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有自己的年度报告:在量化中漫游回忆,保卫生活的具体

全文3060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各大平台的年度报告陆续出炉,用户通过这些报告直观地感受过去一年的成长变化。

02然而,算法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被看见的需求,部分用户对平台生成的年度报告感到失望。

03为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自发整理“2024记忆存档”,用私人化的方式记录生活。

04通过对比年度报告和私人化的记录,人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生活的真实与具体。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在时间的沟壑里,埋藏着那些平淡乏味或欢欣鼓舞的日子,无论它们是否被标注、是否被总结,只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去感受,便是完美的日子」


>>>


“各app年度报告让我清醒今年真又过完了。”

每到年末,平台年度报告如期而至,化身为“大数据比你更懂你”的“电子知己”,利用大数据与算法,将用户的消费、偏好等行为数据可视化,让用户直观地感受过去一年的成长变化。

这些报告如同夹杂着怀念与感慨的电子烟花,在社交平台上绽放开来,伴随着辞旧迎新的仪式感,带来那些被记录、被“看见”的瞬间,让用户在数据的轨迹中拾回遗落的记忆碎片。

然而,算法能算出人心吗?有人为个性化推荐而惊喜雀跃,也有人在冷冰冰的统计中感到错位和疏离,发现那些标签、排行榜,终究难以容纳生活的起伏与细腻的情感。在用户的称赞与声讨之间,平台的算法规则被一再打量。

当平台年度报告的游戏规则不被用户买账,人们选择拿回记忆书写的主动权,开启自己的年度总结,在细节的沟壑里打捞生活的生动与具体。


一、被看见的需要:

在APP年度报告中漫游数据、回填记忆

从单曲循环的旋律到阅读时因触动而留下的笔记,年度报告采撷下生活的独白。在唤起碎片记忆的同时,也回应了人们对被“看见”的需求。正如有人所说:“年度报告会替我记得我去过的城市、喜欢的播客”,“只有年度报告会给人被关注的幻觉。”

被看见,作为人类历史上不变的需求,也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早在远古社会,作为群居动物,一个人若无法被他人和群体看见,便意味着生存面临威胁。在今天,哈萨克语言中的“喜欢”被唤作“我清楚地看见你”。心理学家布兰登称这种对被看见、被理解、被欣赏的渴望为“心理可见性”(psychological visibility)。在原子化社会里,年轻群体对被“看见”的渴望因匮乏而更甚。

作为“年末片尾曲”,年度报告将视角聚焦在平凡的个体身上,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让每个人被关注和看见,打造出数字版的“个体编年史”。例如,美团作为年度报告的创意黑马,通过脑洞大开的“AI+短剧”形式,为用户生成个性化年度账单,让每位用户都能体验一把短剧主角的快感。

图片

(美团年度报告截图)


作为日常生活的镜像,APP年度报告将用户的行为数据外化为可视化的图谱,从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精神世界里的品味偏好,呈现出年度形象中的数字自我。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没有执照的电视台。”打开年度报告,便是开启观察自我的又一视角。

数据是对话的开始,而非最终答案。在年度报告的光影叙述中,人们看见的,不只是被音乐、美食、书籍点缀的“我”,也有奔波辛劳的一年里泛光动人的切面。数字足迹如同一张漫游图,标记着时间的轨迹与情感的涟漪。人们在这张图中漫游追忆,既是在追溯过去的回声,也是在量化的轨道里,重新感受与世界交手的心路历程。

翻阅年度报告的过程,也是记忆的唤起与回填之时。作为叙述者,年度报告将被遗忘的信息碎片拼接重组,从点滴中唤起记忆的微光。“你最喜欢在下午4:15享受音乐,那是你专属的充电时刻”就像一张记忆捕捉网,曾经共振过的情绪和感受被打捞上来,与重逢的自己撞了个满怀。


二、xxx有自己的年度报告:

在平台之外拿回记忆书写的主动权

APP年度报告生成的前提,是用户将数据读取与筛选的主动权让渡给平台。在算法的价值判断中,人的主体性退居其次,成为被标记和定义的“模块化产品”。在平台的话语体系中,个体的丰富性被压缩为简单的标签。

正如霍克海姆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中对工具理性追求同一性的批判,以普遍性统摄特殊性,导致个体的特质被抹平。这种同一性思维将用户的独特经历“化约”为一份份高度模式化的报告,消解了个体的社会性与感性。网友直言“感觉今年几乎所有APP的年度报告都是冷冰冰的数据展示,人情味比几年前差了很多。”

图片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


与此同时,在年度报告生成过程中,用户不仅面临数据的冒犯和背叛,也承受着平台责任缺失带来的困扰。例如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报告因数据错误引发用户声讨;小红书的年度报告提醒用户曾搜索过“13周胎停几率”“住院必备清单”等信息,引发用户的隐私担忧和情感创伤。数字化的记忆图景也远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温情可靠。

