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生活的选择。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时也取决于你有怎样的审美。永远不要小看了大自然与艺术的力量,一草一木,或是一幅画、一部电影,都可以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
它们不仅装点你的生活,还告诉你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告诉你如何拥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译林出版社2025年度新书书单第六期“新知·科普·艺术篇”,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去另一种可能。
新知·科普·艺术
《有害动物:人类如何塑造动物敌人》
作者:[美国] 贝瑟尼·布鲁克希尔
译者:曾岩
原版封面
🌟 一部跨越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科普力作
🌟 客观审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复杂态度
本书介绍了十余种出于各种原因来打扰、惹恼甚至是惊吓到我们的动物,为读者提供了审视人与动物关系的全新视角:我们将老鼠、鹿、鸽子等动物看作有害动物,仅仅是出于我们自己的主观想法、信仰和行为,而非由于这些动物自身;我们与它们的冲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制造出来的。布鲁克希尔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之间,深入探究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流动性和复杂态度。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图鉴》
作者: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全面展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丰富生命
🌟 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自然观察手册
大熊猫国家公园跨川、陕、甘三省,是我国首批以单一物种为核心,并在其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的国家公园。作为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自然观察手册,本书是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文化进行概览性介绍的科普图鉴。本书将结合最新的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精选大熊猫国家公园境内常见的生物,用精美的图片和通俗的科学语言介绍这些物种,以增进公众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了解。
《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自然教育手册》
作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 科学性与艺术性俱佳的自然图鉴,尽显三江源国家公园之大美
本书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地质地貌、水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民俗文化等方面,向读者呈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在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及文化等方面的独特风貌,为进入国家公园的自然体验者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信息。本书立足于当代保护生物学,以具有亲和力的方式向公众传递“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引导读者广泛参与到“全民共建共享”的国家公园中去。
约翰·利斯特-凯自然作品
《林中足迹:森林与河岸的秘密生活》
译者:邱墨楠
原版封面
🌟一封写给鼬科动物的情书
约翰·利斯特-凯在一个野外研究中心生活了45年,《林中足迹》是他用一年时间观察水獭、河狸、狗獾、黄鼠狼和松貂后写的故事。在耐心的观察下,利斯特-凯记录了这些难以捉摸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在树林、河流、田野和沼地上仔细等待观察几个小时,就能深入了解这些动物在不受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是如何生活的。本书是一封写给鼬科动物的情书,它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积极保护,脆弱的栖息地和多样性的美丽终有一天会逝去。
《自然之子:一位博物学家的童年回忆》
译者:肖舒
原版封面
🌟一个孩子如何认识到自然之美的故事
约翰·利斯特-凯毕生探索、保护和赞美英国自然风光和野生物种。《自然之子》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认识到自然之美的故事。他有一个愉快的童年:翻越树篱,追逐鸟儿和小动物,绕着花园跟踪狐狸。这为他毕生两大爱好奠定了基础:探索自然的神奇,并且通过写作记录下它们。从搬到苏格兰高地与加文·马克斯韦尔一起工作,到成立著名的艾加斯野外研究中心,在对自己经历的讲述中,他缅怀了自己了不起的母亲,又深情赞美了英国的自然风光。
《风:自然文化小史》
作者:[澳大利亚] 路易丝·M.普莱克
译者:刘露
原版封面
🌟一部风的小百科,了解自然神秘的无形之手、艺术文化的灵感泉源、历史进程的偶发因素
