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位登上世界数学巅峰的华人。他桃李满天下,丘成桐、杨振宁、吴文俊等都是他的学生。
他就是现代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
他一生拥有过很多个“第一”的头衔。
他是第一位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的华人数学家。
195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召开第1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简称ICM),那次会议因二战推迟了整整十年,与会者多达1700人,盛况空前。能在那次会议上作1小时报告的,都是学术地位极高的数学家,而陈省身就在其列。
陈省身出生于浙江嘉兴,只上过一天小学,就在家中接受一些断断续续的国文学习。但他很有数学天赋,父亲只教了他一些数学运算法则,他就用家中的藏书《笔算数学》开始自学,并且沉迷其中。宽松自由的氛围,培养了他最纯粹的数学兴趣。
他15岁(1926)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四年后(1930)毕业入清华任教,并(1931)师从国内微分几何先驱孙光远,攻读研究生,他成为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位数学硕士。(1934年,清华大学硕士)
在清华时,陈省身确定了微分几何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而来华访问的学者的交流让他大开眼界。他意识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即研究微分流形上的几何性质,它与拓扑学密切相关。
1934年,毕业后,他决定留学德法,而非随大流去美国。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一生。他在德国汉堡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巴黎待了10个月,跟随当时最伟大的几何学家嘉当,做博士后研究。
嘉当学生众多,要见一面都得排队。但嘉当被这位天赋极高、见解深刻的东方年轻人所打动,特许他每隔一周到家中进行交流。正是这些交流,快速提升了陈省身的学术水平。
三年后(1937年)抗战爆发,陈省身告别嘉当回到祖国,加入西南联大。当时虽然生活简陋,但却相对安静,且人才济济,有很好的学术氛围。他与华罗庚、王竹溪三人合开“李群”讨论班,他自己还开设“拓扑学”、“外微分方程”等高深的课程,当时选课的就有杨振宁。
左:陈省身,中:华罗庚,右:王竹溪,在西南联大时三人合开“李群”讨论班
在昆明的六年,他笔耕不辍,潜心研究,思考了很多前人没有思考过的数学问题。他的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并收到了当时全球数学中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邀请。(1942年)
次年(1943年),他搭乘美国军机辗转来到普林斯顿。
此后的两年,陈省身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提出了“陈定理”,也就是高斯–博内定理(n=1)在高维的推广;发现了“陈省身示性类”,简称“陈类”,为整体微分几何奠定了基础。
1946年初,《美国数学会通报》发表陈省身长达30页的重要论文《大范围微分几何的若干新观点》,标志着他作为现代微分几何奠基人之一的地位已经确立。
陈省身与夫人郑士宁以及一对儿女
陈类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价值,还与杨-米尔斯场等物理学问题有密切关系。
多年后(1975年)杨振宁作诗“千古存心事,欧高黎嘉陈”,称赞陈省身在几何学上的地位已直追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和嘉当。
法国著名数学家韦伊(陈省身的师兄)对他的评价是:我相信未来的微分几何史一定会认为他是嘉当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但陈省身却很谦虚地强调这是杨振宁开的玩笑,称自己与老师嘉当无法相提并论。
陈省身还是第一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1984年)
他具有宏大的数学观,对数学发展方向的判断很准确。在他身边的年轻数学家,也因此受到陈省身的点拨,看清了研究方向。
左:陈省身,右:丘成桐
陈省身虽然不擅长社会活动,却一直心系中国的发展。他在1972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携家人到访中国。
他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倾注心血,他不顾年事已高,奔波于中美两国间,不遗余力地将现代数学引向中国,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国数学人才。
1984年,他应邀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陈省身晚年回到祖国,极力推动了黎曼-芬斯勒几何(Riemann-Finsler Geometry)在中国的发展,并使中国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中心之一。
在他的奔走下,2002年,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
2002年,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设立陈省身奖,这也是由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第一个由华人命名的数学奖。
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遍及整个数学界。
在他眼中,数学因为好玩,所以值得研究。
他90岁高龄时,还给南开大学的学生上课。他以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人,在数学领域,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好。
陈省身对数学充满纯粹的热爱,对教育拥有无尽的热情。他是实至名归的华人数学家第一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24年是陈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谨以此文纪念陈先生。
陈省身的主要数学成就:
1.陈-高斯-博内定理(Chern–Gauss–Bonnet theorem):是高斯–博内定理(n=1)在高维的推广,将全局拓扑学与局部微分几何联系起来。
2.陈省身示性类,简称“陈类”:丘成桐认为它是极具美感的数学成果,是在扭曲的空间中简洁的不变量。
3.纤维丛理论:对杨政宁的规范场论等理论物理有重大意义。
陈省身一生中创立了三个重要的数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946年,南京),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1981年,加州伯克利)和南开数学研究所(1984年,天津)。这三个研究所分别代表了陈省身在中国、美国以及全球数学界的深远影响力。
关于陈省身与华罗庚的关系
陈、华二人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数学家,华长陈一岁,两人曾是至交好友。他们在清华时共用一张办公桌;在西南联大同住一间宿舍;在美国留学时,时常相聚,而且在学术上相互欣赏。
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两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华罗庚第一时间回国,陈省身选择留在美国。这一选择为二人后来关系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华罗庚为提升中国数学的基础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数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开始落后于世界一流数学家,后来数学成果的开创性也略显不足。
陈省身为树立华人在全球数学界的地位做出卓越贡献。
后来陈省身因自己曾经的导师孙光远,未能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而为老师打抱不平。两位昔日好友的关系陷入冰点。
自1950年分别之后,两人再次相见已是22年后。
有意思的是,陈省身的弟子丘成桐与华罗庚关系很好,而华罗庚的弟子王元也将陈省身当作自己的偶像,足见两位大师的人格魅力。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让中国开始与世界数学产生链接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倾注心血。
陈省身在晚年的采访中,一再表示自己与华罗庚相交甚密,两人同在美国时,经常相聚,华罗庚从伊利诺伊来到芝加哥时,一度住在陈省身家中。
原点阅读入驻小红书啦!
每天更新科普小知识
点个关注哟!
欢迎加入清华原点阅读和小伙伴们微信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