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首先要有聚落。《兴义府志》记载:“……东爨乌蛮,汉昆明之别种,蜀汉罗甸国火济之后也……火济之后十八世有曰翁者,有子三人,曰阿轮、曰阿纳、曰阿台,生于梁时,阿轮据有梁之漏江县地,蛮语称其为‘阿外格’,即今之普安县地是也;阿台据有梁之毋棳县地,蛮语称其地为‘顺帅格’,即今之兴义县地是也;又使其子分据今之捧鲊地,蛮语称其地曰‘霭外则’。蛮语称州为格,霭外犹言岭外也……”这说明,唐代之前的兴义区域,已经为人口较为密集的聚落。
至唐,中央政权设置经制州(朝廷流官管理)和羁糜州(民族自治性质)管理地方。武德四年(621)置姚州(今云南姚安县北)管辖羁糜三十二州,并于其中的戎州都督府治内置附唐县,治所即在今天的兴义黄草坝。武德七年(624)置西平州,贞观八年(634)更名盘州。这一时期,附唐县为西平州、盘州治所。历史学家郭声波在《唐代南宁州都督府属州交通与地望研究》一文的《唐天宝年间南宁州羁縻都督府十四州道里及领县》的表格中列出,盘州北距戎州道(今四川宜宾)距离为2007里(唐里),换算成如今的距离单位为803公里,当时所领的附唐县、盘水县,就是今天的兴义市城区。《兴义府志》对附唐县如是记载:“兴义县城即唐附唐县城,后废。明时为黄坪营土目所居。”
史书记载极为简略,事实上,从唐至明,兴义这块土地上的往事极其精彩。
附唐县城之所以“废”,就得提到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诏。“诏”为彝语,意思是大首领、大酋长,引申意指“部落”。唐之前,分布在今云南境内的各诏不断自相吞并,合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在最南方,称南诏。
唐与吐蕃连年征战,北部五诏常归附吐蕃。南诏最初则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最后一统六诏,成立南诏国,国境包括今天的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南诏倚重于唐建国,但在发展过程中,与唐帝国的关系特别紧张,经历了结盟吐蕃(750~793)、结盟唐(793~830)、向外攻掠(830~902)三个阶段。
南诏和吐蕃结盟之初,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当时“乌蛮七部”盘踞之地尽沦于南诏,改称于矢部。至唐代宗大历中期(766~779),酋长阿宋管辖盘州七部,号齐弥部,而盘州所属州县皆废。
在向外攻掠阶段,南诏常与大唐发生战争,战事波及播州(今贵州遵义)等地。唐乾符年间南诏入侵播州,乾符三年(876),太原豪强杨端率乡兵南下,联合当地士族击败南诏,开创了725年杨氏土司统治播州的历史。
南诏地方官制,由六个节度使率兵分驻外围要害地方,统治六诏以外诸部落。其中,拓东节度使驻善阐府(今昆明市),管辖东爨乌蛮三十七部,其任务就是防御唐帝国剑南道西川节度使之军事威胁。这时的兴义,正是彝族首领阿宋的领地,属南诏拓东节度使辖下之于矢部。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国汉人郑买嗣掌国政,起兵灭南诏。此时,唐王朝已到没落之时,仅仅五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纷乱无比的五代十国时期。
南诏灭亡后,经历了大长和国(902~928)、大天兴国(928~929)、大义宁国(929~936)。937年十二月,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大理国的大小封建领主,时常侵占邻近各族之土地,纷乱不止。此时,乌蛮中的“些摩徒部”崛起,不断发展壮大,其统治区划包括今昆明以南玉溪地区的大部分,并向东发展到今广西边境,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建立了“自杞国”,管辖包括兴义在内的南盘江北岸大片区域。
自杞立国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密切。乾德三年(965),宋将王全斌克取四川后,向赵匡胤献上当时云贵区域地图,准备继续率军统一之。赵匡胤却鉴于唐之灭亡“祸起南诏”,并不热衷于向南诏故地拓展疆土,他手执玉斧在地图上沿大渡河随手一划:“此外非吾有也!”为自杞国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北宋灭亡,南宋失去北方马场,于是设立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前往西边的大理国买马。横亘于南宋、大理之间的自杞国以贩马立国,当时兴义为自杞国的“磨巨”,形成了南宋至大理之间的重要聚落。