图片

(网易云年度报告的数据不准确问题)


在社交分享的场域中,年度报告逐渐成为一种“品味”与“努力”的审判。用户在纵向对比中进行自我审视批判,今年是不是比去年更懒惰?浪费的时间是不是更多了?在横向对比中,谁的阅读量更高?谁的品味更小众?将用户拉入一场“数字拜物教”的数据内卷。

面对平台年度报告的失望,不少用户开始以“xxx有自己的年度总结”为模式,创作诸如“打工人年报”“大学生年报”等另类总结,以自嘲戏谑的方式,展开了对工具理性的反抗,试图重新夺回记忆书写的主动权。

“xxx的年度报告”,以APP年度报告的框架为基础,巧妙选取群体中广泛认同的节点,凸显强烈的身份感与主体意识。“这一年,你仅靠吃喝就养活了小吃奶茶等店,做慈善不留名”“这一年,你发送了2000条哈哈哈哈哈,给朋友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通过文字游戏的调侃,这些记录呈现了生活中那些有趣、无奈或气恼的瞬间,激起了群体的“共情涟漪”。

图片

(大学生年度报告、打工人年度报告等)


数据终究是用来表达现实的工具。看似自嘲的年报背后,是更多群体在工作生活中无以言说的辛酸苦闷,人们在量化自我中,临摹记忆的沟壑,直面生活的粗粝。

大数据之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变量,在时间的坐标轴里,一叶轻舟,寻找证明自己“活着”的微光印记。量化自我,或许是数字内卷的开端,但也可能是对抗模板化叙事的反叛,而在某些时刻,数字的计量,也可以是幸福的见证。

在《我的解放日志》里,平凡的上班族廉美贞用每天五分钟“计量”幸福,“去便利店的时候顺手帮学生开门,就会因为得到他们的一句谢谢而开心七秒,早上醒来的时候会因为想到那天是礼拜六而开心十秒,就这样每天集满五分钟,这就是我撑下来的生存之道。”平台之外,将生活的书写权,紧握在自己手中,看见真实的自我,不因数据的标注而褪色。

图片

(《我的解放日志》台词)


三、独家记忆存档:

在时间的沟壑里保卫生活的具体

数据也许比人脑的记忆更持久,但它无法捕捉现实的质感与心绪。年度报告讲述的始终是数字的故事,而生活的真实与具体,仍需我们去亲历与感受。

正如《Dear Data》的作者Lupi所言:“如果不真正参与理解的过程,就不能指望数字化的东西能告诉我们关于自己的什么。”平台生成的年度报告是算法的回溯,但个体的记忆,仍需要一份私人化的书写。

图片

(《Dear Data》的作者,在明信片上记录一周的数据可视化成果)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自发整理“2024记忆存档”,用朋友圈的只言片语、备忘录的匆匆记录、日记本的散乱情绪,将一年的四季打碎重组,仿佛回到了那些被时间过滤的岁月。四季的关键词,是个人的注脚,亦是对抗算法标签的一次小小胜利。

图片

(网友@炒米粉 以四季为题制作的年度报告)


数字,既是唤起,也是回填——年度歌单、阅读榜单能复现某一阶段的喜好与频率,但听歌时的怦然心动、读书时的情绪波澜,唯有时间的烘焙才能酿出韵味。

数据提供坐标,生活却需要感官去体悟。有些数字需要量化去记忆,有些风景需要相册去保存,而更多的复杂与细节,需要在当下的生活中,用双眼去看、用心灵去感受。

“以后是以后,现在是现在。”在时间的沟壑里,埋藏着那些平淡乏味或欢欣鼓舞的日子,无论它们是否被标注、是否被总结,只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去感受,便是完美的日子。

图片

(网友以自己的方式制作年度总结)


记忆终究是一场持续的书写,它可以被追忆,也可以被遗忘。但真正活过的每一刻,都已深深镌刻在时间的纹理里,不必证明。当一年的休止符落下,那些未完成的、无法总结的、被疏漏的生活片段,并非遗落,而是等待新的章程开启。

图片
图片

(《俗女养成记》台词)


过去一年,在对自己轻语“辛苦了,谢谢你”中落下帷幕,新的一年,从解放自我启程。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

[1]曾娅妮,徐杭艳.量身定制的记忆:平台年度报告的数字记忆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05):32-42.

[2]彭兰.“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2):154-163.

[3]NewMediaLabSCUT:“年度报告”刷屏:被量化的数字生活总结,为何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案例精选

[4]大数据与计算广告研究中心:电子记忆:年度报告背后的自我认知与呈现 | 品牌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