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讲述“赵卿鼎”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1月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太原晚报》专栏“文物里的太原”《赵卿鼎:“鼎眼”看世界》一文,通过太原晋源区金胜村考古发掘的“赵卿鼎”,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赵卿鼎”的名字叫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高100厘米、口径105厘米、重220公斤,有着粗壮的三只蹄形足,足上有牛头,身上布满螭纹,有两只耳朵。实际上它除了螭纹外,还有鱼鳞纹、瓦纹、三角回纹等装饰。它是绝对的礼器,也是宴飨活动炖煮牲肉的牛镬。

  文章讲述道,自唐叔虞受命“藩屏周室”,来到“河汾之东方百里”后,赵氏家族的命运就和晋国息息相关。及至公元前497年,爆发了历史上一次极具转折意义的战役——铁(河南濮阳)之战,这场战役是由赵氏宗族内部矛盾引起的,最后却把晋国卿大夫全部卷进来,赵简子在此战中身先士卒,视死如归,深得追随者爱戴,赵氏实力大增,这是晋国六卿的第一次兼并战争,最终以韩赵魏及知氏的盟军胜利而告终。

  战争当年,晋阳城横空出世,人们的视线随着赵鞅的活动轨迹,看见了一个“公宫之垣以荻蒿楛楚墙之”“公宫公室皆以炼铜为柱质”的大城,荻蒿楛楚作墙,用铜铸柱的城和宫。

  赵鞅死后,赵襄子继承赵鞅遗愿,经过残酷的晋阳之战,绝地反击,联合韩、魏,杀知伯,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开始了。

  那只鼎是跟随赵简子还是赵襄子都没关系,在世上,它免不了烟熏火烤的命运,主人死,它随同主人深埋入地下,和鸟尊、鉴、编钟、戈等众多文物一起带走了赵氏的荣耀和礼乐。两千多年后,人们在太原一电厂的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一座春秋晚期的积石积炭墓,青铜大鼎欣欣然再见天日,如今只要你走到山西青铜博物馆,就能看见它,在太原龙潭公园,也能看到硕大的复制品。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