据周去非《岭外代答·通道外夷》记载,宋代西南交通:“中国通道南蛮,必由邕州横山寨。自横山一程至古天县,一程至归乐州,一程至唐兴州,一程至睢殿州,一程至七源州,一程至泗城州,一程至古那洞,一程至安龙州,一程至凤村山獠渡口,一程至上展,一程至博文岭,一程至罗扶州,一程至自杞之境,名曰磨巨,又三程至自杞国,自杞四城至古城郡,三程至大理之境,名善阐府,六程至大理国也。”历史学家尤中先生在《南宋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政权》中指出,磨巨即今兴义,为自杞国东部边境。
在元取代宋的历史进程中,元军十万铁骑从宁夏六盘山出发,行程两千余里,过大渡河,跨革囊渡过金沙江,先取大理国、自杞国,进而攻灭南宋。
对于当时兴义所在区域,《元史·地理四》记载:“普安路……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矢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1257),其酋内附,命为于矢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改普安路总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十六年(1279),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1285),罢司为路。”将于矢万户府改为普安路总管府,寓意“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
普安路总管府的治所,位于今天盘州市旧普安村。此时的黄草坝,只是其辖地里的一个“营”。
普安路总管府建立,领和龙、八纳、习旧、普定四部。据《寰宇通志》、民国《贵州通志》等史料记载,普定部在今兴义及东境。以上“四部”,逐渐发展,形成了盘江地区著名的彝族地方行政单位“普安十二营”,其中就含黄草坝营。明代徐霞客游历黄草坝,写下《黄草坝札记》,记有:“此处有石濑,而复甃堰以补其缺,东上即为黄草坝营聚。”“是日此处马场,人集颇盛。市中无他异物,惟黄蜡与细笋为多。”“十二营以归顺(治今盘州市民主镇)为首,而钱赋之数则推黄草坝,土地之远则推步雄(今兴义市敬南镇)焉。”等语。由此可知,明代兴义虽未建城,但已是较为繁荣的聚落。
大明开国,元梁王盘踞云贵,据险不降。洪武十四年(1381),明政权发动调北征南战事平定云贵。当时贵州尚未建省,黔西南地区大部属云南行省普安路辖地。云南行省西侧、南侧有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婆(今越南中南部)、阿瓦(今缅甸东部)、勃固(今缅甸南部)等国家。为保证领土及主权完整,明中央政权认为如若不牢固掌控贵阳至云南一线交通,“虽有云南,不能守也。”于是在贵阳至曲靖,再至昆明一线设置卫所、屯堡,屯兵戍守。洪武十五年(1382),在盘江地区设普安卫(治今盘州市);在今晴隆县设尾洒驿,洪武十七年(1384)升驿为卫,隶普安州军民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废尾洒卫,置安南卫,卫治在今普安县江西坡。由此,盘江地区的安南卫、普安卫位列“贵州上六卫”之中,成为中央政权为掌控云南边疆而“开一线以通云南”战略中的重要区域。而此时,明政权却将黄草坝营,交给在调北征南一役中,有功的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黄昱执掌。洪武二十一年(1388),黄昱之子黄光嵩协助明廷镇压马乃营叛乱,积功世袭黄坪营长。终明一代,黄氏融入当地布依族群,黄草坝也成为“普安十二营”里唯一由布依族上层掌控的行政区划。
在“开一线以通云南”基本政策之下,普安卫、安南卫还有与广西交通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形成黄草坝东侧25公里处的著名集镇鲁屯。洪武十四年(1381),明政权在离如今的普安县青山镇西南约二十公里的杨屯(今楼下杨屯),置“普安卫右千户所”,后因明廷“再征云南”,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迁至今兴义市鲁屯镇,李氏一族世袭千户掌印官。鲁屯成为普安卫经左千户所(今普安县青山镇)、右千户所、巴结渡口至广西通道上的重要一环。而黄草坝,在当时的交通区位上略逊于鲁屯,朝廷任由黄氏一族融入布依族群,形成土司。明清两代,没有任何资料记载黄氏土司于黄坪营建过城垣。
