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鉴假,烟酒包易,黄金难

全文4531字,阅读约需13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2024年香港警方披露首起涉及AI“多人换脸”诈骗案,受害人先后转账2亿港元到不同账户后才察觉不对劲。

02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犯罪团伙从公开渠道获取影像资料,合成虚假高管视频。

03除此之外,AI鉴酒、烟、包高价产品往往假货丛生,已有企业专门成立了“打假办”。

04然而,AI鉴假师在黄金等特殊品类上面临挑战,因为造假成本较低且难以介入。

05专家建议,AI鉴假应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在自动识别为假货后辅以人工审核,以降低执法错误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跨国公司的财务,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视频会议。参会露脸的都是你熟悉的公司高管,安排你转账,你会犹豫吗?

2024年年初,香港警方披露首起涉及AI“多人换脸”诈骗案,受害人先后转账2亿港元到不同账户后才察觉不对劲。除了财务是本人,所谓视频参会高管都是假的——犯罪团伙从公开渠道获取影像资料,利用AI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精心合成。

AI换脸变声的门槛越来越低,“孙燕姿”唱《泪桥》、“张文宏”直播间卖蛋白棒、“泰勒·斯威夫特”头像被用于制作色情照片……

2024年12月25日,在南方周末主办的一场直播对话中,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担忧,AI合成渗入生活,或许仅剩面对面的交谈成为无真相时代“最后的净土”。

有图有真相的历史被终结,也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不同的统计报告均指出,2023-2024年,利用AI伪造诈欺的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激增。而AI鉴假的商业赛道也越来越挤,这些鉴假AI应用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类似,用大量且准确标注的图片数据训练。

虚假与真实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军备竞赛。AI可鉴假,也可学真,鉴假的AI会不会被有心之人用来造假?

鉴假脸

靠近镜头,眨眼、张嘴、转头——这是登录人脸识别系统最常见的提示,以区分屏幕面前是动态的人,还是一张静态的照片,抑或是一副面具。然而,AI的出现,让虚拟与真实的博弈变得更加残酷。

AI换脸,是指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人脸的关键特征,再利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GAN)生成人脸。

“现在常见的造假脸手段是文生图、文生视频;或者利用算法和模型,把图像人脸变成动态效果。”瑞莱智慧(RealAI)联合创始人萧子豪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024年,视频类的AI诈骗数量激增,实时视频换脸,一般是播放事先做好的AI换脸视频,或是接入实时换脸视频。

瑞莱智慧创办于2018年,从事AI安全与伪造内容检测,客户来自安防、政务、金融、教育等领域。萧子豪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AI模型的漏洞问题与攻防训练。

如何鉴别假脸?瑞莱智慧推测换脸类App背后的算法模型,以了解反常识之处。比如两只眼睛是否对称?瞳孔是否圆的?视频中人物是否长时间不眨眼?

图片

某些AI还不能理解“瞳孔应该是圆形”的生物知识。放大图片,左边图片瞳孔为圆形,右边不是。所以左边为真人,右边为假。 (受访者供图/图)

重视保密的机构比如政府、银行等已经陆续用上了防换脸的AI安防系统,但是个人用户还在“裸奔”,暴露在虚拟诈骗的风险下。

To C的市场潜力很大,但难点不是技术,而是个人隐私保护等因素。个人用户碰到假脸诈骗的场景,往往是在实时进行的电信通话、社交软件、网页浏览等私域场景中,AI鉴假师想要“进入”并提示,很难。

目前较为可行的路径是,结合现有的黑名单制度,通过短信通知等手段,提示个人用户AI假冒风险,再由用户主动上传截图、视频录屏和音频进行检测。显然,当用户花心思主动检测,说明这起AI诈骗已经露馅。而且事后检测效果不如实时提示,很多老年人也不会如此复杂的操作。

担忧自己的脸被用作他途,很多人默默在社交平台删除正面照,甚至连出门也要戴着口罩和帽子。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副会长刘文杰认为,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个人晒照片,会议发布照片,已成为常态,要求每个人对照片予以保密或事先进行模糊处理,不现实,“更可行的是要求平台保护个人信息,并合理预防他人进行大规模的人脸信息收集”。

鉴酒、烟、包

高价产品往往假货丛生,已有企业专门成立了“打假办”,比如茅台集团打假行动持续了几十年。但“自制假茅台被鉴定为真”事件引发轩然大波。

2024年6月,河南电视台记者在电商平台购买了回收的茅台酒瓶、瓶盖等,自制了兔年茅台假酒,结果湖北一家茅台打假办居然鉴定为真。茅台集团后来回应,当时鉴定员鉴定失误,后派专家再次鉴定为假,并承认利用回收包材制作假冒产品是痛点。

