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漶的岁月,不仅留下记忆,还会留下温暖。
昨天晚上,有位老师告诉我,他老母亲在城里住了一段时间,最近非要闹着回老家去住。他的老家在鲁中南部山区,近期天气阴湿,又在低温运转。但老人的性子拗不过,只好开车把老人送到乡下老家,周末陪老人住上几天。
在老家,他的老母亲找出多年前的铁炉子,和了几块泥巴垛进炉膛里,晚上就点着了炉子。通红的炭火把周围都烤得暖烘烘的,他也感到特别温暖。那不起眼的小炉子不仅带来了温暖,也减轻了他心里的负担。
我想起在老家为娘套炉子的情景,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可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老家在泰山西麓,属于产煤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建了好几个大型煤矿。家家户户都不缺煤,家家都有铁炉子。在我年龄尚小的时候,家中的炉子都是由娘亲自来套。冬天到来之前,她老人家就动手拾掇好炉子。一家人围坐在炉前,那种温馨至今难忘。等母亲年龄大了,实在做不动了,才让我学着套炉子。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我必定回老家去扫墓,并在家小住几天,为母亲料理一下家务。回到家的当天下午,我担着两个筐到村南的土场去选土。临行前,娘总会叮嘱我,一定要选熟土,不要怕费事。熟土就是那些经过常年的风吹日晒、已经风化好的土,绝对没有粒粒生生的土块。
经过精挑细选,我担回两担四大筐土。第二天早晨,娘会从屋后小洞里找几根绳头。这些绳头都是当年打井水或捆绑庄稼用过的,上面还有汗水浸渍过的痕迹,还有常年磨损的伤口,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不屈不挠的经历。娘收藏了这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关键时候派上用场。娘拿出木墩子,吩咐我用刀把绳头剁成蓬松状,我们称之为麻刀。土里有了这些麻刀,炉膛就不会烧裂。
我反复地把土掺和好,用䦆头砸几遍土,再细细地捻它几遍,直到土细如面,不留一点硬土块和小石头。再把麻刀均匀地放到土中,浇上溶解好的盐水,就开始用手和起泥来。
秋末冬初的大清晨,的确有些冷。娘心疼地在旁边一边看着,一边肯定地对我说:“俺小从小干活儿就实在。”听着母亲这句话,我的心里更是热乎乎。
和好泥,再把它摔上几遍,这些泥变得柔和细腻。不一会儿,大豆腐块一样的泥整整齐齐排在地上。这时,母亲早为我烧好了热水,用盆子端到我的旁边,让我把手洗一洗,和泥的寒冷顿时无影无踪。先吃早饭,吃了饭以后再来套炉子。和泥醒一醒,就像蒸馒头发面一样,让它发酵一下才更有韧劲。
吃了早饭,我先到爷爷房里把他的炉子搬过来,再去搬西街大娘的。西街大娘比我娘大五岁,她的儿孙都在外地。连同我家的,三个炉子摆在了一起。
套炉子是个技术活。泥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软,里边那些旧土清理出来才能够再套。套炉子也不是随随便便把泥巴放里头,你糊弄它,它更会糊弄你。
娘在旁边指点着我——炉膛下面大,上口小,这样才有吸力,炉火才会更旺;套炉子不能横着用力,要上下用力;炉口不能是平的,靠近烟囱一面要探出一点,就像一个舌头,这样会使得炉火有吸力;泥巴要摔进去才结实,最后要用手稍微蘸点水,把里边都抹得光光滑滑,这样才不会挂炉灰。娘说的,可都是套炉子的要领啊,其实我早就记在了心里。
套完这三个炉子,还剩下几块泥巴。这时候,娘又说话了,你休息一会,再到东边胡同你五奶奶家,把她的炉子搬过来,还有,庄北你二爷爷家,他的孩子们今年都出去了,估计他的炉子不好用。
我抬头问娘,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一起套?她笑笑说:“我怕你累,现在看,你还有力气,再套上两个。”
这样,一上午我就套好了五个炉子。把这些炉子侍弄好之后,我再为他们把烟筒装好。娘再叮嘱我,套完后两个小时之内不要点火,要等泥巴稍微干一点。套好的炉子,看起来就像一件艺术品。
吃了中午饭,娘就开始清扫炉子周边的杂物和尘土,再把那些大块煤敲成核桃大小。一切准备就绪,点着炉子。还真是像娘说的那样,这样套出的炉子又好用火又旺。到了晚上,炉火烧得正旺,炭火与炉壁红通通的,而且看不到一点儿烟。屋子的温度一点点上来了,身上暖洋洋地出了汗。娘连声说道:“今天屋里真暖和。”
这句话仿佛就在昨天,原来温暖还可以记忆和复制。
可是娘已经走了整整5年。
作者:张坤堂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