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肃靖远乌兰镇,13岁少女王雪琴在家附近的岩壁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印记,当时的她不会想到,自己发现的竟是近1亿年前的恐龙足迹……
2025年1月6日,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李大庆,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李岩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等学者宣布,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3-1.2亿年前的恐龙足迹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是迄今甘肃记录的保存最好的一批兽脚类恐龙足迹之一。
这些足迹除了带来形态上的新信息,还有恐龙行为学上的新成果,且标志着乌兰镇成为白垩纪河口群中第五个足迹富集的地区。相关研究论文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十几年后女孩意识到那可能是恐龙足迹
据了解,中国西北的河口群是我国四足动物足迹数量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的白垩纪地层之一。学者在河口群的盐锅峡、关山、中铺和红古四个地区陆续记录了约31个下白垩统四足动物足迹点,包含了超过一千个恐龙足迹。这些恐龙足迹包括了多种多样的三趾型兽脚类足迹,比如跷脚龙足迹,实雷龙足迹和亚洲足迹等。
1970年代,靖远乌兰镇一个村落修河堤的时候,新暴露了出了一些白垩纪的岩层。2006年,当地13岁少女王雪琴在家附近的岩壁上发现一些奇怪的印记。2020年,她意识到小时候看到的印记可能是恐龙足迹之后向当地文物局报告。2023年6月,李大庆、邢立达等学者考察了这个化石点并展开了研究。
乌兰足迹点位于一处悬崖,悬空在一人高的岩层底部,面积约6.2平方米。此次学者发现的恐龙足迹都为三趾足迹,至少有67个,长度范围在11厘米至21厘米之间,都没有保存第一趾和尾迹,第二趾与第四趾的趾间角较宽等特征,使其可以归入中国侏罗—白垩纪常见的斯氏跷脚龙足迹。留下这些足迹的恐龙其臀高约为0.6米至0.9米,体长最大可达2.5米,行走时几乎呈直线。
足迹透露出造迹者行为学信息
此次发现的大小相近的足迹组成了12道行迹。其中部分行迹相互平行,行进方向相同。李大庆等学者用异特龙的复原三维数据模拟后发现,这些体型相似的兽脚类恐龙以步行速度行进,在前进时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阵型,个体彼此之间的距离低于身体宽度,“这表明这类造迹者可能具有群居行为,而这种行为可能是每个小型造迹者自我防卫,防止被天敌捕食的策略之一,它们彼此靠近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减少个体的警戒压力。”李大庆说。
此外,恐龙足迹还带来了额外的惊喜。邢立达介绍,其中一些足迹保存了横向拖痕,这表明兽脚类造迹者曾在行走时发生侧滑,但此后迅速恢复了平衡。拖痕由密集的条纹组成,条纹的宽度平均0.7毫米,间隔约1毫米,这代表了恐龙脚底鳞片的宽度与间隔。
邢立达称,这些保存完好的足迹不仅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中国下白垩统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也为学者深入了解其足迹形态和行为学提供了新的线索。
文|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