风是一种古老多变、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在地球环境和大气的发展中,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的胜负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风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在无数神话、诗歌、音乐、绘画作品中,风都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本书全面介绍了关于风的科学知识、文化历史,启迪对风的认识、对自然的探索,并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实现更加良性的互动。
《追寻植物》
作者:[英国] 克里斯·索罗古德
译者:蔡凝寒
原版封面
🌟一部植物学家的科考手记
🌟 讲述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
童年时一次难忘的宜家之旅让克里斯·索罗古德梦想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为此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来实现梦想。在追寻植物的冒险历程中,他跨越欧洲、非洲、中东和亚洲,翻过陡峭的悬崖、爬上喷发的火山、穿过狂暴的台风,进入广阔绿色荒野的中心地带。作为国际知名的植物插画家,作者用大量插图重现了这些难忘的画面。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和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插图,将彻底改变我们看待植物的方式。全书含45幅彩色插图、32幅黑白插图。
《树的秘密伙伴》
作者:[美国] 詹姆斯·纳迪
译者:戚译引
原版封面
🌟 解读隐藏在树木朋友圈里的奥秘
本书通过大量科学图片,展示了树木与鸟类、昆虫和微生物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作者从一棵树入手,带领读者走进隐藏在大树深处看不见的世界。凭借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免疫反应,树木与各种寄生虫和谐共存,微生物在叶片、嫩枝和树皮间的隐蔽空间中繁衍生息,而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则从树木提供的资源中受益。作为回报,这些秘密伙伴帮助树木完成授粉、传播种子。一棵树的生命历程,亦是一个伟大生态系统的绝妙缩影。
已出版:《野草:野性之美》《鹦鹉螺与长颈鹿》《果园小史》《怎样理解一只鸟》《时间杂谈》《云彩收集者手册》 等
《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
作者:[英国] 罗伯特·普尔
译者:吴季 许永健
🌟 人类最伟大的太空船,其实名为“地球”号
🌟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嫦娥一号、三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领衔翻译、作序推荐
本书从阿波罗八号拍摄的著名照片“地出”展开,作者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深入阐述了人类在第一次完整见识地球的全貌后,对地球、对自身产生的全新的领悟。作者打破传统,并非沿着时间顺序,陈述人类技术的发展史,而是在着重讲述“地出”照片之后,整个人类达成共识的一种全新的宇宙观:从38万公里的太空回望地球,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一切,都和人类息息相关。
牛津通识读本
《古希腊》《英国宪法》《环境经济学》
《数理金融学》《干细胞》《博弈论》
《现代印度》《福利国家》
《教育》《民粹主义》
《现代巴西》《海洋生物学》
《古埃及艺术与建筑》《天体生物学》
《歌德》《哥特风格》《爱》
《园林史》《美》《海洋》
《创业精神》《基因》
《意大利文学》《恒星》
《儒家思想》
已出版:
《经济学的诞生》
作者:梁捷
🌟读懂《国富论》,你才能读懂经济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国富论》是人类思想史上首部系统阐释经济学现象和理论的作品,但严肃而系统的经济学并非自《国富论》面世才正式诞生。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梁捷耕耘经济学科普十数年,用20堂细致而生动的课程为我们讲述了《国富论》在经济学思想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其恒久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其主要的原创性观点。通过梁捷老师的讲解,我们得以知道这部伟大的经济学作品为何历久弥新、常读常新。
医学人文丛书
《黑暗中的火焰:心理治疗的历史》
作者:[美国] 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
译者:武忠明
原版封面
🌟 超级畅销书《躁郁之心》作者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新作
🌟 一部深刻的心理治疗文化史,一部充满关怀的心灵重建指南
通过展现一战战地医院中的精神创伤治疗、心理治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与人物、杰米森本人的患病史、作家与诗人的病程及自救、当代心理治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本书试图呈现心理治疗何为,而作为个人,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预防或克服精神的困厄。本书不仅关于医学和临床实践,也关于思想、哲学、人类学、社会学。
《去精神科挂个号:精神病学的真相》
作者:[美国] 杰弗里·A. 利伯曼 奥吉·奥加斯
译者:胡敏
原版封面
🌟 想去看精神科又不敢?也许你该先看看这本书
🌟 打破精神病刻板印象,正视心理健康的时代症候
到底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学是伪科学吗?正常和精神病的界限在哪里?精神病患者是该服用药物,还是该改变思想?大脑和心灵哪个才是精神病的原因所在?
