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 | 邱慧婷:环境细节是打开优秀作品的密码

如果说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无疑是作品的“血肉”。无论是写人、绘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造境,都离不开绵密丰满、丝丝入扣的细节描写。俄国文豪高尔基就曾把创作看为“将许许多多细小的东西结合成为形式完美的或大或小的整体”。

一个精彩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在一举手、一蹙眉、一投足中情感毕露,在一声叹息、一句独白、一个特写中个性彰显。

2023年,《光明日报》开设《探寻细节的魅力与张力》栏目,约请作家和评论家解读细节描写的魅力和功用,寻求用紧实而又传神的细节擦亮文学世界的方法和路径。中国作家网微信公众号近期将持续推送,敬请关注。

  

环境细节是打开优秀作品的密码

邱慧婷


图片

选自改编自《李双双小传》的同名连环画。 


文学创作中的环境描写关联着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建构等,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是打开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密码。中国古典诗文有重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传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寥寥数笔,就写出月色如水、空灵澄澈的意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酒盈樽”是日常生活的描述,更是知足心态的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秀作品对景色、器物的描摹暗藏着情感抒发,“景语”是方式,“情语”是目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他们都强调人与外界的共生关系。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景喻人等古典文学常用的创作手法,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与我共生的哲学理念。现代文体出现以来,环境细节渲染氛围、凸显人物、深化主题、传递价值的效用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图片

选自改编自巴金《家》的同名连环画。


1.环境细节构成人物的“衬景”,无声地向读者揭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作品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动机构成。借用造景艺术中的比喻,环境细节构成人物的“衬景”,无声地向读者揭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人设境”是常见的创作手法,通过构筑贴合人物的细节,可以不动声色地展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达到“以境见人”的效果。王安忆的《匿名》侦探般地观察老新的办公室。油漆剥落的办公桌,干净平整的蓝白格子旧毛巾,字迹几乎褪到无色的传真纸,分门别类摆好的小物件,洗干净的饭盒被倒扣在洗碗布上,阳台上方挂着女儿心爱的风铃等,是办公环境的具体罗列,也是人物性格的外在延伸。通过细节描绘,老新严谨守序的个性得以具象呈现,也透露出他平日的辛劳与付出。

孙频的小说《以鸟兽之名》创设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空间。“桌上摆着一只粉瓷梅瓶,梅瓶里插着一枝桃花。桌子上还摆着一方砚台,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还摆着几只粗糙的根雕。一只细口瓷瓶里插着一把团扇,扇子上随手画了几根竹子,旁边还题了一首诗,墨迹洇开,无法辨认写的是什么。墙角还站着一只大胆瓶,胆瓶里插着一大束干枯的花草。”从“山民”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游小龙的生活和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他的精神世界仍频频回望山林。办公室是游小龙工作、写作的地方,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桌上常年摆放着各色鲜花,各个角落都挂满了干枯的花草,这些自然元素是山林记忆的物理承载,也是游小龙向往自然的映射。梅瓶、砚台、毛笔、根雕、题诗的团扇等饱含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与他的风雅、隐逸相对应,展现出游小龙的文化选择与认同。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个在入世与出世中寻求平衡、竭力塑造精神家园的复杂人物形象,增添了角色的维度和深度。

人是环境的产物,生活的居所、周边的风景等都会对人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细节不仅单为某一人物设定,还可集中交代整体人物活动、情节发生的背景,勾勒出特定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轮廓。宗璞《南渡记》开篇就交代北平不同寻常的“热”。她写道:“从清晨,人就觉得汗腻。黑夜的调节没有让人轻松,露水很快不见踪影,花草都蔫蔫的。到中午,骄阳更像个大火盆,没遮拦地炙烤着大地,哪儿也吹不来一丝凉风,满是绿树的景山,也显得白亮亮的刺眼。”当时北平不同寻常的“热”,指向战前焦灼、压抑的氛围,将人物置于战争即将爆发、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中,刻画出人物强行压抑愤怒、忍辱负重的心情。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读者在“热”的叙述中,得以切身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复杂处境和艰难抉择,更好认知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坚守。

2.环境细节强化创作与时代的关联,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信息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环境细节描写源于作家对生活的细腻体察,是作家对周遭世界的敏锐捕捉,与作家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环境细节强化创作与时代的关联,蕴藏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在环境细节中,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还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的变迁。