黄氏土司一族虽然融入了布依族群,但有明一代,汉族群众已经开始不断进入黄草坝。徐霞客的《黄草坝札记》里,记载他在黄草坝借住的吴姓人家就是汉人。他还记载:“(前往黄草坝营聚)乃东上坡,循堵垣而东,有街横萦冈南,然皆草房卑舍,不甚整辟。”说明当时的聚落,还是以湾塘河北岸为主,且建筑大部分十分简陋。而他所记载的市场中惟黄蜡与细笋为多,则说明黄草坝集市商贸产品还不够丰富。
明清交替,黄氏土司凭借支持清廷镇压吴三桂叛乱,得以再次世袭黄坪营土司,依然维持着不建城垣的状况。但清廷对贵州的管理,不仅仅满足于“开一线以通云南”,政策还有所改变,需要实际掌控贵州各地。雍正五年(1727),盘江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开始实施,朝廷派出普安州州判(知州的佐官)取代黄坪营土司管理地方。黄氏土司顺应时势,将位于黄草坝的土司衙署让与州判,自己搬迁至如今万峰林的鱼龙。因此,《兴义府志》的《考证兴义府图》中,绘制的黄坪营位于兴义县城南部。
流官管理地方,州判城垣的修建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修建一座城池在当时可谓工程浩大,绝非一时之功就可完成。直至乾隆十三年(1748),才由安笼镇左营游击车梁、普安州知州诸徐孙和州判王佩,完成湾塘河北岸的石城建造。
新城由知州、州判修建理所应当,为什么还牵扯到左营游击呢?游击是清代武职将官,位于总兵、副将、参将之下,品秩为从三品。朝廷设置普安州判管理黄草坝的时候,将原驻黄草坝的左营游击及兵三百移驻捧鲊;乾隆十年(1745)又将驻捧鲊的左营游击移驻黄草坝。在当时,建设城垣最大的作用,即为防止兵匪之乱,与军事活动关系密切,黄草坝驻军首脑自然有义务参与建城。
对于乾隆年间所建的兴义石城,《黔南识略》记载:“城周三里,计五百六十丈。甃以石门五。乾隆十一年建(此处为开始修建时间,乾隆十三年建成)。”
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在所有几何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按照兴义石城周长,换算成如今读者熟悉的面积,如若城为圆形,直径仅594米,面积415亩;如若城为正方形,边长仅471米,面积332亩。兴义市如今的水木清华小区、贵州醇九华苑小区,占地面积分别约76亩多、102亩多。当年的兴义石城面积,仅有5个水木清华小区或者4个九华苑小区左右。《兴义府志》里绘制的《兴义县城图》,即与乾隆十三年建成的州判石城大致相当。城里除了必要的街巷,还有县署、典史署、守备署、学署、文庙、火药局、万寿宫、三圣宫、铁树宫、仁寿宫、文昌宫、忠烈宫、城隍庙、龙王庙、清真寺等衙门建筑和公共建筑。石城修建的同时,民间有识之士开始在城内水井坡南麓修建笔山书院。加之当年,两三层楼就算高层建筑了,可以想象,兴义石城里容纳不了多少人。
雍正五年(1727),黄草坝黄氏土司将衙署迁至鱼龙,慢慢发展出兴义著名的布依族“安平九寨”,证明有大量布依先民跟随其迁移。黄草坝石城又能够接纳部分外来人口,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九月成书的《民国兴义县志》记载,按历史上各家族进入兴义县城年代表推算,湖南、江西车氏于1748年前后进入,与安笼镇左营游击车梁参与建城时间相吻合;福建吕氏也于1748年左右进入;江西李氏于1798年左右进入。县城周边,同时期进入的还有下五屯刘氏、普硐张氏、袁氏等。
对于兴义各大家族的研究,以下五屯刘氏较为详细,其家族进入兴义的时间,大致与上述介绍相符。另据兴义吕氏家谱记载,其始祖为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部分支系移居广东、江南。至十三世祖,吕秉仁、吕秉礼仍居广东;吕秉智乾隆四十七年(1782)生于广东惠州府龙川县铁场追和凹,去世时间为道光十九年(1839),葬于兴义补路,后迁葬于鞍马山,2021年元月,因兴义建设高铁站,再迁至福禄山墓园。其妻鲁氏,同治二年(1863)去世后,也葬于鞍马山。由此可知,《民国兴义县志》所载吕氏进入兴义的时间,比吕氏实际进入兴义时间要早。
以上情况说明,乾隆十三年建成黄草坝石城后,不断有外来人口进入,老城逐渐难以容纳。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