直击痛点,以图鉴假的AI应用不断涌现,价格在几元到几十元/次不等。

“经常喝茅台的一喝就知道真假,试想一下,朋友聚会推杯换盏,发现是假茅台,场面太尴尬了。”唐平中感慨道。

唐平中是人工智能科学家,曾为多家电商平台设计流量分配与广告定价算法。2018年,他在清华大学教书期间创立了“图灵深视”,为第三方鉴定服务商,既面向字节、闲鱼等大平台,也为个体消费者服务,业务涉及包袋腕表、美妆日化、鞋服、名酒、JK制服、卡牌玩具等。

令唐平中印象深刻的是,有的商品真假难辨,从业多年的鉴定师也摸不准。“有个爱马仕包AI鉴定为真,但五个持证的鉴定师都认为是假,最后我们找了一位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鉴定培训导师——这个领域最权威的人士之一,才确认就是真包。”

鉴定一只包的真伪,人类鉴定师需要掌握这个品牌全系列包袋的知识,比如不同的皮质、缝合、走线、锁扣,以及防伪标识或芯片等,鉴定过程耗时一般需半小时以上。而AI“吃”进几张照片,几秒钟就能“吐”出结果。

AI的快速识别能力,已经被一些市场监管部门重视,用于现场快筛。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市新都区、贵阳市、寿光市烟草专卖局等都用上了AI智能鉴烟设备,现场稽查效率显著提升。

图片

2023年3月1日,长春,二手奢侈品鉴定师在给包做鉴定。 (中新社记者/张瑶/视觉中国/图)

真品太贵,假货获取也不易

目前鉴假AI应用背后的基本原理类似,痛点也类似:一是收集样本很难,真品太贵,假货获取也不易;二是图片需要有专业鉴定师精准标注,也很难。

以飞天茅台为例,需要采集的照片包括酒的外观、瓶顶、瓶帽喷码、飞天标、背标、瓶底等,专业鉴定师要标注的数据包括颜色、大小、字体、粗细等细节。

AI鉴烟的训练过程类似,珠海乾弘智劲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烟草合作过,该公司项目总监宋劲贤介绍,研究团队需要逐一采集真品卷烟的文字、标识码和图像信息;再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等;最后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关键特征,例如卷烟包装上的标识、文字、图案等信息。

同品牌不同包装或规格的香烟有多种,每一种都需要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场景采集烟盒六个面的照片,涵盖不同光照强度、噪点色差、干燥潮湿度,采集加迭代的照片数量近万张。

常见的一条软盒中华香烟要近一千元,购买真烟烧钱;处理数据的算力也烧钱。

认识正品还不够,AI必须还得了解假货套路。为使模型不偏真或偏假,唐平中介绍,样本数量不仅要大,且真假数据最好均衡。

“而假货更不好收集。”宋劲贤说。假烟也是机械化生产,往往真假掺卖,比如长条外包装是真品,但里面的盒装或者根装香烟是假货。因此,研究团队需要分析烟草局稽查员收缴的假货,掌握假货最新趋势。

为获取假货数据,图灵深视的解决办法是,初期选择和机构或平台免费合作,先获取一定规模的数据样本,再利用AI领域热门的强化学习技术,生成贴近现实场景的假货样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AI如何生成最好的“假货”,可以说是每家公司技术团队的独门秘籍。

获取数据后,需要专业鉴定师标注数据,但这一行人员紧张,持证的更少。和图灵深视合作的鉴定师有数千名,大多持有中检等官方机构的证书,平台会根据他们的资历、历史鉴别成绩自动评级。

黄金难鉴

流通多、造假便利、监管难的商品,更适合AI鉴定师。一些特殊品类,AI还难以介入、发挥优势,比如黄金。

2024年,沪金涨幅接近30%,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加之结婚率走低等因素,金店遭逢闭店潮。

金价跟随市场波动,但黄金的颜色区别不大,哪个角度看都是金色的,只有款式和克数不同。

黄金造假成本也不低。“仿冒黄金饰品很难,要做出同样的颜色、光泽、款式、工艺,可能要比买件真的还贵。”驰展控股CEO黄崇望笑着说,“谁敢造大量假黄金?按照现在的金价,很容易触达刑法的数额巨大或者特别巨大,后果严重。”

