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是时代、科技和生活变革的成果,也面对着来自这场变革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流量和算法。
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不仅是社会组织模式,更是文化生产供应基地。借助互联网,一个感人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并成为创作素材,一部小说在读者“催更”中逐渐丰满,一部舞台作品的十几秒片段“破圈”传播,经典作品在“玩梗”“二创”中再度翻红……
在理想状态下,互联网平台以其开放性和自主性为新大众文艺提供广阔空间,新大众文艺则以其创作活动及成果充实互联网平台文化内涵,使其用户数量和黏性进一步提升。而事实上,平台充当了传统文艺创作中“编辑”和“发行”的角色,对内容生成和分发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平台运营机制对流量的追逐,也直接影响了内容选择、创作者服务和用户策略。合理运用时,流量像一道光,照亮人们还没关注到的好内容;但若唯流量是从,则会抽空创作的精神内涵,陷入同质、庸俗的误区。
此时,文艺创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便会以艺术价值与流量价值的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受阻,对能否产生流量的权衡,压倒甚至取代艺术、审美和社会价值的考量时,便有可能变为一场流量狂欢,喧嚣过后,满地浮沫。
算法的诱惑与风险也与流量类似。阅读软件的“朋友在读”,视频网站的“猜你想看”,音乐软件的“通勤必听”,作为互联网重要特点的算法推荐已渗透到文艺生态中。从内容提供的角度来看,算法描摹用户画像、对标用户喜好,让创作者的工作效率更高,更好满足大众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然而,在算法过滤机制下,人们总是优先接收到自己感兴趣或期望获得的内容。算法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固化了我们的眼睛、耳朵乃至心灵。当个体偏好被无数次加固强化,文艺欣赏就会在被诱导的挑食中越来越偏食,直至审美感受僵硬,文化营养失衡。
算法在编织着“审美茧房”的同时,也诱导创作者不断复制“成功套路”。如此往复,算法的不当使用会如越来越细密的滤网,隔绝文艺与现实生活,使本该开放包容的创作平台变成只让熟人入内、不许生人叫门的堡垒,把新鲜感、陌生感挡在大门之外——而新大众文艺之所以令人欣喜,原本就在于其鲜活而新颖、多样而丰富的特性。
新大众文艺要想走得更稳更远,应当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强化互联网平台治理,使其更好履行“编发”职责,突破“审美茧房”的束缚,为多样化的艺术创意和美学风格留出足够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大众文艺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促使其始终与人民生活血脉相通,以清澈质朴的高质量成果回馈大众。
(作者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7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