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同时都涉及另外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艺术。也就是说,非遗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谓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词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界定。但是,“非物质”这个词在传播过程中经常造成一系列误解,比如在英文里是指不可触摸的、无形的,在日文里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不管是非物质、无形,还是不可触摸,其实都无法概括非遗的本质。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绝对不能望文生义地来理解。
一、非遗的概念与分类
非遗包含两个重要概念,即“活态的”与“优秀的”。比如,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文物、典籍、非遗等。相比文物作为过去生活的遗存、一个“过去完成时”,非遗则是“现在进行时”。非遗是很直接的,而古籍则需要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和理解,再把其中的思想阐释出来。每一次的阐释都是一次当下的创造,所以古籍不是一种直接性的文化。所以,非遗所谓活态的表现之一就是一种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它发生在你面前。从这一意义上讲,相比古籍与文物,非遗也是可以被全身心感受的,比如非遗中的美食、音乐、舞蹈,而它们恰恰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很容易与所谓的“非物质”或“无形的”一词相提并论而产生极大误解。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定非遗的定义包含了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此外,非遗所谓活态的表现之二就是其世代相传,以及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被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体现出一种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非遗也是需要不断变化与再创造的,即它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文物,不是越保持原样越好,而是要与时俱进、有创造性。
之所以说非遗包含“优秀的”这一概念,是因为它属于“遗产”这一概念。比如在西方语境下,遗产一般都是指优秀的东西;在日本的汉字表达中,非遗被称为无形文化财,而“财”则包含优秀、有价值的意思。所以,如果不用非遗这个词来表达,我们应该怎样用中文来表达?那就是活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就涉及对非遗的分类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为非遗分类,而我国的非遗分类体系主要是从文艺的角度出发。在引入非遗概念之前,我们有《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也就是把非遗称为民族民间文艺。我国的非遗分类主要是十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一分类也是与全国诸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科建设相一致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非遗分类内含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艺术体系,而且这一体系还是活态的、不断再创造的。
民俗作为非遗的一类,与艺术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够纳入非遗保护框架下的民俗必须是老百姓优秀的生活习俗,也就是以不违背“国际人权公约”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民俗要成为非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观,比如尊重人性、尊重女性、尊重动物等;二是有着大量的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艺术是变动的生活习俗中相对恒久的形式。生活习惯是会随时变化的,哪怕是同一个地区的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可能不一样,但是艺术不同,艺术是具有超越性的,很多中国古代的艺术都是能够超越时空、进行传播的,比如《红楼梦》就传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日依旧非常鲜活。所以,因人而异的生活习俗,如果有了艺术作为支撑、承载的话,就会具有超越性,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这一段话正是我们传承、弘扬非遗的基本遵循之一,特别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定义。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因为环境而改变,比如原来在草原上扎帐篷,后来在城市里住高楼,但是衣服上的装饰、纹样,或者唱的草原长调,都会作为非遗而被保护起来。佛山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欧洲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类似,形成了以市民为主的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灯彩、醒狮,以及庆祝丰收的秋色巡游。黔东南在过年期间也有被称为苗年巡游的民俗活动,其中糅合了当地的各种艺术形式,比如穿着体现银饰制作、刺绣、蜡染或扎染等技艺的服饰唱歌跳舞。这些充满艺术感的节庆活动,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文化遗产。
二、乡村振兴与非遗的结合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诠释非遗,即非遗是一种在地性艺术,是民众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同时非遗传承人就是在地艺术家。这一诠释与新时代以来我国的非遗保护理念是相契合的,那就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也就是说,非遗不是文物,其背后一定有着非遗的传承人、使用者,接受非遗的当地民众,以及相关的保护工作者、传播者、研究者等等。基于这一理解,我们就能够把非遗和乡村振兴深刻地联系在一起了。