李娟的《冬牧场》记录“我”在冬天随牧民南下的经历,以独特的视角捕捉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充满力量的细节,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冬日草原生活画卷,深刻地反映了现代文明与牧民传统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融合。居住地外,天似穹庐,四下苍茫,只见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发光。戈壁滩上的时间仿佛凝固了,牧民千百年来过着同样的生活。帐篷内,被褥叠得整整齐齐,食物厨具按照传统房屋格局布置,碗筷下垫着四四方方、干干净净的塑料袋。“塑料袋”是工业时代的人造物,与电瓶、音箱、塑料钟等共同组成现代生活图景,与戈壁、沙漠等古老而蛮荒的自然事物形成对照。“塑料袋”这一个细节,意味着牧民已经接受了现代生活的变化,他们的期盼与希冀正悄然变更,年复一年驱赶牛羊寻找冬窝子的生活潜藏着新的可能性。观念再传统的牧民也向往稳定的定居生活。这种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原始的自然环境和现代生活细节之间的反差,让读者深深感知到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说过:“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时代不能生硬地跳出故事去单独表现,只能融合在叙述和描写之中。环境是人的栖息地,也是时代的可见物。文学作品中的环境细节越是细腻具体,越能重现时代风貌。环境细节可以将时代的抽象概括转化为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引导读者通过想象来理解时代精神,感知作者对时代复杂性的认识,让文学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文学作品中,每一个环境细节都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读者可以窥见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3.环境细节不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知情节,还能体会到作者的风格和情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认为:“小说本质上是图画性的文学虚构。”文学作品需要通过细腻的画面感调动读者的情绪,将读者引入文本世界。写作是一个编码的过程,作家体验、观察客观世界,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转化为形象或者画面,呈现给读者。作品主旨、意趣的传达需要读者想象力的参与。读者获得具体的印象,画面才能完成叙事转码,进而读者才能感知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其内涵。对环境细节的精确把握与生动再现,可以激发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环境细节越丰富细腻,读者脑海中的世界越具体可感。

孙犁对白洋淀、晋察冀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写作中有意淡化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在作品《“藏”》中,掩藏着妇女老幼和游击队员的田野是恬静、散淡的,“高粱叶黑豆叶滴落着夜里凝结的露水”“放散着黑豆花和泥土潮热的香甜味道”“几畦甜瓜快熟了,懒懒地躺在太阳光下面”。老联络员痛打敌人的水淀里,“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小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飘散着“莲蓬的清香”。不远处的苇塘中,“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物与美相连,人们通过观察和感知物体的形态、颜色、质感等特征,产生审美体验。高粱、黑豆、甜瓜、水草、莲蓬、芦花等乡间寻常事物构成清新质朴的田园风俗画,传达出清丽、澄明的美感。孙犁状物写景务求写实,又常指向写人、写情。《嘱咐》中,水生和媳妇叙话,作者笔锋一转,写“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那棵小槐树,月光射到窗纸上来”。在紧凑的对话中宕开一笔描写周遭动静,赋予文本一张一弛的呼吸律动,更能使读者注意到一家三口久别重逢时情感的流转,展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情感表达的熟稔,疏朗有致,平淡真淳。

汪曾祺说过:“作者对所写的人物的感情、态度,决定一篇小说的调子,也就是风格。”风格是语言、技巧、内容等诸多要素的统一,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环境细节是风格得以具体化的一个基础,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是作者设定故事基调、营造氛围、暗示主题、揭示象征意蕴的重要构成。环境细节包含的情感流动、语势强弱等,不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知情节,还能体会到作者的风格和情感,从而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4.环境细节不仅是背景的点缀,更是承载思想和价值的重要载体

文学创作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如汪曾祺所说,作家“就是不断地告诉读者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看法”,而且“要用感情去影响别人”。如果一味地说教,就丧失了创作和阅读的乐趣。文学艺术的“妙”在于“意在言外”,言尽而意犹存。“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寻常、细微的环境描写,也可以蕴含深远、广大的寓意,成为价值观念传达的重要手段。

一草一木是生活中的寻常物象,在史铁生笔下却被赋予了丰富的哲学和情感内涵。《老海棠树》中奶奶的身影和海棠树的繁花、满地的浓荫融为一体。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浓荫里缝补床被;秋天,老海棠树“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奶奶天不亮就去扫院子;冬天的夜晚,奶奶学习、读报,窗外“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作者笔下的老海棠树有着母性的柔情与力量,它“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每当“我”窝在树的枝桠上,“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环境细节的本质并非简单的拟真,而是作家对回忆、体验的艺术化再现。如何塑造环境细节,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赋予细节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意蕴,是作家帮助读者跨越现实界限,进入更深邃文学世界的一条通道。史铁生对老海棠树的描绘,表层是托物怀人,即通过对树的回忆传达对亲人的思念,深层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四时节气,更迭有序,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生长发育、顺时应变的“理”。老海棠树春天开花、夏日遮阳、秋日结果的变化,与人类生存过程相连接,暗示着奶奶想要“跟上时代”、自力更生的努力。不管节气如何变化,老海棠树总能在不同时节找到生命的价值,传达着直面人生困境、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史铁生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是环境细节丰富蕴藏的展现。环境细节不仅是背景的点缀,更是承载思想和价值的重要载体,为读者提供超越文本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启迪。

作家的写作素材不是凭空生发的,而是源于主体对生活的细腻体察。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被大量的细节信息包围,眼睛看到纷繁复杂的事物,耳朵接纳千奇百怪的声音,其他感官也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作家对世界的观察、体验、提取,组合出自己的文本世界。“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些信息片段的选择、融汇、再现,都与作者的主观情感与价值追求密切相关。如何表现环境、刻画细节,凝结着作者的生命体验,以及对历史、时代的思考,映射出他们对社会文化的理解,从而也使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作者:邱慧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5日14版

编辑: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