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圆桌 | 以制度供给驱动未来产业发展

图片

图片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摆在突出位置,并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已成为大国博弈新赛道。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如何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生产关系?上海如何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本报约请三位专家研讨交流。

■嘉宾:陈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任声策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卢超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主持人:陈瑜 本报记者

图片视觉中国

主持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什么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何以重要?

陈强:对未来产业的定义有很多种,普遍的认识是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成熟和壮大后会成为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世界科技领先国家竞相在未来产业领域超前谋划、抢滩布局,意在谋取先发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进一步指出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在国家“十四五”规划、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未来产业重点方向进行了阐述。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未来产业其实就是“微笑产业”(Smile Industry),S指的是空间Space,M指的是材料Materials和制造Manufacturing,I指的是信息Information和智能Intelligence,L指的是健康或生命Life,E指的是能源Energy。随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逐步增强,未来产业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

回溯历史,在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总有一些国家见微知著,抓住重大科学发现引致关键领域技术集群式突破的历史性机遇,乘势切换进入产业新赛道,进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当年的未来产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不一定都能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在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中,如果错选赛道,完全可能“鸡飞蛋打一场空”,既错失重大机遇(“鸡飞”),又产生巨大的资源和时间浪费(“蛋打”)。

任声策:未来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高效能,即更多更好的效果、更高更快的效率、更广更大的效益。在个体层面,未来产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脑机接口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备受关注,目前临床试验已取得明显进展,给失能人士康复带来从未有过的希望。在国家层面,未来产业能够增强国家的持续竞争力。世界历史经验表明,强国崛起往往是在未来产业中占据了优势。例如我国抓住移动互联网未来产业机遇,显著提升了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在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层面,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全球性挑战有赖未来产业提供解决方案。

卢超:未来产业是面向未来、关系未来、引领未来的关键产业,事关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摆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突出位置。一方面,未来产业有助于研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大势,面向未来拉动原创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未来产业打破了传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线性思维,是真正意义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思维萌发、培育的代表未来形态的前瞻性产业,必然要求“根技术”的发展繁荣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已然成为全球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的战略必争领域。未来产业打破了科技产业“两张皮”的“顽疾”,是全球科技与产业一体化高阶突破、核爆式增长的制高点,关系到国家战略主动和秩序重构。此外,未来产业是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汇聚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破浪前行。发挥好未来产业的导向作用和“试金石”功能,将会从需求侧释放巨大拉力,有助于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原始创新、培养尖端人才,从而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引领未来。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应该如何“+”?

任声策: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极强的溢出带动性“头雁”效应也是未来产业的发现器、催生剂。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其作用远超“互联网+”“数字化”,建议重点通过“+人工智能”“+科学”“+产业”“+治理”推动。

一是通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强化协同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是指技术能力的实质进步。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中平行开发与应用较多,存在数据、人才、算力、算法等方面分散、重复等低效现象,阻碍技术进步速度。如《WIPO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发明专利报告》表明,过去10年中国贡献了最多的全球GenAI专利族增量和科学论文增量,但实践引领能力却并不突出。因而应以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力度强化人工智能相关基础资源协同部署。

二是通过“人工智能+科学”增强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范式正在全面推动科学研究变革,例如AlphaFold人工智能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系统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谷歌DeepMind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多个经典数学开放难题。

三是通过“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医疗转型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赋能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四是通过“人工智能+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例如针对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等重点问题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医疗”,提升人民健康与教育水平、生活满意度;针对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中的重点问题发展“人工智能+城市”“+政府”,提升城市和社会治理水平。

陈强:为了让“人工智能+”成为未来产业的“催化剂”和“赋能机”,一要依托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级。一方面,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的关键领域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产业技术基础的升级。另一方面,加深对未来产业演进中逻辑变更、流程再造、生态重构的认识,探索产业组织变革的新模式及新路径。二要进一步夯实数字底座,推进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统筹算力资源,以更加高效、灵活、低碳的方式,满足未来产业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三要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推进大科学设施的开放设计,提升服务效能。上海已建、在建及规划的大科学设施已有20个,应用好这一重要的基础条件,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和企业,为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创造增量市场做出贡献。

卢超:“人工智能+”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行动。一是人工智能+千学百科。人工智能的方法、工具既赋能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网络科学、神经科学等传统学科并提升其内涵,又支持城市、交通、生命、医学、制造、海洋等应用学科在理论分析、实验发现、数据处理、文化传承等方面不断进步。

二是人工智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基于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采矿、钢铁、等行业的工业语料库进行了较多的训练,垂类大模型聚焦于金融、医疗、教育、游戏、政务等领域。同时,基于开源大模型、针对具体场景开发的小模型,往往具备更高的应用准确性,在赋能智能工厂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三是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在柔性生产、机器人、交通、医药研发、临床医疗等场景已得到较多应用。比如,人工智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使得港口等封闭工业场景的无人驾驶推广应用;人工智能通过提高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提高AI对人类疾病的“理解”能力,使得虚拟临床试验正在成为现实。