新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很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他们对乡村建设也很感兴趣,于是就有了碧山计划、羊磴计划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用艺术去建设乡村文化。相比更加传统的“送艺术下乡”,比如文化相关部门组织各院、团的艺术工作者到某个乡村里去,近二十多年的当代艺术工作者所做的则是“在地艺术创作”,即不再是居高临下地“送给你”,而是放低姿态,熟悉乡村的生活环境,进行身在当地的艺术创作。也就是说,在地艺术创作是与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高度匹配,甚至邀请当地人一起进行的艺术创作。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还把在地艺术创作推进到了非遗活化的阶段,即通过非遗保护的相关措施重新激活乡村的本地艺术,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这便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振兴模式,当然也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与交通便利程度。所以我们看,古代的艺术一般都不会聚集在乡村里,而是聚集在城镇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中国古代的乡村经济确实有着特殊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板块之一,但是90%的非遗、古代艺术都在乡村,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今天去考察某个非遗项目,要想找到其传承人,基本都要到县、市一级去才能找到。也就是说,文化的繁荣必须依赖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所以,以非遗为抓手的乡村振兴就必须以县为地域单位,必须要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板块。此外,我们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是从外面请艺术工作者来进行艺术乡建,还是依靠本地非遗传承人进行乡村建设,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乡村类型。对于一些没有文艺活动、非遗项目的乡村,或搬迁村、移民村,我们主要是通过外部输入来进行艺术乡建,比如建美术馆、策划艺术节、组织培训等;对于类似黔东南、佛山等地方,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当地的非遗项目,开辟适宜传承人生活与工作的空间。
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政策,依托非遗保护进行乡村建设,天然具有三个优势:一是非遗保护高度匹配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二是通过实现非遗保护的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全域旅游,更进一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推动作为在地艺术的非遗形成密集的艺术聚集区,契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目标。简而言之,这三大天然优势就是:天人合一的优势,宜居宜业的优势,文化自信的优势。其中,宜居宜业指的是通过非遗保护实现乡村人员的本地就业,比如云南、贵州等地就有通过保护刺绣工艺来发展乡村产业的,彻底改善了当地人工作与生活的条件,同时也培育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幸福感、获得感。
非遗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基本上都是一些造物的活动。不同于工业革命后的制造业,古代没有这么高的化学水平,原材料都源于大自然,也就是靠天吃饭。所以说,传统造物艺术深刻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为例,中国的纸与人文艺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明清时有名的宣纸,就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制造宣纸有三种重要材料,分别是溪水边的青檀树、长杆的沙田稻草,以及泾县的山泉水。造纸与做豆腐、酿酒一样,对水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具备了这三种材料,我们才能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出宣纸。其具体过程包括燎草、燎皮、蒸煮、晾晒等等,且大约需要一年时间,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对于现代社会,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这一生产过程恰恰是一个大自然的孕育过程。不止于此,在酒、醋、豆腐等所有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古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对此,古人深刻总结了传统手工艺所体现的艺术原则,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也就是说,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理念。所以,当我们想要依靠传统手工艺来振兴乡村时,也一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像当地推出的宣纸相关的特色文化产业,我们要体验的不是宣纸的生产与消费,而是古人的精神价值。
茶叶种植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最显而易见的抓手之一。比如,湖北十堰就是通过种茶实现了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茶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绝不是喝茶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传统制茶技艺与相关习俗。制茶技艺与相关习俗就曾被传到欧洲,使得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欧洲大陆刮起了中国风,贵族以喝中国茶为豪,相当于不仅消费了茶叶,也消费了茶的习俗与艺术形式,比如那一时期的欧洲绘画中常出现中国的茶具与饮茶方式。所以,当“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的,并进一步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三、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第一,非遗分类保护与文化传播带建设。2004年开始,我国建立了以项目制保护为核心的非遗保护制度。根据非遗分类,每一类都包含了很多项目,而每一个项目也对应着不同级别的代表性传承人。但是,项目制保护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往往会把一个完整的文化拆分成不同的项目。于是,我们后来又提出了补救性措施,即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其具体抓手就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一个空间中来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提倡分类保护。比如,茶是一个类别,我们对茶这一类别进行保护时,不能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要覆盖大江南北各个茶叶产区,把不同的空间、地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横向的保护领域,进而加大整体的保护力度。