驰展控股旗下的“珠宝管家”,是专注于黄金珠宝行业的B2B供应链服务平台,对接上下游的采购、风控、金融需求,黄金原料交易额超120亿元。

零售黄金饰品买卖频次很低,鉴假需求不如烟酒包。大部分黄金消费者一辈子只在结婚时买三金、五金、九金,而且只认准品牌专柜,买了以后也不太会卖,只代代传承。

黄金行业的AI需求或许来自商家。回收黄金,“熔老打新”,都有被骗风险。

但在线下门店,目测、重量、磁性、硬度、火烧等检测可识别真假,这些检验操作不难,机器价格也不贵,普通的就3万-5万元一台,AI进入的利润空间低。

在黄金珠宝鉴定的专业检测机构,使用场景较为同质化,或许适合AI辅助做快筛,近期黄崇望团队也在调研,“不过据我们了解,鉴定证书环节在黄金产业的利润率太低,量做不起来的话会很难。”

珠宝管家2024年年初上线了一款AI摄像头,虽然不用于鉴定黄金真假,但可以快速识别手镯、项链等款式,用算法实时监测柜面黄金饰品的数量与克重,解决人工数货慢、易错、易瞒报的难题。

AI在黄金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辅助信贷评级。

“黄金生意很传统,店家往往重资产,先给上游垫款,批量买金,再一点点卖给消费者。所以店家经常需要向银行贷款。”黄崇望介绍,银行很难评定一些四五线城市金店的信用等级。

“珠宝管家”的AI摄像头能快速识别金店柜台销售情况,结合SaaS办公系统和黄金交易平台,可鉴别金店实力,给店家赋予类似微信支付的信用分,为金融信贷提供参考。

图片

2024年3月15日,南京国展中心,珠宝鉴定师为消费者检测珠宝真假。 (孙忠南/视觉中国/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文生图的AI应用,结果不满意,用户还可以反复修改,但鉴假的AI应用,结论只能一锤定音。

唐平中提到,在学术界,某个领域的AI准确率提高到85%左右,可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值得发表期刊与赞赏;但是在商业活动中,必须接近100%,才能大规模落地应用,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假货永远在研究如何做得更真,溯源码可以买外包装,芯片可以篡改……AI必须知道界限在哪里,而这条界限在不断前移。

AI鉴假脸也被Meta、外滩大会用作极客挑战赛的赛题。有的赛制要求AI模型既能识别出其他队伍的假脸,还要制造假脸骗过其他队伍的AI。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法分子可能利用AI鉴假升级造假技术。

“AI鉴定就像双刃剑,假如造假团队掌握了AI鉴定都是看哪些参数,他们可以对标真品的参数提高造假技术,比如回收真品包材,破解溯源码算法,那会很可怕。”宋劲贤说。

一些AI团队目前正在探索的方向是,人与AI合作,双方的鉴假能力都要提高。研究团队尽可能获取更多更新的假货样本,让AI了解并预测假货的套路。当AI初筛结果存疑时,第一时间将照片和疑点回传给人工鉴定师,更高效地复核;也有团队要求人工鉴定师单独给出鉴定意见,若与AI鉴定结果不符,纳入更多数量的人工鉴定师再做多轮鉴定。

目前,图灵深视每天可收到数千单线上鉴定,累计鉴定数已超过五百多万单,营收规模较2023年已翻番。AI在3秒钟以内就能给出鉴定结果,几分钟后人工鉴定师也会独立给出鉴定结果,系统根据AI和鉴定师的历史准确率自动整合结果。

中国消费市场广阔,也滋生了假货的土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万亿元,网上零售额15万亿元。AI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知识产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很多被侵权造假的相关企业不敢公开打假,大多也不愿意向媒体承认假货存在,主要是怕影响正品的销售和美誉度,但实际上假货层出不穷。”一位资深鉴定专家李黎(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摞的鉴定报告和各种各样的假货,有的是销量巨大的品牌洗衣液、驱蚊水,有的是价格高昂的明星抗癌药、减重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国内法定检测机构,从接收样品、鉴定到出具纸质报告可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检验成本不菲,而且一般不接受个体消费者的送样鉴定。这些检测机构也在研究如何结合AI技术提高鉴定效率,比如多波段光谱检查结合大数据AI图像识别全息技术,努力使一线执法检查人员了解最新造假手段,提高现场勘验快筛能力。

“假货制造商也在揣摩如何生产更接近真品的外观,所以现在光看外包装,普通消费者甚至执法人员几乎无法区别真假,应从外包装、内在质量、源头溯源追踪等多个角度进行鉴定。”李黎说。

与此同时,刘文杰指出,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查处,可以由受害人投诉举报来启动,也可以由主管部门自行启动。无论是哪一种AI鉴假技术路线,都应当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在自动识别为假货后辅以人工审核,“基于错误的AI鉴假而发生执法错误,造成合法经营者遭受损失,受害人有权依据国家赔偿法获得赔偿。”

南方防务智库特约研究员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责编 汪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