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山东诸强中,魏国遭遇了马陵之败,齐国遭遇了徐州之败,燕国遭遇了子之之乱,楚国连遭丹阳之败与垂沙之败,韩国则已丢失了宜阳。相比之下,赵国虽然也曾被魏人攻破国都邯郸,但在赵武灵王努力经营下,逐渐恢复了元气,正处在上升期。一时间,赵国竟成了山东诸国中的佼佼者,堪与秦、齐等大国并列逞强。
可就在赵武灵王想更上层楼之际,沙丘之乱却意外爆发——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赵国再逢内乱。此后,因为救驾有功,困死赵武灵王的主谋之一李兑被封为奉阳君,一度成为赵国权力的实控者。
就在此时,东周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赶走孟尝君后,齐闵王迫切地想吞并宋国,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公元前286年,齐国不顾秦国反对,强行吞并了宋国;其后,因为齐闵王太过骄横、残暴,燕相乐毅借机推动列国合纵反齐。公元前285年,赵、秦、燕、魏、韩五国共同出兵伐齐,在济西一战中大破齐军。随后,乐毅单独率燕国大军深入齐国本土,差点就灭了齐国![1]
虽然灭齐之战的主力是燕国,但燕相乐毅原本就与赵国关系密切——他此时还兼任着赵国之相。[2]由此可见,乐毅灭齐,也有赵国在背后鼎力支持的功劳。
也就从这时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功效逐渐体现出来:赵国国内涌现出诸多名将如廉颇、赵奢、李牧等等;赵国军事实力之强,在整个东周都威名远扬。
可赵国实力再强、名将再多,对秦作战却屡屡失利。为减缓来自于西部的压力,赵惠文王不得不选择低头,与秦结盟。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主动前往渑池,与秦昭王会盟,宣称:“从今以后,秦国攻打哪个国家,赵国出兵相助;赵国要攻打哪个国家,秦国也出兵相助。”[3]
赵国与强秦结盟,不过是虚与委蛇;在内心深处,赵人依然对秦戒心重重。
两国结盟之初,秦军前往讨伐韩、魏,赵国倒也出兵配合,趁机攻占了魏国的几(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与山西长治之间)、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等地,让魏国吃尽了苦头。
不过,当秦军攻打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时,赵人深感魏国灭亡对赵不利,反倒出兵去援救魏人。为此秦昭王极为生气,派使者来指责赵国背信弃义。平原君赵胜将此事告诉了公孙龙,公孙龙却教他与秦针锋相对:“魏王也可以派出使者去责备秦王:‘赵国想救援魏国,而秦国却不帮赵国,这也违背了盟约!’”[4]
这样的回应,就颇有些耍赖的意味了。面对强秦还敢耍赖,就是因为赵国实力犹在。
此时与赵翻脸,虽然不至于落败,可势必要消耗掉大量秦国国力;那么秦、赵两强相争,受益的就必定是第三方。思来想去,秦人只能是暂时忍气吞声,放下了此事。
早年间,秦国抢占了赵国的蔺(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西)、离石(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祁(今山西祁县)等等城邑。为此,赵人将公子郚送入秦国作人质,提出用另外三座城邑来换回蔺、离石、祁。可当秦国把这三块土地送还后,赵国却拒绝献出用以交换的三座城池!
秦昭王派使者到赵国交涉,赵惠文王却不肯出面,仅仅让大臣郑朱代为答复:“蔺、离石、祁三地远离赵国,却接近秦国。因为先王君臣的贤明,所以赵国才能占有。如今寡人难以企及先王,连国家都管理不好,哪里还能收复蔺、离石、祁三地呢?寡人身边太多不听话的臣子,这都是他们干的坏事,寡人对此毫不知情!”
赵惠文王这么做,又一次公然耍赖了。
三番五次地被赵人捉弄,秦昭王再也忍受不了,终于下定决心与赵断交了。
公元前269年,为报复失信的赵人,秦昭王派中更胡伤率军去攻打赵国的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5]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国军事实力极强,战将也多。如今秦军出兵攻打阏与,赵惠文王立即召来名将廉颇,问他:“能救吗?”
可廉颇的回答,却让他十分失望:“道路遥远,山路艰险又狭窄,难救!”
在当时,廉颇算得上是赵国第一名将;他说不可救,战局还有希望吗?
不过,此时名将乐毅之子乐乘也在赵国。不死心的赵惠文王又召来乐乘,答复却还是一样!
赵惠文王这才有些慌了,不得已又召来赵奢。早期,赵奢是以执法严苛而被平原君提拔重用的文臣,带兵机会并不多。但在白起攻占赵国光狼城的那年,赵奢曾率兵伐齐,攻占了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比起廉颇与乐乘二人,无论是战绩或名望,赵奢都相差太远。
面对国君的询问,赵奢却显得豪气十足:“道路狭窄而危险,这就好比是两只老鼠在洞穴中搏斗,主将勇敢者将赢得最终胜利!”
听了这话,赵惠文王当即就任命赵奢为将,前往救援阏与。此后,赵奢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灵活指挥、顽强拼搏,出人意料地赢得了一场大胜![6]
多年来对秦屡战屡败,竟然在极为不利的局面下赢得一场大胜,这让赵国上下举国欢腾。赵奢也因此战一战成名,被封为马服君!
然而,阏与之战虽然赢得精彩,却助长了赵人的盲目乐观情绪。
秦人之所以攻打阏与,是因为赵国的屡次背信弃义。所以,阏与之战的起因其实并不光彩。然而,阏与一战的大胜,却让屡次背信弃义的赵国没有受到应有惩罚,这使得赵国上下投机取巧的心态变得愈发严重了。下一次投机取巧时,赵人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1]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赵世家》
[2] 《史记·赵世家》
[3] 《史记·赵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4] 《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
[5]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蔺、离石、祁拔”篇,《史记·赵世家》
[6]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
作者 |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湖南
图片 |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