要知道,茶的串联能力是非常强的,在古代就已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在今天依然可以起到联系国际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茶为媒,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把握住文化传播带建设这一重要抓手。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部门组织了大量活动,就已经体现出了分类保护与文化传播带建设的理念。下一步,我们可以在国内推动以茶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路线的形成,在国际上推动以茶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发展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最终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拓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第二,区域性整体保护。以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多年来一直在推动这一理念的落地。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以艺术聚集为新理念,进一步推动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发展。艺术不是天然被分门别类的。也就是说,在自然的社会生活中,不同门类的艺术通常是聚集在一起的。以此为基础,我们也更容易理解古代技艺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比如笔墨纸砚尽管是不同的技艺,但聚集在一起就融入了文人画的大类。皮影戏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人写剧本、有人刻皮影、有人表演、有人奏乐、有人唱戏,尽管平时是分开的,但他们都聚集在一场皮影戏演出中。所以,皮影戏作为一个艺术的品种,也是多种艺术的聚合。同理,狮舞也聚合了武术、舞蹈、音乐、节庆美术。
此外,多门类艺术也可以在时间、空间、产业等多个范畴中聚集。比如,某一个节日就能聚集众多不同门类的艺术,像是大凉山的彝族人就会在节日里唱歌、比美,所有的姑娘都会盛装出席。在专业场馆出现前的古代,多门类艺术的空间聚集大多是在庙宇、宗祠、宫殿、府邸、园林等地方。
从艺术的角度上讲,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就是格萨尔王。所谓格萨尔王,就是用一个故事,串联起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而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生活氛围。格萨尔王最初是一个故事,是以说唱的方式来表演的,之后发展成为戏剧、节日乃至纪念游行。在青海玉树,每年赛马节期间,人们会穿着相关风格的衣服,盛装游行,还会举行选美活动,选出一对俊男靓女来代表格萨尔王与他的王妃。我们能够看出,格萨尔王和王妃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正是因为他们会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包括壁画、唐卡、泥塑、铜塑、石雕、面具,以及各个寺庙中。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艺术门类,格萨尔王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进而形成了一种非遗在社区的区域性整体保护格局。
艺术在产业中聚集的典型案例,有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两个对外出口的生产核心区域,即景德镇与广州港。景德镇生产出一批瓷器,运到广州后进行再加工,以满足欧洲客户的需求,增加贵族族徽、欧洲人喜欢的人物形象等,再运往欧洲,进行了产业性或商业性的聚集。产业性聚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以是一个更大规模的艺术聚集的形成,进而形成一种全域旅游的格局,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今天去景德镇,能够看到的艺术形式绝不仅仅只有陶瓷,还包括漆艺、造纸、皮艺以及各种当代艺术表演。这是因为一个东西兴旺以后,就可以吸引来更多不同的艺术项目,即景德镇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艺术聚集。
在这样一个后工业化时代,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能否发展的重要支点就是是否形成了文化吸引力,也就是通过文化吸引、聚集人才与资源。一线城市的发达,正是因为凭借强大的吸引力,聚集了高端的人才与最好的资源。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要发展二三线城市,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推动吸引力的形成,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推动艺术的聚集,增加文化密度,发展文化产业。以景德镇为例,那就是依托原有的非遗项目、优秀的工作与居住环境,广泛吸引艺术工作者与游客,形成全域旅游的产业形态。
通过非遗形成产业聚集、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还有云南的鹤庆。鹤庆县就在丽江古城的附近,有二十多个自然村,是中国著名的手工银器生产贸易区。当地有着非常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非常艺术化的生产生活氛围,吸引了很多艺术工作者、设计师到那里去创作、生活。当地家家户户的房子都很大,很多人家从事手工艺生产,他们都很热情、开放,形成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景象。
可以说,鹤庆的发展优势就在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风光的优越,比如靠近丽江三义国际机场、有着非常好的山水风光等等。古时候,鹤庆人就常出去打工,主要是从事修复铁具、铜具、金银首饰等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金属工艺的传统。但是,古代的鹤庆并没有取得什么发展成就。其金属工艺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相关需求得以释放,鹤庆人就靠金属工艺发了家。在学到更多手艺、拿到更多订单的条件下,他们开始陆续返乡创业。2010年以后,鹤庆的金属工艺迎来了第二次繁荣发展的时期。他们的顾客从过去的少数民族,发展到广大城市居民,开辟了高端茶具等市场。于是,从2010年至今,鹤庆的手工金属工艺市场就分为两个板块,即传统的金属工艺板块与以茶具为核心的新板块。茶具板块逐渐发展起来后,终于在2015年促成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升级,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未来,鹤庆主要对标的就是景德镇,即完成从产业聚集到多门类艺术聚集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创意城市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
简而言之,通过上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两个全新思路:一是通过非遗的分类保护,形成横向的文化传播带,进而带动其中的乡村实现共同发展;二是以某一个区域的艺术整体为基础,推动不同门类艺术的聚集,增加文化密度,进而形成全域旅游的产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