本书作者利伯曼亲身参与了精神病学这个年轻学科的变革和发展,讲述了精神病学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从诊断、治疗、研究三方面,揭示了精神病学所走过的弯路,也告诉读者其艰难的进步和难以突破的局限,澄清了外界对于精神病、精神病学和精神病医生的误解和迷信。
《仿制药的故事》
作者:[美国] 杰里米·A.格林
译者:方浩
原版封面
🌟 科普仿制药的原理,起底背后的利益博弈
🌟 服药之前你不得不知的那些事
仿制药历来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曾被吹捧为公共卫生的解药,也被诋毁为商业欺骗的产物。科学家、药企、监管机构、公众……各方的利益和价值观都对这一产业施加着影响。既是医生,也是著名医学史家的杰里米·A.格林在《仿制药的故事》中,不仅勾勒了仿制药的发展历史,还质问了它们与原研药的区别。作者对药物是如何制造的、药物的哪些部分真正重要、药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等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
作者:[美国] 琳赛·菲茨哈里斯
译者:房莹
🌟 从修复战争损伤,到打造完美容颜
🌟 传奇医生哈罗德·吉利斯以悲悯之心,开创现代整形外科,重塑面孔与灵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富于远见的外科医生哈罗德·吉利斯尝试重建毁容士兵的面部。他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用来做面部重建的医院之一,召集起一个跨学科团队,开创了现代整形外科。吉利斯及其团队所恢复的不仅仅是受伤者的面孔,更是振奋了他们的精神。
琳赛·菲茨哈里斯用细致的调查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吉利斯用非凡的勇气、想象力和精湛的医术修复毁容士兵的面孔的故事,再现了那些生活被摧毁后又得以修复的士兵的戏剧性的经历。
《改变医学的女人们:一段被遗忘的医疗史》
作者:[美国] 奥利维娅·坎贝尔
译者:戚译引
原版封面
🌟 《纽约时报》畅销书,书写传奇女性如何打破性别藩篱,以一己之力改变全体女性的职业未来
19世纪,在只有男人才能成为医生的年代,三名女性突破阻碍,成为第一批女医生,为其他女性获得平等从医机会铺平了道路,也彻底改变了女性接受医疗保健的方式,创造了历史。她们的努力与当时的社会运动思潮不谋而合,使她们的行动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救命药:仿生学如何改变医学》
作者:[英国] 马特·摩根
译者:左安浦
原版封面
🌟 博物学 + 生物进化史 + 重症医学史 + 真实病例
🌟 重症监护室资深医生打造的跨学科、多维度前沿科普读物
细数动物研究如何帮助人类取得医学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以真实病例开篇,融合博物学、生物进化史以及人类医学史,引出每一种治疗方式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医学成果,让我们了解同在陆地、空中与海洋的动物,其生存方式如何启发医生救助重症患者。
《疼痛简史》
作者:[英国] 阿卜杜勒-哈利克·拉赫肯
译者:姚人杰
原版封面
🌟 疼痛医学领域专家二十多年行医手记,权威解答普通人关于疼痛的好奇与误解
疼痛是人类共同的经验,贯穿我们的一生,但我们几乎不了解疼痛背后的机制。本书向读者解释疼痛的各种类型,围绕疼痛治疗、社会如何对待疼痛患者、我们的身体与疼痛的关系等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清晰详尽的阐释。作者将带领我们学会与疼痛共存,勇敢地面对生活。
《我身体里的陌生人》
作者:[美国] 雷切尔•阿维夫
译者:周悟拿
原版封面
🌟 为了成为“正常人”,他们付出了哪些代价?
🌟 精神分裂、双相障碍、抑郁症……精神疾病的诊断,是治愈的开始,还是自我的遮蔽?
一位逃离家庭,在喀拉拉邦的神庙中生活被尊为圣人的印度女性;一位在从精神病中康复后争取孩子原谅的在押母亲;一个致力于向他的精神分析师复仇的男性;一位在十年间通过诊断定义自我之后决定停药的富家女孩——如何在危机和痛苦时期理解自己,是他们遭遇的共同人生难题。
已出版:《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七种死亡》《贝尔维尤》《公共卫生史》 等
梁贵柏作品
《双药记》
🌟 一种古老的疾病,杀死了近一半在这颗星球上生活过的人
🌟 两种神奇的药物,拯救了亿万患者的生命
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印加帝国的灭亡,到西方殖民的兴起、太平洋战争的打响,疟疾改写着历史的走向。以生命为代价,先辈们发现了疟疾的克星:南美丛林里的金鸡纳树,东亚山野中的青蒿。金鸡纳树皮的有效成分奎宁在几代化学家的努力下成了无数人的救命药,却在半个世纪年后陷入耐药性困境。青蒿素沉寂于中医古籍一千六百多年,直到被屠呦呦等人重新发现,才终于在21世纪初走出国门,成为当下治疗疟疾的中流砥柱。
已出版:“新药的故事”系列三册
《版权所有:每个人的版权》
作者:徐海
🌟 每个人都是创作者,每个人都能成为著作权人
《版权所有》是一本为大众量身打造的版权通俗读物,旨在揭开复杂晦涩的著作权法面纱,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轻松读懂版权、保护创作、维护权益。本书紧扣最新《著作权法》修订,立足“保护权利、鼓励创作、促进传播与平衡利益”的原则,从版权的核心概念——作品、作者与权利内容出发,梳理版权保护的历史脉络,深入浅出地讲解版权制度的要点与热点。
全书分为二十讲,围绕作品的定义、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保护期、权利限制与侵权行为等核心主题,结合丰富的现实案例,对合作作品、职务作品、教科书版权,以及抄袭、剽窃、盗版与原创的界限作出了清晰易懂的阐释。作者结合自己亲历的上百个案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为历史与现实中的经典名案提供了法律解析,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版权保护的核心知识。
