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苏宜
文章来源:肿瘤代谢营养治疗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只需看摘要,依靠背景知识可大致勾勒出文章内容,或者细看摘要和略读前言,再看结果中的图表,最后读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讨论部分。若文章对自己的研究很有意义,就应详细通读全文了;在寻找临床研究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而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认真阅读材料和方法部分,以供借鉴。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 , 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学习其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等。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讨论部分很重要,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图表趋势解析和论据的组合,是非常看写作功力的部分。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学术观点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研究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看出作者设计此临床试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会有很大启发。同样一个观点,有人表达的写作方法和格式就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有人做的作业很漂亮,尤其是给国外期刊投稿。编辑部来的修改意见通常要求文字通俗易懂,要求非本专业人也能大致看懂;且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准确应用,注意用词的恰当。我们的学术新观点常会与其他同行“不谋而合”,需要关注研究所涉及领域的新动向。尤其是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章一定要保持高频率节奏去跟踪,做到心中有数,方可扬长避短。 密切关注自己研究方向领域的顶尖研究团体所发表的论文。对于数据库的定题、定词地定期搜索,这样才能保证不丢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献。
文献的来源 应深入研究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 ISI 、Medline、Ncbi等。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 , 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学术团队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定期读几篇 cell、nature、sc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很重要,不一定与自己专业有关,其实肿瘤内科临床研究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这些期刊上最新的研究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对于所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应该是每期的每一篇文章都浏览一下,再是重点阅读。若时间不足,至少每篇题目和摘要应该阅读。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是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自己的学术新观点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就是查找文献的文献。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容易找到更多文献, 尤其是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 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简介
杨守梅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周五下午
刘伟巍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肿瘤营养化疗门诊:周一下午
刘 杏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内科专病门诊:周二上午
李世伟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心理医师
肿瘤营养化疗门诊:周三上午
潘丽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内科专病门诊:周三下午
吴 丹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心理医师
肿瘤营养化疗门诊:周四上午
马怀幸
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临床营养医师
肿瘤营养内科专病门诊:周五上午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