主持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如何深刻理解面向未来产业的生产关系变革,如何积极探索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陈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与未来产业的孕育相伴随,既指向物质生产,也指向精神生产。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的生产关系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从微观层面的布局、流程、组织和管理,到中观层面的治理、协同和生态,再到宏观层面的发展理念、制度供给和资源配置,都需要重新建构。因此,新型生产关系是对既有生产关系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改造。

面向未来产业的新型生产关系建构,一方面要分析和提炼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特征,不断加深对其演进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和研判基础前沿发展动态,研判最有可能发生集群式技术突破,并引致重大产业变革的发展机会,识别出未来产业发展中可能发生“市场失灵”的关键环节,加强相关的条件和能力建设,并实施相应的体制机制突破。

任声策:未来产业伴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而发展,要求新型生产关系必须快速适应,否则将制约未来产业发展。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主要改革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点围绕市场“竞争生态”和科技“创新生态”两个生态构建积极探索。

首先,市场竞争生态反映了市场参与主体间的分工与联系,未来产业在市场竞争生态中产生和发展,并推动市场竞争生态的演化。例如,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生态将从企业间竞争转向生态间竞争,企业、用户、员工、合作伙伴等之间的交易、合作、分配、消费等关系发生显著改变,因此,数据要素的权益关系、员工与用户的权益保护等成为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构建适应未来产业的市场竞争生态重点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今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必将加快市场竞争生态完善进程,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开展的市场竞争生态研究印证了这一点,《育科创2024——城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培育生态指数》报告也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企业培育生态已取得明显复苏。

其次,科技创新生态反映了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未来产业在创新生态中获得动能,并推动创新生态升级。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发布的《锐科创2024——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力排行榜》报告显示,一大批富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得益于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其主营业务新产品来自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构建适应未来产业的科技创新生态,重点是塑造新型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关系、推动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这需要打造创业型大学2.0版、技术转移和大学科技园2.0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和经济间快速、高效链接。

卢超: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需要把握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统筹好科技安全与经济开放的平衡关系。

一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筑牢科技创新安全的底线思维。未来产业要求发挥战略引领作用、颠覆传统认知和路径却又具备高风险、难控制的特征,决定了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首先要筑牢科技创新安全的底线思维,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因此,要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把握好科学数据、科研安全、科技保密、技术出口、技术投资、科技伦理等各方面科技安全,作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前提。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发展经济的商业生态。开放是上海的底色,国际化是上海的标志,一流的营商环境方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外企、外专纷沓而至。要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来转化未来产业的新科技,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丰富消费场景来满足未来产业的新需求,通过跨界合作、产业协同来发展未来产业新业态,通过科创教育、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孕育未来产业新主体。

主持人: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具备产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如何继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

卢超:上海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有条件、有能力在未来产业布局中勇立潮头。上海应结合“五个中心”建设的成效基础,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

一是从源头上,要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提高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充分研判第四次科技产业革命带给信息、能源、材料、生命等领域在科研范式、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方面的巨大冲击,前瞻布局一批基础前沿探索课题,培养、储备一批基础研究学者。依托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脑科学与类脑科学、基因工程与生命科学、量子科技、非硅基芯材料、先进制造等上海重点优势领域,持续开展科学原理探索、科学应用验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从主体上,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未来产业创新主体。党的二十大以来愈发强调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与未来产业创新主体的承接载体要求高度吻合。上海具有相对均衡的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和外企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要探索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不同路径,另一方面要探索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合作、共同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模式。

三是从资源上,要针对性加大科技金融支持,提高未来产业培育的成功率。颠覆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突出难点,也为其带来了突出的融资约束。上海要以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为重点导向,进一步优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的顶层设计;优化未来产业基金的投资理念、遴选策略、回购制度设计等,放大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整合优化政府、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机构等,服务好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从环境上,健全创新活力充沛、交叉融合充分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强化央地协同、府际协同,设计未来产业目标导向的利益分享和责任分担机制,充分释放“条”“块”资源潜力,降低行政区划、属地管理的协同成本,形成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合力。进一步挖掘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的创新潜力和溢出效应,促进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破界共生。

陈强:上海比较早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发展思路,并制订了相应的行动方案。为了避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对未来产业发展中技术、市场及治理三重逻辑的认识,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二是充分发挥上海在“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建设中积累的基础性优势,加快面向未来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三是深化上海张江、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加快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集三省一市教育、科技、人才之合力,选准赛道,推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领域的更高水平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为世界经济增长塑造新动力。

任声策: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是上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未来应继续重点抓“源头”“落地”“效能”。抓“源头”是发挥上海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优势,为未来产业提供更丰富、坚实的科技突破、科技供给;抓“落地”是发挥上海产业基础、应用场景优势和人才集聚优势,为未来产业萌芽生根、发展壮大提供充分的土壤、阳光和养分;抓“效能”是发挥上海改革前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势,为未来产业从“源头”到“落地”的高效转化提供更好的动力机制和要素条件。上海应以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为基础,紧紧围绕优势学科、优势产业、优势资源和优势场景等,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标志性产品,打造领军企业,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上海模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