艺术与社会译丛
《时尚、文化与身份认同》
作者:[美国] 弗雷德·戴维斯
译者:熊亦冉
🌟 加州大学荣誉教授弗雷德·戴维斯关于时尚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 一场独属于时尚领域的大冒险
是什么让某类服装成为流行时尚的?旧的时尚又是如何被新的时尚所取代的?时尚表达了何种社会地位、身份认同或性特征?以及,时尚是如何被广大群众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通过一种挑衅性的视角,本书审视了我们用衣服做了什么,以及它们能对我们做什么。在个人形象和公众形象之间的联系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预测人们将穿什么变成了一场独属于时尚领域的大冒险。
《步行景观》
作者:[意大利] 弗朗切斯科·卡雷里
译者:郑涛
🌟 在文字被发明以前,人类就已经学会通过“行走”塑造景观。如今,“行走”已然在20世纪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艺术
在本书中,弗朗切斯科·卡雷里探索并拓展了基于"行走"的艺术形式,并着重审视了三个关键历史转折点:从达达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字母主义到情境主义,从极简艺术到大地艺术。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卡雷里获得了一部关于漫游的艺术史,一片可以漂流航行的城市群岛。
《音乐避难所》
作者:[英国] 提亚·德诺拉
译者:萧涵耀
原版封面
🌟 英国著名艺术社会学家提亚·德诺拉关于音乐力量的创新之作
🌟 让我们一起用音乐改善生活
本书作者提亚·德诺拉受到欧文·戈夫曼的经典作品《庇护所》的启发,将音乐的力量界定为一种"避难所",探讨其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作者认为,健康和疾病不仅与身体有关,而且与环境有关,而音乐环境正是作者所着力探讨的:音乐不仅可以有助于人们脱离糟糕的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审美体验让人们积极地美化周围的环境,并且形成一种音乐意识,从而改善身体与心理健康。
《阿多诺之后》
作者:[英国] 提亚·德诺拉
译者:萧涵耀
原版封面
🌟 全新视角解读阿多诺
🌟 一份音乐社会学研究指南,一场音乐和社会学之间的双向对话
西奥多·阿多诺将音乐置于其现代性批判的中心,并就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诸多重要问题。本书认为,通过回归阿多诺的关切,尤其是他将音乐视为社会生活的动态媒介这一点,可以极大地丰富音乐社会学。本书旨在为“如何做音乐社会学”提供一份指南:其中包括许多过去常被忽视的关键论题,比如构建审美秩序、认知、情感以及作为管控手段的音乐;还将通过一系列案例重释阿多诺。
已出版:《艺术界》《划清界限?:如何对待失德艺术家的作品》等
《影像与意象: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
作者:顾春芳
🌟 “中国好书”作者顾春芳力作
🌟 首创性地从美学视角详述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引进、选择、吸收西方电影观念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自觉地探索电影和美学之间的关系。本书首创性地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角度来观照中国电影的发展史,聚焦最具代表性的作者和作品,集电影学研究和美学研究为一体,富于理论创新和前沿学术价值。通过对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综合分析,本书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文化自信,探索了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角色”。
《瀛海寻珍:海外藏中国典籍版画整理与研究》
作者:李晓愚
🌟 南京大学李晓愚教授力作
🌟 从散失海外的稀见插图古籍,体验古人的社会生活,寻根中国人的精神传统
本书以收藏于海外图书馆的稀见插图古籍孤本为对象,着重视觉图像分析解读,介绍中国插图古籍在海外的传播,并呈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湖山胜概》《金石草木昆虫状》《无双谱》等三十余部插画古籍,从工艺、知识、人等维度切入,呈现出从唐代到清末多元立体的古代社会图景。
《佩饰之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与人生密码》
作者:邓启耀
本书通过对人生四大礼仪即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等重大场合中传统佩饰的精彩呈现,向世界读者生动讲述这些佩饰蕴含的丰富有趣的神话传说与纷繁多样、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一层层揭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该书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故事性强,力求以绚丽多彩的民族佩饰引发世界读者对于中国多民族艺术以及中国民间文化的兴趣和敬仰,从而去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髓。
你最期待哪本呢?
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