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报”在年轻人中流行,仪式感幸福感拉满!

最近,在报纸上刊登“结婚启事”“结婚公告”在不少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晒出自己的结婚照登上报纸版面。不少年轻网友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找到了一种“复古纸质浪漫”。


图片

网友晒出自己的结婚照登上报纸版面。



520元即可实现“结婚登报”

杨女士和丈夫同岁,两人2023年7月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婚启事在2023年8月17日登上了沈阳一家报纸的版面。杨女士说,她曾在网上看到有人结婚登报,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决定自己结婚时也要用这种方式留下纪念。“网络上的信息随时可以删除、修改,而出版物一旦发行就不可更改、撤销,因此我觉得登报结婚是一种很浪漫的纪念方式。”

之后,杨女士打电话联系了当地一家报社的广告部,得知只要按自己的喜好向报社提供文字、照片就行,费用按照可选版面的大小从520元到9999元不等。

杨女士说,结婚启事登报后,她和丈夫“超级满意,我们留了好几份做纪念。”


登报结婚原因五花八门

有人觉得结婚登报可以留下爱情信物。

金先生和妻子是2024年5月份结的婚。金先生表示,自己是在刷短视频时无意间刷到有人晒报纸上的婚讯,感觉比较特别,就找到了当地一家报社。

金先生提供照片后,将自己结婚的消息在报纸上刊出,“看到报纸,我感觉我们的爱情向全世界宣布了,而且跟其他方式比,我们这个方式挺与众不同的。铅字印下的不仅是我们结婚的喜讯,更是一份可以长久保存的爱情信物。”

有人觉得结婚登报可以作为一种见证。

小杨称,当时她一个朋友在报社工作,偶然得知提供登报日期、姓名、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和一份声明书,选择带照片规格的结婚启事,便可“登报结婚”。

小杨说,她上学的时候很喜欢看书,对纸质版的东西有情结,“我知道每天的报纸会在当地图书馆存档,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个点蛮戳我的。而且我是在领证当天登报结婚的,因此上报纸对我来说,就是‘特邀历史与法律一同见证这一天’。”

还有人选择结婚登报是为了收藏。

95后的白女士说,她是一名纸张修复师,对纸张有特殊的情感,曾经修复过民国报纸,一直知道结婚是可以登报的。白女士在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后,最后将自己结婚的信息刊在南京一家报纸上。

当时虽然报社向他们提供了结婚启事的文字模板,但是白女士和丈夫没有使用,而是由丈夫亲自写了一段文字:“今兹 咸恒庆会 秦晋绍新 然白头之约,何如初见莞尔。红叶之盟,怎比当下寻常。已载鸳谱,祈祝永康 愿眼里有己有对方 此证。””


喜讯登报由来已久

据了解,登报结婚最早在民国风行。当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制度并不完善,于是结婚时在报纸上公示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一来知会了远近亲友,二来有一定法律效力,日后可以作为凭证。三来报纸便于长久保存,更具纪念意义。

其实,除了“结婚启事”,捷报佳讯登报一直是部分报纸的传统业务。这一业务,在某都市报由来已久。这家都市报工作人员介绍,湖北有一对祖父母已经连续8年登报祝孙女夏某生日快乐。

2023年2月,这家报纸首次登出了一对新婚夫妇颇具特色的“结婚启事”。这则结婚启事走的是“诗经风”:绸缪束蕲,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静女其姝,楚楚谡谡……喜良缘缔结,盟白首之约。

如今,已有多家报社重新推出了专门的登报业务。有商家列出了不同报纸的价目表,刊登结婚启事、生日祝福、金榜题名等喜事广告,按照不同启事内容占据版面大小不同,收费不等。

登报文案也快被“玩坏了”。以结婚启事为例,除了“敬告亲友,亦作留念”的传统文案,有人走“民国浪漫风”:愿赤绳系定,白头永偕,也有人发出喜庆的邀约:诸位,吾婚,搂席,饮酒,速来。


结婚登报更体现仪式感和诚意感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如南表示,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喜欢一些个性化的消费,结婚登报是90后、00后彰显自己个性的新方式。

周如南说:“比如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70后、80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选择用旅行结婚、不摆酒等方式突破传统的结婚形式。90后、00后这一代国潮风兴起,年轻人喜欢复古的浪漫,用复古感、保守感来表现自己的时尚感。”

除此之外,还有年轻人追求仪式感的原因。周如南说:“我认为在这个信息过载的信息化时代,在报纸上发布结婚消息反而更具有仪式感。”

另外是体现诚意感。周如南表示,结婚登报是有其历史渊源可以考究,这一举动给人一种昭告天下的郑重的感觉,意味着在向公众传达一种庄重的声明。


来源 | 央视网、北京青年报、极目新闻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