢厂房、1幢办公楼、1幢宿舍楼共7幢单体和地下室,其中生产厂房109990.5平方米,人才公寓10383.85平方米、办公楼20823.79平方米,项目由中铁十二局集团华南公司负责具体施工。该项目是中山以“工改”破题,“改”出了镇村发展新空间的生动实践。

盘活经济,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中山市华照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项目原属于旧厂房连片改造项目,项目地块原产业类型较为分散,以包装木架、塑料等制造业为主,部分土地闲置,长期存在工业用地碎片化现象,存量用地效益不高、碎片化问题突出,收入效益相对较低。

“工改”涉及征地、拆迁、补偿等众多问题,维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成为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为推动乡村振兴,华照村“两委”班子一直探索破局路径,最终蹚出一条依托中山市清洁能源龙头企业、立足服务村集体、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适合华照村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即以“国企+村集体+统租统管”为主要方式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建成后,回租厂房惠及村民数量约1300人,村集体收入有望从原来每年不足30万元跃升至每年300万元,增长近10倍。

格局再塑,产业发展迭代升级

加快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动力。《中山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两带”的氢能产业空间格局,以翠亨新区东片区(马鞍岛)为“一核”,联动东部环湾产业带和西南沿江产业带“两带”,推动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联动协同,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吸引产业、人才、资金、创新等资源集聚,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赋能乡村振兴。

中山市华照村乡村振兴清洁能源项目属于旧厂房连片改造项目,以包装木架、塑料等制造业为主,效益较低,“危污乱散低”现象较严重,同时部分土地存在闲置问题。项目建成后,该产业园的产业类型将从原来的纸品包装、木材加工、塑料加工、五金加工等传统类型向氢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跃升,形成“风、光、氢”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华照村乡村振兴产业转型,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一串多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走进华照村,宽敞明亮的道路、遍布群山的红叶、悠闲惬意的游客,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工改”激活华照村“沉睡的资源”。

产业兴起来,配套也要跟上来。在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华照村与之配套的道路、林地、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大大改善,该村先后建成麻西玻璃屋、公共厕所、北支渠岐山段河堤路灯等基础设施,完成主干道黑化及人行道建设工程等美丽宜居村项目库工程,同时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污水管网入户工程,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完善道路硬化,实现了人居环境“脏乱差”到“清洁美”的蜕变。

以高质量建设美丽宜居村为目标,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华照村。作为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行政村,以纪念中山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李华照烈士。该村有李华照烈士纪念碑、欧阳强烈士墓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今,因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领略华照村的独特魅力,村内的餐饮业和旅游业也因此得到蓬勃发展。

据悉,华照村紧邻海岸线,未来计划依托香海路及岸线文旅资源,开发打造海洋文旅产业,将进一步激活发展动能。

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必须落好的关键一子,“工改”这一重要棋子让这些盘活的资源产生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土地存量”变为“发展增量”,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