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死,日本才能活
导演山崎贵出生于东京奥运会之年,亲身经历的是伊弉诺景气后日本经济从飞速扩张到缓慢停滞的时代,简单说就是从未吃过衣食无着的苦头。二战中的至暗时刻和战败投降的凋敝岁月只是从长辈口中聆听得来的一段往事,他所倾心的昭和时代,洇着憧憬怀缅的追思,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或《镰仓物语》里就表现为理所当然的晕黄色调和细密人情。
抑郁寡欢如无赖派的代表人物织田作之助,虽然写尽大阪庶民在日薄西山时分的潦倒愁病,也有《夜光虫》一篇以小人物的微光来重树信心。战后二十年也许真是日本人饱含希望、满怀期待的年代,但大起大落的昭和足有62年又13天之久,岂能全以励志复兴一言概括之。在「日本最漫长的一天」之外,尚有近二十年终至灰飞烟灭的劫毁岁月。所以,山崎贵拍摄《永远的0》和《阿基米德大战》,都是借死物来写摇摆在希望和幻灭之间,随时代载沉载浮的人心。
《阿基米德大战》的真正主角是那艘大和号,严格来说,被列入大和级的战列舰共建造了三艘,二号舰武藏已于坊之岬海战前一年,被击沉于锡布延海,三号舰信浓在建造到一半时改装为航空母舰,其服役17小时的短命史缔造了不下于英国皇家海军胡德号被「一发入魂」的惨剧。但是,这部剧情纯属虚构的电影也和其他相关作品一样,将其他大和级战列舰视若无物,珍如拱璧的只有冠以「大和」之名的一号舰。
山崎贵在1986年加入特效公司株式会社白组,他的电影全由白组负责制作特效。此次《阿基米德大战》的预算有限,海战场面仅有开头的五分半钟,画面不算完美,却特意做出三式弹对空和卡特琳娜飞机贴水面救援的细节,足以让军武宅大呼过瘾,集体欢送大和号的又一次壮绝沉没。大和号已经在日本小说、电影和漫画中沉没了无数次,上一次是在山崎贵执导的真人版《宇宙战舰大和号》中。从250年沉眠中苏醒过来的大和号不仅实现了波动炮对行星间导弹的首杀,甚至一雪前耻,在舰载战机的掩护下单杀加米拉斯帝国的宇宙空母,充分体现出大舰巨炮主义的拥趸们对航母时代到来的怨念。但即使是在浩瀚星海中,大和号仍然要完成自己的宿命,踏上自杀式攻击的不归路。
初代《宇宙战舰大和号》在1974年就为大和号的命运奏响镇魂歌的祓禊,如动画中所言,这是一艘「日本男人的船」,「那是在大和号以战舰之名诞生时就被决定了的悲剧」。
看似为军国主义招魂,《宇宙战舰大和号》却实在是一部宣扬爱与和平的作品,无论如何,大舰巨炮的时代已与军国主义的热狂一同殉葬。五年后的《机动战士高达0079》真正开始反思战争的无意义,而在公认右翼倾向的《一年战争秘录》中,MS的崛起又把航空主兵论取代战列舰的历史搬到了宇宙之中。
《阿基米德大战》用数学模型虚构了大和号的前世今生,日本海军和陆军、航空主兵和大舰巨炮派的对立和权力斗争当然不似片中描写的那般简单。纠结电影的立场是反战还是反战败也并无多少意义,毕竟在太平洋战场,旧帝国海军认定的对手只有美帝。除了总要有人活下去的执念,电影反思的只是群体的非理性,中日、日俄战争的连续胜利如一场席卷岛国的热病,更遑论到1938年时,日本军舰和商船的吨位都仅次于英美。
马修·阿诺德在《多佛海滩》里写「无知的军队冲撞着夜的铁幕」,因为无知,「所有的战争都发生在灵魂的黑夜」,人类的欲望和傲慢必然导致战争,而战争无一例外都会走向失控。结局时櫂直含泪望向远去的大和号,看到的何止是这艘庞然大物的残骸,大和号爆炸的烟炎将与焦土中升起的蘑菇云叠合,成为永远萦绕不去的死亡幻象。不止是大和号的沉没,不止是太平洋战争,不止是远东战场,也不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也正是《八月炮火》里描述1914年8月时参战各国的状态,德国的出征将士认为战争不会打上十周之久,也许只需八周,俄国则觉得需要打六个月的人就是失败主义者,英国人笼统地认为胜利不过是几个月的事情,但那场战争最终让D·H·劳伦斯写下这样的总结:「对这一代人来说,以前的一切豪言壮语都一笔勾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